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安徽省蚌埠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判断正误题(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共20题,每题
0.5分,共10分)
1.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所以分工越细,效率越高。 ( )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 )
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 )
4.目标管理就是上级给下级制定目标,并依照目标对下级进行考核。 ( )
5.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 ( )
6.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桃花潭在安徽省泾县境内。 ( )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得税比率提高,可支配收入将会降低。 ( )
8.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国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居民持续的较高储蓄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 )
9.国内总需求增加,既可增加国民收入,又可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因此是绝对有利的。( )
10.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对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实施积极稳妥的收入政策,其目的是防止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创造环境。 ( )
11.结构性失业是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 )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
13.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不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
14.事业单位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授权范围内,可以行使行政执法权。 ( )
15.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是物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债权。 (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 )
17.管理决策中究竟应该选择个人决策,还是选择群体决策,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
18.“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诗中的“妾”是指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 ( )
19.苏轼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的是桂花。 ( )
20.在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孔子被奉为“圣人”,儒学“亚圣”是孟子。 (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共60题,每题0.5分,共30分)
2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22.某单位有两位科长,上班提前到,下班最后走,事必躬亲,起早贪黑,但任职管理工作不见起色。不久,他们被免职,有人提出异议,领导解释说:“他们可以当技术骨干,却不适合当科长。”这说明( )。
A.单位对干部要求过高,求全责备
B.中高层管理者更需要强调其概念技能
C.管理者精力是有限的,不应兼任作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