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一)》真题及解析(完美word版下载)
2023-10-14 07:11:58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一)》真题及解析》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一)》真题及解析
一、综合常识部分
1.(单选题)201212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 )考察工作。这次考察呈现了“轻车简从不扰民,实干兴邦不空谈”的形象,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示范执政新风。
A. 浙江省
B. 广东省
C. 四川省
D. 甘肃省
2.(单选题)随着北京至郑州段髙铁的正式开通,世界最长高铁( 20121226日全线开通运营。
A. 京武高铁
B. 武广高铁
C. 沪宁高铁
D. 京广高铁
3.(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把( )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
A. 道德文明
B. 新型工业化
C. 生态文明
D. 城乡一体化
4.(单选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A. 求真务实
B. 锐意创新
C. 奋发有为
D. 永续发展
5.不同,网民意愿的表达日趋理性,这说明(
A. 网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B. 政治的核心是网络民主
C. 我国网民民主基本成熟
D.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提升
6.(单选题)6.诚信是一种软实力,更是一种竞争力。诚信问题的最终解决,根本上要靠(
A. 教育引导
B. 制度约束
C. 干部带头
D. 群众监督
7.(单选题)某市实施新的水务管理办法,对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水价,对工业和服务业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活水平④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单选题)2012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寸住底线、突出重点、兀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下列对“守住底线”中的“底线”的正确理解是(
A. 确保基本民生不出问题
B. 保障政府对民生的投人
C. 确保居民生活年年改善
D. 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正常
9.(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髙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凝练。下列从公民这个层面进行表述的是(
A.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 改革、发展、稳定、创新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0.(单选题)今年春节期间,点餐适量,饭后打包的“光盘行动”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自觉行为,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提倡绿色消费
B. 限制餐饮消费
C. 鼓励大众消费
D. 崇尚节俭消费
11.(单选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引导市场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从而保证供需平衡的大致信号是(
A. 国家政策的导向
B. 市场价格的变动
C. 社会消费的热点
D. 企业利润的高低
12.(单选题)现代市场体系有三大支柱。下列不属于“三大支柱”的市场是(
A. 商品市场
B. 金融市场
C. 房地产市场
D. 劳动力市场
13.(单选题)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对受灾农民的补偿资金属于(
A. 公共消费资金
B. 社会物资储备资金
C. 扩大再生产资金
D.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14.122012与网店抢人气的意味。这一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具有(
A. 调节性
B. 开放性
C. 垄断性
D. 竞争性
15.
A. 生产一交换一消费
B. 分配一消费一交换
C. 分配一交换一消费
D. 交换一消费一分配
16.(单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发生很大变化。下列行为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是(
A. 企业的注册登记
B. 企业的产品销售
C. 企业的人事调动
D. 企业的财务管理
17.(单选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的关系。
A. 政府和社会
B. 国企和私企
C. 企业和市场
D. 政府和市场
18.(单选题)行政管理活动属于( )活动。
A. 领导性
B. 执行性
C. 民主性
D. 强制性
19.(单选题) )正确与否,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A. 行政执行
B. 行政领导
C. 行政决策
D. 行政监督
20.(单选题)从沟通结构模式看,政府举办的听证会属于(
A. 互联式沟通
B. 单联式沟通
C. 聚联式沟通
D. 非正式沟通
21.(单选题)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职能,被称为(
A. 领导职能
B. 计划职能.
C. 组织职能
D. 控制职能
22.(单选题)行政方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组织的( )问题。
A. 效益
B. 效果
C. 效能
D. 效率
23.(单选题)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下列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
A. 公路
B. 公园
C. 国防
D. 教育
24.(单选题)下列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
A. 回避制度
B. 简易程序制度
C. 时效制度
D. 罚缴分离制度
25.(单选题)我省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办好安徽的事情,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把 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A. 改革
B. 创新
C. 发展
D. 富民强省
26.(单选题)201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 )市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A. 宿州
B. 池州
C. 餘州
D. 亳州
27.(单选题)在中国,公布国家法律的权力属于(
A. 全国^会
B. 全国人大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家主席
28.(单选题)国家赔偿的最重要方式是(
A. 赔礼道歉
B. 返还财产
C. 恢复原状
D. 支付赔偿金
29.(单选题)某市政府决定停止三轮车运营,并对因此遭受损失的车主给予一定赔偿。市政府的决定体现了行政许可法的
A. 法定原则
B. 诚信与信赖保护原则
C. 均衡比例适度原则
D.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0.(单选题)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事项是(
A. 参加电视台有奖竞猜获得的奖金
B. 单位自行发放的补贴
C. 劳动者失业领取的失业救济金
D. 购买福利彩票中奖的收入
31.(单选题)某人持刀抢劫出租车,驾驶员极力反抗,搏斗中驾驶员夺刀将某人刺伤致死。驾驶员的行为是(
A. 正当防卫
B. 故意杀人
C. 防卫过当
D. 意外事件
32.(单选题)甲厂生产一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消费者丙从乙商场购买这种饮料后,在开启时被罐内强烈气流炸伤眼部。下列答案中最正确的是(
A. 丙只能向乙索赔
B. 丙只能向甲索赔
C. 丙只能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其确定向谁索赔
D. 丙可向甲、乙中的任何一方索赔
33.(单选题)某晚甲向乙借5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能贏2万的话,将给乙1万元。当天晚上,甲果然贏了25000元。但事后甲只归还了本钱5000元,拒绝给乙1万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那么(
A. 人民法院应判甲违约
B. 人民法院应该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C. 人民法院应没收甲的赌博赢利
D. 人民法院应判决没收甲、乙的全部赌资
34.(单选题)蒋某与邢某协议离婚,并约定由蒋某照顾刚满周岁的女儿晓华。不到一年,蒋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此时,作为晓华监护人的应当是(
A. 邢某
B. 邢某的父母
C. 蒋某的父母
D. 蒋某所在单位
35.(单选题)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早期的重要作家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下列哪一组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A. 方苞刘大槲姚鼐
B. 方苞吴敬梓姚鼐
C. 方苞刘大槲袁枚
D. 方苞吴敬梓梁启超
36.?
