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安徽芜湖市无为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漫画题,左边一只猫把头摆向一边,上面配有文字“我不干活,也不要好处。”右上角一只手手里有条鱼,右下角有只老鼠。
第2题:你自己工作繁忙还需要加班,领导临时交给你一个紧急任务,你怎么办?
第3题:请围绕“莲花”和“淤泥”编个故事。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漫画类的题目。我们要通过观察漫画,把握漫画中所透漏出来的信息点,通过对信息点的串联寻找漫画的本质思想,抓到问题的本质后,就要分析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我不干活,也不要好处”
漫画中出现的字,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的内容,首先我们要清楚猫的职责是什么?抓老鼠,它不干活,显然没有职责意识,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可以联系到当下一些领导干部也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也不要好处”工作的出发点如果是一味要求好处,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抓老鼠是猫的天职,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不能时时想着好处,工作的动机不能以利益驱动。
审题点2:“右上角一只手手里有条鱼,右下角有只老鼠”
右上角一只手手里有条鱼,虽然猫说不要好处但是手里依然有条鱼,与“不要好处”显然是矛盾的,说明它言行不一,当下很多领导讲话时说一套,但实际中却做的确实另一套。右下角有只老鼠,老鼠就在它的旁边,它却视而不见,不去抓老鼠,存在着怠政懒政的情况。这也讽刺了当下很多领导干部就如同漫画中的猫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类现象的发生,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描述漫画所揭示的社会现象,阐释存在的危害性,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措施。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图中的这只猫把头摆向一边,一只手里有条鱼,对附近的老鼠却视而不见,反而说“我不干活,也不要好处。”这让我想到了,当下有部分领导干部也如同漫画中的猫一样,手里拿着好处,却说着我不要好处,言行不一;干活就要获得好处,处处以利益驱动,时时想着好处,错误的利益观,缺乏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附近的老鼠视而不见,不去履行自己抓老鼠的职责,缺乏职责意识,不作为,存在着怠政懒政的现象。
这种行为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基层党员干部如果怠政懒政,不作为,该办的事拖着不办,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时想着好处,想着自己的利益,那么国家的惠民利民的政策就难以落实到位,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果领导干部怠政懒政,不担当不作为,就是对“权利的浪费”,就会错失发展的机遇,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使得政府权威性受到质疑,破坏党政形象,造成的损失更加不可估量。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以“不办错事”为标准,没有正确的权利观,责任观,造成怠政懒政。其次,没有服务意识,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就要为百姓谋福利。而很多官员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没有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标准,缺乏服务意识,反而是处处想着自己的好处。最后,监管不到位,这种怠政懒政行为相比较贪污腐败来说较隐蔽,很难监管,在评价考核中,也不易发现。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决清除那些怠政懒政者。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深入展开,提高政治站位,鉴定理想信念,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要树立以干事为荣,以避事为耻的价值观念。二是完善用人机制,严格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制度,加强干部交流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退出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三要强化监督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对于懒政问题一经发现立即严肃查处。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的监督作用。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应急应变题型,题目较为简单,只需要理清矛盾要素,合理假设即可。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先要找到矛盾点。一是自己工作繁忙加班,二是领导临时交付紧急任务。对比两项矛盾,我们遵循工作第一、任务轻重缓急的原则,应先处理领导临时交付的紧急任
务,再处理自己繁忙的工作。接下来,结合题目我们具体分析:审题点1:你自己工作繁忙还需要加班。
这句话中,自己工作繁忙还加班,我们需要思考:一是是否由于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才让本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并未完成,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调整工作步骤、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多学习、多补足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避免拖延办事;二是确实是自己的工作内容较多,那么我们应该重新梳理一下工作任务清单,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梳理任务时间窗,看自己能否承担任务。
审题点2:领导临时交给你一个紧急任务。
对于领导临时交付的任务,我们可以先了解到底是什么,如果能马上完成,那就占用一点时间抓紧完成即可;如果完成任务时间占用时间长,那么可以与领导协商请同事帮忙共同完成紧急任务,尽早交付工作,随后再加班加点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
因此,本题的思路即:了解紧急任务的具体事项,合理假设任务耗费时间,如果很快就可以办完,那么我们就抓紧来办;如果需要挤占一点时间,那么我们多方协助、尽快完成,并交付领导;接下来完成本职工作;最后反思自己工作不足,提升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繁忙,但对于领导临时交付的紧急任务,我也会调整自己的工作程序,摆正心态,尽全力而为之。对此,我会这样做:
