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判断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判断题)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 )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遗传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 )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在数学活动中,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作用下降,教师的压力也随之減少。( )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上课听讲,师傅带徒,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 )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风民俗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显得很重要,因此,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已成定论的知识教给学生。( )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复式数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学的组织形式。( )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全都变坏了”由此,他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 )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干部和规重制度的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 )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不同的学生受同一个老师教育,心理反映各不相同,说明人的心理想象是先天固有的。( )
正确错误
13.(判断题)布卢姆将数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意志三大领域。( )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 )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经常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学习困难学生就是智能不足的学生。( )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场依存的学生更多地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学生学会在听课和看书时如何做笔记属于策略性知识。( )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动作技能与肌肉运动有关,与大脑无关。( )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处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的标准依赖于老师,家长等权威。( )
正确
错误
21.(判断题)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观点,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模仿。( )
正确
错误
22.(判断题)“上行下效”,“耳濡目染”,这是班社拉所强调的观察学习的具体体现。( )
正确
错误
23.(判断题)在教育行政执法中,违法者必须服从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单方作出的处置决定。( )
正确
错误
24.(判断题)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可收杂费。( )
正确
错误
25.(判断题)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
正确
错误
26.(判断题)教育法律救济以侵权损害事实为前提。( )
正确
错误
27.(判断题)学生申诉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 )
正确
错误
28.(判断题)学校通过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可以逐渐改变社会风气。( )
正确
错误
29.(判断题)“终身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内容。( )
正确
错误
30.(判断题)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认知。( )
正确
错误
单选题
(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单选题)师德的灵魂是( )
A. 关爱学生
B. 加强修养
C. 认真教学
D. 提高业务水平
2.(单选题)教师最基本的执业权利是( )
A. 学术研究权
B. 教育数学权
C. 获取报酬权
D. 参与学校管理权
3.(单选题)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是( )
A. 行政渠道
B. 司法渠道
C. 仲裁渠道
D. 调节渠道
4.(单选题)教育部在《关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 )
A. 财产权
B. 隐私权
C. 受教育权
D. 姓名权
5.(单选题)下列属于最严重的行踪处罚的是( )
A. 财产罚
B. 申诫罚
C. 人身罚
D. 行为罚
6.(单选题)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表现了人的( )
A. 创造性和白主性
B. 能动性和左展性
C. 能动性和白主性
D. 能动性和创造性
7.(单选题)在教育权利中最基本的教育权利是( )。
A. 家长的教育权利
B. 国家的教育权利
C. 学校的教育权利
D. 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8.(单选题)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说明的学习现象是( )
A. 学习定势
B. 学习迁移
C. 学习兴趣
D. 学习习惯
9.(单选题)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新旧知识是否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B. 学习是否主动学习,反复练习
C. 要学习主要内容是教师呈现还是是由学生左现
D. 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同题还是获得知识
10.(单选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
A. 维护学生的心理使康
B. 诊治学生的心理疾病
C. 使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D. 帮助学生树立有问题时的求助意识
11.(单选题)学生小敏在近端时间总是反复检査白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完……这种行为表明他有( )倾向。
A. 焦虑
B. 过敏
C. 强迫
D. 怀疑
12.(单选题)学生在间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这主要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
A. 计划策略.
B. 反馈策略
C. 调节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13.(单选题)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
A. 调査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査法
14.(单选题)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重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的阶段
15.(单选题)数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是利用刺激的( )
A. 适应
B. 对比
C. 泛华
D. 分化
16.(单选题)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于属于( )
A. 内部、不稳定、可控的
B. 外部、稳定、不可控的
C. 内部、稳定、可控的
D.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7.(单选题)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试时的仪态,仪表、眼神及如何和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待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 )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18.(单选题)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 下位学习
B. 同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学习
19.(单选题)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 复杂性、创造性.
B. 连续性、广延性
C. 长期性、间接性.
D. 主体性、示范性
20.(单选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的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
A. 从众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马太效应
D. 晕轮效应
2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是(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能力与结果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22.(单选题)针对当时农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度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
A. 雷沛鸿
B. 晏阳初
C. 陶行知
D. 梁淑琪
23.(单选题)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不包括( )
A. 学生目常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者
B. 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C. 学生自我完善的捕导者
D. 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24.(单选题)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数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体现的是( )
A.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B.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C. 数学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D.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结合 25.(单选题)上历史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博物馆观看文物,这种数学方法是( )
A. 模型直观
B. 实物直观
C. 言语直观
D. 意念直观
26.(单选题)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 )放在最优先位置。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27.(单选题)古代学者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 一致性原则
B. 正面引导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严格要求原则
28.(单选题)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数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 一般发展
B. 全面发展
C. 情感发展
D. 白我实现
29.(单选题)传统教育学认为教育学有两个基础:一是心理学,二是( )
A. 哲学
B. 伦理学
C. 人类学
D. 社会学
30.(单选题)在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取得最佳的数学效果,要处理的关系是( )
A.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B.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D.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关系
31.(单选题)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
A. 教师的素养
B. 学校的管理
C. 国家的政策
D. 学生的认识
32.(单选题)利用校园的花坛、草坪影响学生的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
A. 品德平价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情感陶治法
D. 说服教育法
33.(单选题)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它是显性知识
B. 可以被明确地接受
C. 可以用言语表达
D. 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
34.(单选题)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 )
A. 神本位与人本位
B. 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C. 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
D. 人本位与自然本位
35.(单选题)实用主义教学是在批判(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实验教育学
D. 赫尔巴特教育学
36.(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诸于( )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学记》
37.(单选题)某教师对学生说“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这种教师属于( )
A. 仁慈专断型
B. 放任自流型
C. 民主型
D. 强硬专断型
38.(单选题)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同题、解决同题,实现认识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
A. 奥苏贝尔
B. 布鲁纳
C. 科勒
D. 瓦。根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