A. 《哈姆雷特》
B. 《威尼斯商人》
C. 《罗密欧与朱丽叶》
D. 《钦差大臣》
37.(单选题)下列历史典故中,与其它三个典故不是出自同一时期的是(
A.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B.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C.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D. 赔了夫人又折兵
38.(单选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著名的瀑布景观?
A. 黄果树瀑布
B. 壶口瀑布
C. 庐山瀑布
D. 德天瀑布
39.(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学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绝望的、疯狂的、深沉的、玩世不恭的幽默
B.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一篇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C.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是中国宋朝以后发展出来的道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
D. 广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
40.(单选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就绿茶而言,明前茶是茶中的上品。雨前茶即雨水节气前采制的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
B.
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C. 处暑节气在立秋和白露之间,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但此时,南方地区经常会受到所谓“秋老虎”的困扰
D.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二、判断推理部分
1)逻辑判断题
1.??
A. —个作品传世,说明它立意高而且艺术手法精湛
B. —个作品没能传世,要么立意不高,要么艺术手法不够精湛
C. 一个作品,除非它立意高和艺术手法精湛,否则不可能传世
D. —个作品,只有立意高并且艺术手法精湛,才能传世
2.部门都不能被公司评优。然而装配部门今年被公司评优。据此,可以推出(
A. 装配部门今年有人没能超额完成个人目标任务
B. 装配部门今年有人超额完成个人目标任务
C. 设计部门今年有人没能超额完成个人目标任务
D. 设计部门今年被公司评优
3.(单选题)在一次省直单位歌咏比赛的会场,所有卫生系统的选手都穿白色制服;所有教育系统的选手都穿黑色制服;没有任何团队既有穿白色制服的,又有穿黑色制服的;小李是穿黑色制服的。基于以上事实,可以推出(
A. 小李是教育系统的选手
B. 小李不是教育系统的选手
C. 小李不是卫生系统的选手
D. 小李是卫生系统的选手
4.家的观点?
A. 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敷在前额部、鼻背部等部位可以止鼻血
B. 空气的温度增加而湿度降低,会使儿童收缩的鼻腔血管扩张
C. 抬头会造成血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气管甚至肺部
D. 儿童鼻出血大多发生在鼻腔前方
5.(单选题)张明、朱信、许臣三人共同经营一家24小时超市。他们规定在任何时候,必须至少有一人留在店内。这就是说,如果许臣外出,张明也外出,那么朱信必须留在店内。但问题是,只有在朱信的陪伴时,张明才会外出。如果以上陈述为真,那么下列哪项与上述条件相矛盾?
A. 张明能够外出
B. 朱信留在店内,张明和许臣外出
C. 许臣总是留在店内
D. 张明留在店内,朱信和许臣外出
6.使在特定的培养基里培养出蔬菜和水果的细胞组织,还要能够扩大蔬菜和水果的产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大批量经济地从事生产,还需要能够研制出廉价的原料以利用其中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批量生产。由此我们可以推出(
A. 能否研制出廉价的原料是运用生物手段加工生产食物的关键
B. 目前的原料还是太昂贵了
C. 我们只要拥有廉价的原料就能够扩大蔬菜和水果的产量
D. 目前,我们已经能在特定的培养基里培养出蔬菜和水果的细胞组织
7.许只是一种方法或者一项技能的运用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一个人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标志着人类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我们可知(
A. 那些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更善于解决问题
B.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
C. 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的
D. 只有提出问题才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8.而目前我们的大多数电力都是通过燃烧有机燃料产生的,使用的电动车越多,就需要建越多的电厂,因此目前所有的电厂都在以最大的负荷运转。即使所有的汽车都被电动车替代,也不过是由一种燃料替代另一种燃料而已。由此可见(
A. 用电池驱动的电动车替代汽车需要建立更多的电厂
B. 除非人们少开车,否则,明显地减少空气污染是不可能的
C. 在使用中,用电池驱动的电动车也会造成空气污染
D. 用电动车替代汽车不是解决汽车造成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案
9.治和国家大事则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共同体的行为也是为了改善该共同体的状况,纯粹出于偶然,该共同体才会去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指出了上述论证中的谬误?
A. 该论证毫无理由地假定,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会影响对政治和国家大事的关心
B. 该论证涉嫌贬低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
C. 该论证从很多教师具有某一品质,不合理地推出教师共同体也有该品质
D. 该论证从很多教师具有某一品质,不合理地推出每一教师都有该品质
10.(单选题)在一项关于使用手机危害的调查中,45%的受访者认为过度使用手机会有损身体健康,尤其是伤及视力,55%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依赖会使人丧失思考动力和能力,15%的受访者认为手机的过度使用只会带来时间和金钱上的损失。下列哪项最能够合理解释上述调查观点?
A. 有的受访者后来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B. 有超过100人接受了采访
C. 有的受访者不仅认为手机依赖危及健康,也有损心智发展
D. 有的受访者不仅认为手机依赖对心智发展不利,还费时费钱
二、判断推理部分
2)定义判断题
1.线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一)》真题及解析》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