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地方概况与国情社情
考情分析
地方概况与国情社情部分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云南省的省情概况、历史人文以及我国的自然地理、
民族与传统节日等。
由云南省事业单位近几年的考试可知,对地方概况与国情社情知识的考查,侧重于对地理地貌概
况、历史人文,以及我国各项国情知识等相关内容的了解、关注等。 这一部分的考查,题量虽然不多,但
是几乎每年都涉及。
高频考点汇总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 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
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全省国土总面积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居全国第 位。
39.4 4.1% 8
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高原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
94%
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 米左
2 000
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 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
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 米。 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年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
1 000 5 000
岳冰川地貌。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
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
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在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有“一山分四季,
云
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南
省
云南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 全省境内径流面积在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条,分属长江、
100 889
事
业
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大盈江 大水系。 红河和南盘江发源于云南境内,其余为过境河流。 除金沙
6
单
位
江、南盘江外,均为跨国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流入南中国海和印度洋。 多数河流具有落差大、水流湍急、
公
开 水流量变化大的特点。 全省有高原湖泊 多个,多数为断陷型湖泊,大体分布在元江谷地和东云岭山
40
招
地以南,多数在高原区内。 湖泊中滇池面积最大,约 平方千米,洱海次之,面积约 平方千米;抚
300 250
聘
工
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最深处 多米,泸沽湖次之,最深处约 多米。
150 90
作
人
云南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尤以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条件优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
云南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尤以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条件优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
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云南河流众多,全省水资源总量与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 位,水能资
源主要集中于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 可开发装机容量居全国第 位。 煤炭资源主要
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云南河流众多,全省水资源总量与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 位,水能资
3
源主要集中于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 可开发装机容量居全国第 位。 煤炭资源主要
2
用
教
材
yn.offcn.com
1
1001
分布在滇东北,全省已探明储量居全国第 位,煤种也较齐全,烟煤、无烟煤、褐煤都有。 地热资源以滇
9
西腾冲地区的分布最为集中,全省有出露地面的天然温热泉约 处,居全国之冠。 太阳能资源也较
700
丰富,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等省区。
云南的世界遗产:
( ) 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1 1986 1997
年 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12
( ) 年 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2 2003 7
( ) 年 月,昆明石林和重庆武隆、黔南州荔波同被评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3 2007 6
( ) 年 月,澄江帽天山化石群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
4 2012 12
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 ) 年 月 日,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专家称,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将成为
5 2013 6 22
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云南的特色文化:
( )《云南映象》 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
1
锦,其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 )滇剧是戏曲剧种。 滇剧包括丝弦、襄阳、胡琴 种声腔和部分杂调。 滇剧的表演善于刻画人物
2 3
和富于生活气息,这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另一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有民间歌谣的
风格,词句明白如话,充满生活气息。
( )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这种古文字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
3
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
2003
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昆明,云南省省会,历史悠久。 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区,总面积 平方千米;是云南省的
21012.54
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回归线横穿中部。 东临红河、玉溪,南接西双版纳,西北连临沧,北靠大理、楚雄。 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
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是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
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特殊地貌,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璀
云
南
璨的明珠。
省
事
我国的疆域:最东端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附近,
业
东西相距约 千米,跨经度 多度;最南端是曾母暗沙;最北端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
5 000 60 单
位
线上,南北相距约 千米,跨纬度约 度。
5 500 50
公
开
我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
招
聘
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
4 000
工
作
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
人
平均海拔在 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
1 000~2 000
员
考
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 米以下。
500
试
专
我国的山脉: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 种情况。 (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列(主要包
5 1 3
用
括 条山脉):北列为天山—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
5 2
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 列(主要包括 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
3 7
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
3
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
4
山脉。 (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
5
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 多千米,平均海拔
2 400
6 000 8 844.43
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 米,是世界最高峰。
我国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
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
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
区之分。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
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我国共有 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 。 其他 个
56 92% 55
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 多万人。超过 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
1 700 400
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
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
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经典真题再现
【真题 】下列关于我国国土与资源的表述,错误的是( )。
1
A.
