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4年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考试(教育类)真题??一、判断题,共30题,请在说法正确的括号内选A,在说法错误的括号内选B。?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A、正确?B、错误?2、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则没有。( )??A、正确?B、错误?3、根据教育的定义,“教育”就是“学习”“灌输”和“惩罚”。( )??A、正确?B、错误?4、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A、正确?B、错误?5、教育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所以,教育既受到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又具有教育自身的独立性。( )??A、正确?B、错误?6、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无条件的、万能的。( )??A、正确?B、错误?7、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教育必须被动迁就儿童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特点。( )??A、正确?B、错误?8、在我国,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等同于教育目的。( )??A、正确?B、错误?9、“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指一个人事事都懂,样样都会,精神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和变化。( )??A、正确?B、错误?10、主张教育应该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理论是个人本位论
的教育目的理论。( )??A、正确?B、错误?11、学校各项活动的发生、展开和变革都取决于教育活动中的人,其中,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最重要的因素。( )??A、正确?B、错误?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这句话说明,教师职业是一种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专业性职业。( )??A、正确?B、错误?13、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维护教师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A、正确?B、错误?14、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学习的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A、正确?B、错误?15、社会、知识和家长是制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A、正确?B、错误?16、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需要和兴趣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A、正确?B、错误?17、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A、正确?B、错误?18、谈话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法,而讲授法属于注入式教学法。( )??A、正确?B、错误?19、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流中形成的,教育者应该把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作为德育过程的基础。( )
??A、正确?B、错误?20、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过程。( )??A、正确?B、错误?21、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是教育部在新时代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 )??A、正确?B、错误?2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并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A、正确?B、错误?23、行为主义心理学派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A、正确?B、错误?24、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的。( )??A、正确?B、错误?25、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他的智力处于超常水平。( )??A、正确?B、错误?26、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出现,对身心健康是有害无益的,应该尽量压抑这类情绪。( )??A、正确?B、错误?27、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是呈正相关关系,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反之,回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也越低。( )??A、正确?B、错误?28、人格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A、正确?B、错误?29、“一样米养百样人”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 )?
?A、正确?B、错误?30、自然发生的正常的意识状态包括醒觉状态、睡眠状态、做梦状态、催眠状态、冥想状态等。( )??A、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31、在中外的教育史上,教育被看作( )。??A、产生思想的活动?B、培养人的活动?C、锻炼身体的活动?D、培养品德的活动?32、一般来说,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体系( )。??A、教育学?B、教育心理学?C、教学论?D、课程论?33、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战国时期儒学思想家撰写的( )。??A、《中庸》?B、《尚书》?C、《学记》?D、《朱子语录》?34、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弟子们编撰的言论记录集里面,该对话集是( )。??A、《春秋》?B、《尚书》?C、《诗经》?D、《论语》?35、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独立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德国教育学家( )。??A、康德?B、夸美纽斯?C、杜威?D、赫尔巴特?36、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教育发挥的作用是( )。??A、彻底改造
?B、决定?C、中介转化?D、激化?37、相对于影响人的发展的其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政治教育?D、法制教育?38、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存在“满堂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时间加汗水”等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不管造成这些教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都违背了现代教育的( )。??A、人道性原则?B、个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民主原则?3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 )。??A、完整发展?B、和谐发展?C、取长补短?D、循序渐进?40、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受制于( )。??A、生产力?B、政治?C、文化?D、社会?4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民主化,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发展功能?42、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为传递和保存文化、改造文化和( )。??A、仰慕文化?B、活化文化?C、敬重文化?D、遵守文化?43、在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理论?B、个人本位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D、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44、教育幽默是一种( )。??A、教育方法?B、教育质量?C、教育艺术?D、教育思想?45、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的是( )。??A、德育?B、智育?C、美育?D、劳动技术教育?46、爱因斯坦认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爱因斯坦的上述看法反映的教育目的观是( )。??A、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B、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C、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D、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47、教师教好所教学科的基础条件是( )。??A、职业道德?B、科学素养?C、学科知识?D、文化素养?48、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和核心是( )。??A、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B、法规保障?C、政策保障?D、领导重视?49、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 )。??A、学校?B、学生?C、学习?D、教材?50、现代学生观承认儿童是独立的人,尊重儿童的人格与权利,确立了( )。
??A、教师优先原则?B、儿童优先原则?C、教学优先原则?D、游戏原则?51、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人际关系是( )。??A、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C、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52、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53、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称为( )。??A、经验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辅修课程?54、“子曰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体现了教学中的(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55、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家是(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赞科夫?D、赫尔巴特?56、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并向空中拋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该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7、我国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现场教学?D、班级授课制?58、将学生的各种有关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展示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的评价方法叫( )。??A、档案袋评价法?B、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5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学生认识深和认识浅的矛盾?B、社会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家庭德育要求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矛盾?60、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科尔伯格?61、台湾作家三毛小时候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数学老师给了一份很难的考题给她做,结果她交了白卷,后来,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三毛,说她最喜欢吃鸭蛋,并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示众。从此,三毛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主要违背了( )。??A、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原则?B、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6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运用了德育方法中的( )。??A、情感陶冶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6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各学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班主任工作