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B.
我国疆域最南端到曾母暗沙
C.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D. 1 / 4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答案】 。 解析: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 。
C C C
云
南 【真题 】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省
A.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事
业
B.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单
位
C. 5%
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陆地面积的
公
开
D. 13.7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已达 亿
招
【答案】 。 解析: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为 亿亩,我国陆地总面积为 万平方千米。 平方
C 18.26 960 1
聘
工
8 8
千米 亩, 亿亩 亩, 万平方千米 亩, 耕地面积占
=1 500 18.26 =18.26×10 960 =9 600 000×1 500=144×10
作
人
陆地总面积的比重为 。 故本题答案为 。
18.26 / 144=12.68% C
1001
基础自测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与云南相接壤的省区或国家包括( )。
① ② ③ ④
贵州与广西 四川与西藏 缅甸与老挝 越南与泰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
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人均耕地面积日益锐减,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使我国农业走上可
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大量开垦荒地和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
采用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产
C.
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
D.
增强国际合作,开辟国际市场
3.
关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
B.
地跨冀、鲁、浙、皖、京、津四省二市
C.
西部是冲积低平原,中部是缓斜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
D.
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高产田分布区
4.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征是( )。
A. B.
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气温年较差小
A. B.
印度洋 太平洋
C. D.
大西洋 北冰洋
10.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A.1 / 2 B.1 / 3
C.1 / 4 D.1 / 5
11.
中国的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 ),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
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A. B.
月季 牡丹
C. D.
芍药 郁金香
12.
我国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最脆弱、土
地生产率最???的地区。
A. B.
云贵高原 新疆
C. D.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
A. B.
丽江古城 红河哈尼梯田
C. D.
云南三江并流 澄江帽天山化石群
2.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包括( )。
A. B.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C. D.
水利工程量大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三、判断题
1.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 )
2.
我国南方地区居民的房屋房顶坡度很大,反映当地降水多。 ( )
3.
在中国,乐山大佛与云冈、龙门、敦煌共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 ( )
4.
我国的四大自然地理分区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寒区。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云
南
一、单项选择题
省
事
1. C
【答案】 。解析: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
业
单
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中泰国是错误的,不与我国接壤。 故本题答案选 。
④ C
位
公
2. B
【答案】 。 解析:我国人地矛盾显著,若想解决人地矛盾,只能立足本国的自然状况,走可持续发
开
展的生态农业之路。
招
聘
3. A B
【答案】 。 解析:黄淮海平原中没有“浙”有“豫”,故 错。 西部地势高,是肥力较高的缓斜平
工
作
原;中部是冲积低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故 错。 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低产区,故 错。
C D
人
员
4. A
【答案】 。 解析:黄淮海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变率大,气温年较差
考
试 大,夏季高温多雨,春旱多风沙。
专
5. C
【答案】 。 解析:南方丘陵地区要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丘
用
教
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材
yn.offcn.com
5
1001
6. A
【答案】 。 解析: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人口与资源分布
不一致,目前,经济基础较弱,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高。
7. D A B C
【答案】 。 解析: 、 、 三项属于自然原因,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
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如人类不合理的耕作(轮荒)、开矿引起植被破坏,使土壤抗侵蚀力成
倍下降。
8. D
【答案】 。 解析: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界线。 我国中温带、暖温带的分界线是长城—天山一线。
9. B 473
【答案】 。 解析: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域面积 万平方千
米。 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10. C 1 1 / 4 2
【答案】 。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人均占有量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地
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差距悬殊;( )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3
11. B
【答案】 。
12. C
【答案】 。 解析:生态环境即生物主体(人类包含在内)的生存环境,包括整个自然和社会环境
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由水土流失率、自然灾害成灾率等 项因素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评
26
价,我国省区的综合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优、较优、较差和差四大类。 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黄土高原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最脆弱、土地生产率最低的地区。
二、多项选择题
1. CD AB
【答案】 。 解析: 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省世界自然遗产包括云南石林、三江并流、澄江帽天
山化石群。 故本题答案选 。
CD
2. ACD
【答案】 。解析: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低、劳动
力投入多、水利工程量大、农作物单产高、商品率较低。
三、判断题
1. A
【答案】 。
2. A
【答案】 。 解析:我国南方的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是因为:南方多雨,坡度大利于排水。 故本题判
断正确。
3. B
【答案】 。 解析:大足县境内的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精品和杰出代表,与云冈、龙
门、敦煌共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 故本题判断错误。 4. A
【答案】 。
云
南
省
深度提高精练
事
业
单
位
公
开
招
一、单项选择题
聘
工
1.
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
作
人
是( )。
员
考
在小城市,高铁站通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 发展 A. CBD
试
专
B.
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用
C. CBD
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
D.
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2.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C.
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
D.
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国家独有的趋势
3.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 )。
A.1 / 3 B.1 / 4
C.1 / 5 D.1 / 6
4.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 )。
A. B.
广西省 吉林省
C. D.
云南省 四川省
5. 10
( )地震是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 万平方千米。
A. B.
汶川 唐山
C. D.
新疆 黔江
6.
我国内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位居第二的航道是( )。
A. B.
珠江 京杭运河
C. D.
黄河 松花江
7.
我国的地势是( )。
A. B.
东高西低 南高北低
C. D.
西北走向 西高东低
二、多项选择题
1.
土壤沙化是指良好的或可利用的土壤变成含沙量较多的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导致土壤
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B.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C. D.
植被减少 沙尘暴
2.
关于我国的土地资源,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居于世界前列
云
B.
我国以农业立国,耕地面积比重比较大
南
省
C.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居世界前列,排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
事
业 D. 95%
耕地后备资源多, 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
单
位
三、判断题
公
开
1.
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 ( )
招
聘
2.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
工
作
3.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太湖平原。 ( )
人
4.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
员
1001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D
【答案】 。 解析:在中小城市,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且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但这类城市即使是几
何中心一般也不会有典型的 功能区),而此类城市用地相对充足,因此高铁站通常选址一般不会
CBD
远离城市中心,通常会在市区原有车站基础上进行新站改造。 高铁带动的客货流主要是区际间,对工
业活动的带动力大,而不是城市内部商业活动为主的 ,因此 错;城市空心化是城市化在高级阶
CBD A
段的表现,因此 错;特大城市的高铁站不会选址于市中心,一是用地不足,二是对市核心区干扰大,
B
负面效应明显,故 错。 在特大城市郊区,高铁新城交通便利,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推动力大,有助于郊
C
区城市化
2. D
【答案】 。
3. C 1 / 5
【答案】 。 解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 。
4. C
【答案】 。 解析: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
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
广西、西藏、云南、吉林、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
分最多的是云南省,除汉族之外,人口在 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 个。
5 000 25
5. A 10
【答案】 。 解析:汶川地震是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 万
平方千米,包括震中 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 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50 200
6. A
【答案】 。 解析:珠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水运大动脉,珠江水系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运输货运
量的 。
20%
7. D
【答案】 。 解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下降,从青藏高原向东延伸到海面以下的大陆架,可
以分为 个大的阶梯。
4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D ABC
【答案】 。 解析:选项 是土壤沙化的表现而非主要原因。 故本题答案选 。
2. BCD
【答案】 。
三、判断题
1. B
【答案】 。 解析: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主要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是为了优化能源结
构、减少污染、满足燃油需求的现状。 故本题判断错误。
2. A
【答案】 。 解析: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持续增长,与农业科技的投入密切相关。
2. A
3. A
4. A
5. B
温较低。
3. A
【答案】 。
4. A
【答案】 。 解析:黑龙江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
5. B
【答案】 。 解析: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冬季气温较高的城市。 南昌、贵阳冬季受季风影响,气
温较低。
招
聘
工
作
人
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