?D、少先队和共青团活动?64、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A、教育学生做好功课?B、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协调学校与家庭的关系教育?65、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核法?B、观察法?C、问卷法?D、测量法?66、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事件是( )。??A、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俄国学者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C、瑞士学者皮亚杰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儿童认知发展规律?D、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经典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67、衡量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是否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68、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边飞过,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这种现象叫作(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集中注意?69、复习时,用红色笔画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70、久未谋面的朋友出现在人群中,能够一眼把他辨认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A、识记?B、学习法?C、再认?D、编码
?71、我们常说的“尊老爱幼”“爱护公物”,指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反映出思维的( )。??A、具体性?B、发散性?C、间接性?D、概括性?72、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有了感觉,人们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触碰、痛痒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起的饥、渴、眩晕、胃痛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A、典型属性?B、整体属性?C、个别属性?D、外显属性?73、小王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音乐才能;小李擅长绘画,但在数学计算方面表现较差。这反映出不同个体智力的( )。??A、结构差异?B、发展速度差异?C、发展水平差异?D、发展过程差异?74、小明因为失恋而痛苦万分,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反应属于情绪管理策略中的( )。??A、放松法?B、宣泄法?C、升华法?D、暗示法?75、美国学者艾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其观念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积极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消极的情绪。他提出了情绪ABC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其中的B指的是( )。??A、诱发性事件?B、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C、修正后的新观念?D、对事件的观念?76、小琳的妈妈承诺她,只要期末考试成绩进入全班前10名,就奖励一个她很喜欢的泰迪熊。小琳为了得到妈妈的奖励而产生努力学习的动机,这种动机属于( )。??A、主导动机?B、从属动机?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77、“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具有( )。??A、信号功能?B、健康功能?C、激励功能?D、调控功能?78、《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孤僻内向,其气质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79、投射测验测量了人格的( )。??A、意识层面?B、主观层面?C、无意识层面?D、客观层面?80、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叫作( )。??A、心理活动?B、心理治疗?C、心理咨询?D、心理辅导?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81、教育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 )。??A、教育者?B、教育内容?C、教育手段?D、受教育者?82、对教育起源的认识,传统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A、地理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83、总的来说,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A、遗传
?B、环境?C、个体活动?D、国家?84、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表现为( )。??A、基础性?B、目的性?C、专门性?D、系统性?85、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A、系统性?B、示范性?C、学习性?D、创造性?86、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有( )。??A、实验法?B、练习法?C、参观法?D、实习作业法?8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B、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等同于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8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存储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把记忆分为(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知觉记忆?D、长时记忆?89、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认知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90、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A、全体性?B、尊重性
?C、发展性?D、保密性???1、A?2、A?3、B?4、A?5、A?6、B?7、B?8、B?9、A?10、A?11、A?12、B?13、A?14、B?15、B?16、A?17、B?18、B?19、A?20、A?21、A?22、A?23、B?24、A?25、B?26、B?27、B?28、A?29、A?30、B?31、B?32、A?33、C?34、D?35、D?36、C?37、B?38、A?39、D?40、A
?41、B?42、B?43、C?44、C?45、B?46、D?47、C?48、A?49、B?50、B?51、B?52、D?53、A?54、D?55、B?56、B?57、D?58、A?59、C?60、D?61、B?62、A?63、A?64、C?65、B?66、A?67、A?68、B?69、C?70、C?71、D?72、C?73、A?74、C?75、D?76、D?77、B?78、D?79、C?80、D?81、ABCD?82、BCD?83、ABC?84、ABCD
?85、BD?86、ABD?87、ACD?88、ABD?89、AB?90、ABCD???1、 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形成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而题干的表述无法从上述教育的定义中推得,故题干说法错误。??4、书面解析,稍后推出?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教育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其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制约,但教育又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有自身一定的独立性。??6、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这是相对而言的,即主要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的自发社会环境而言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作用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其他环境因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题干表述把学校教育的作用过分扩大,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因此题干表述错误。??7、 教育要尊重和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不意味着被动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固有特点。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力求适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原理,用适当超前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教育,去拉动学生的发展。??8、 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概括。而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无实质区别,但在内容特点、主体上有一定差异,也不能互相等同。所以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等同。??9、 “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相对”有两层含义:第一,“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人的片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受强制、遭奴役、被凝固,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在发展上的分裂、失衡、扭曲和畸形。与之相对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和变化。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
面”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具有绝对的内涵。但许多人总喜欢把“全面”绝对化,似乎“全面”就是无一缺陷,无一短处。说到教育上,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好,数理化文史哲各门功课均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10、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与题干表述相符。??11、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而教育的实施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针对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所以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最重要的因素。??12、 题干表述只能说明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但不能说明其职责是教书育人。??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14、 学生才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学习的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题干表述错误。??15、 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16、 题干为校本课程的概念。??17、 智力发展是个人身心发展的一部分,它同样受到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并不能说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18、 谈话法和讲授法是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应的教学指导思想。谈话法可以是启发式的,也可以是注入式的,同理讲授法也是如此。因此题干表述错误。??19、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发展、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的。德育过程就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所以教育者应将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作为德育过程的基础。??20、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学生的内部心理矛盾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德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因此题干表述正确。??21、 2009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第一章第二条提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22、 题干表述的正是心理学的定义。?
?23、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和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24、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故题干表述正确。??25、 正常人的智商(IQ)在80—120之间,低于70的属于智力缺陷;70—80属于低常;120—130属于超常;130—140属于智力极高;140及以上属于天才。因此题干表述错误。??26、 消极情绪需要合理地宣泄出来,而不是尽量压抑。??27、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动机最佳的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因此题干表述错误。??28、 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29、 题干中的话说明相同的事物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显现出不一样的结果,这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30、 自然发生的正常的意识状态包括醒觉状态、睡眠状态、做梦(包括夜梦和白日梦)状态。而题干中提及的催眠状态和冥想状态属于意识的改变状态,即不同于正常意识状态的意识状态。??3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32、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33、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于战国晚期。??34、 《论语》是儒学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35、 1806年,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6、 教育是连接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通过教育的中介作用,教育能够有目的、有选择、有规范地把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要求转化为人的素质,把人的素质提高到社会发展所需
要的水平上,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对人的发展来说,教育促进着人的社会化;对社会发展来说,教育为其造就着一定素质的人。这样,教育便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充当着中介转化角色。教育可以有效地把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化为人的素质。??37、 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的作用。??38、 贯彻教育的人道性原则要求:满足学生作为人的正常而合理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创造旨在培养人性的留有余地的学校生活;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人道精神;向学生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题干表述违背了教育的人道性原则。??39、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40、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1、 教育的政治功能包括: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42、 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包括: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其中,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又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传递、保存和活化。故本题选B。??43、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44、 教育幽默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奇巧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表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的一种教育艺术。??45、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离不开智育。??46、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主张在科学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发展人文主义教育,进而满足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因此本题选D。??47、 学科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基础,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授业解惑。??48、 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和核心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49、 现代教育中要求教育活动的中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50、 题干表述突出的正是儿童优先原则。
??51、 教育活动的实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52、 布鲁纳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因此本题选D。??53、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儿童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54、 “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这句话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55、 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56、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57、 自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就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其仍是我国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8、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的评价方法。??5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德育目标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60、 美国学者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为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同时还提出儿童的道德认知遵循从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就是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61、 题干中的数学老师没有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味讽刺、挖苦学生,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的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此本题选B。??62、 陶冶教育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体现的就是创设良好情境,来陶冶学生的道德修养。??63、 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64、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65、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其中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66、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其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67、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68、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的不同,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中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表述的情况符合无意注意的概念,因此本题选B。??69、 人们在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题干中用红色笔画出重点即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70、 再认是指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它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现象。题干中“朋友”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辨认出来”是识别的结果。因此本题选C。??71、 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思维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二是思维不仅能揭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还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即规律。??72、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73、 智力有多种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题干中两个人的表现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是由于不同智力的结合,形成了结构上的差异。??74、 情绪升华法是将消极情感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题干中小明“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就是将消极情绪“失恋”引导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是情绪的升华。??75、 在情諸ABC理论中,A代表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后产生的看法(Belief),C代表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76、 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题干中所述妈妈的奖励属于外部诱因,因此小琳的学习动机属于外部动机。??77、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说明情绪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情绪的健康功能。??78、 林黛玉多愁善感、孤僻内向,其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
事情他都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弱,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79、 投射测验是指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无意识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是对无意识层面的测量。??80、 题干表述正是心理辅导的定义。??81、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又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等。??82、 关于教育的起源,教育学史上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即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83、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个基本方面,即个体的先天性素质(即遗传)、环境和个体活动。而国家属于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一种,不是基本因素。??84、 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85、 教师劳动的特点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具体包括示范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86、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及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教学方法可分为五类,即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其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87、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前者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二者属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故B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88、 根据信息在记忆中存储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其中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因此本题选ABD。??89、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者被归为低级需要即缺失需要,后三者被归为高级需要即生长需要。因此本题选AB。??90、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尊重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差异性、保密性、整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因此本题选ABCD。??
'>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4年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考试(教育类)真题》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