第一,我会先询问领导临时紧急任务的具体内容,如果说这项任务可以较快完成,占用我的时间较短,如领导只是需要我通知各部门开会的时间、地点等,或打电话发电邮的形式向相关单位传达工作文件,那么我会马上处理这件紧急任务,以避免耽误后续的工作安排,并在完成这项工作后将传达通知的结果一一汇总,确保该项工作完成成效,并反馈给领导。
第二,如果说紧急任务占用我的时间较长,比如需要我撰写材料,那么我会查看这份材料与我本职工作是否有重复内容,就可以通过整理自己本职工作中的内容,整合资源顺利完成;再如是类似做调研报告等工作,我会与领导商议,可否找同事协助我,共同采集数据,审核分析数据,借助同事、资料库等外力帮助,尽快完成调研报告,并及时交付领导。
第三,在处理完领导交付的紧急任务后,我会马上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手机清单APP将自己的工作事项录入,重新分配梳理,分清工作内容的轻重缓急,将接下来重点工作前置完成,把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事项排后,通过整合工作资源、查询网络资料、询问同事方法等形式,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让自己的工作能顺利进行,妥善详实的完成本职工作。
第四,今后工作中,我也会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一方面,我会通过不断的提升业务水平,在业余时间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多练习office办公软件,提升专业素养,锻炼自己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多向同事取经,多询问领导处理问题的技巧方法,以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丰富自身阅历,以便在遇到紧急事项时有应对的能力。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新题型。编故事、串词等题目,用两个词发挥联想串联成一个故事,可以看成是综合分析类型题的变型题。这类题目答题角度可以多种形式,只要紧扣题干即可。具体而言,我们从如下方面思考:
审题点1.围绕“莲花”和“淤泥”
莲花、淤泥这两个词,我们最能想到的便是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们即可以从词语的引申意中找到主线,来编写故事。
莲花:高洁纯白、更有清廉之意;淤泥:可引申为诱惑、乌杂的环境。那么,我们即可以以“为官清廉”为主线编故事。即可通过讲述清正廉洁之官吏的故事,从而将“莲花”、“淤泥”这两个词融入到故事中;也可以以当前改革,整治贪腐现象为背景,论述清风之气为官的重要性。
当然,在佛教中,莲花被认为是圆满之意,我们还可以引申为信念、目标,那么则可以以为追求信念道路上的砥砺前行为主线,论述如何戒除懒惰、负面阻力之弊病,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品行,不断的向目标、信念前行。
题干要求围绕词汇编故事,即我们作答能引出内容主线,说明事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考生根据自己积累,择擅长方式作答。
审题点2.编个故事
故事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实陈述,或者是对未知事件的想象。但是,考生们需要注意,在公考中以编故事作为考题,不仅仅是阐述一件事件,而是需要从故事中得出怎样的启示,给人以何启迪,即由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我们规避的问题或学习的经验。
故事的编撰形式可多样化,可看成综合分析的变型题。可以通过词语引申到社会某一热点话题,进而以社会现象结构作答;也可用词语的比喻意以态度观点的形式引出寓言故事,从故事中得出启示;更可以以某一榜样人物的人生经历,将词语融入到故事中,从而宣扬优秀事件,带动人们学习;还可以对未来工作(社会)发展的期许,从而与当下作对比,我们应如何朝更好的方向进步等。
故事类的作答形式较多,并不拘泥于以上类型,考生可根据自己平时的素材积累作答,本解析以安徽历史人物包拯为例作答,供考生参考。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莲花之清香从古飘今,从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心流溢,到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再至苏东坡的“花开浊水中,抱性一何洁”,莲在众人心中一直是圣白雅洁、清廉刚正之代表。而在我们安徽省,也有一位家喻户晓、清廉远扬的大清官,他就是包拯——包青天。
包拯曾是北宋官吏,在任监察史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敢于向权贵挑战,敢于批判贪腐之事。敢于弹劾以牟取暴利贩卖私盐的淮南转运使王逵,而王逵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对百姓滥用酷刑,使百姓惨遭其害而民愤大增。但王逵背后党羽则为仁宗帝青睐的当朝宰相陈执中,故有恃无恐。为此,包拯连续七次面圣弹劾,在最后一次更直接指责仁宗皇帝说:“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词激烈刚直,震动朝野,而朝廷终罢免王逵。此外,包拯还弹劾过更多用职权欺诈百姓牟利的官员,敢为百姓发声,故人称“包弹”。而在他任安徽知县时,包拯也善于体察民情,兴利除弊,因而颇有政绩。任转运使时,他曾多次巡察各地访问贫困冶铁匠,并据实情上报铁匠之辛苦,豁免这些铁匠的官铁,同时,又鼓励有能力者开炉冶铁,发展生产。在河南开封任职时,包拯还疏浚惠民河。惠民河常涨水为患,危及了百姓生活。他查知河水泛滥原因是官宦世家筑园榭,故使洒塞不通,则遂令将所有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水榭全部拆毁,使河水得以畅通。而有些权贵持假地契与包拯相争,他皆以实地测量、验证,揭示伪证,并上朝劾奏,要求严惩,解百姓水患之忧。
包拯穷极一生,为百姓谋福利,他的故事更深入人心,人们总是嬉笑调侃,包公包黑脸,可却心似莲花,高洁神圣、廉洁纯净。为官其间,他在“淤泥”是的贪腐环境中洁身自好,一身正气凛然;更能抵御名利诱惑,敢于替百姓发声,敢于挑战恶霸权势;他的清正莲心,应当为当下的为官者学习传扬。而当下的公职干部,更应常怀律已之心,常思百姓之苦,常修为政之德,常与包公榜样作对比,才能修得莲心出淤泥,才能无愧于百姓的殷切期盼,无愧于为官本心。
听故事的元芳,你说可是否?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漫画类的题目。我们要通过观察漫画,把握漫画中所透漏出来的信息点,通过对信息点的串联寻找漫画的本质思想,抓到问题的本质后,就要分析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我不干活,也不要好处”
漫画中出现的字,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的内容,首先我们要清楚猫的职责是什么?抓老鼠,它不干活,显然没有职责意识,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可以联系到当下一些领导干部也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也不要好处”工作的出发点如果是一味要求好处,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抓老鼠是猫的天职,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不能时时想着好处,工作的动机不能以利益驱动。
审题点2:“右上角一只手手里有条鱼,右下角有只老鼠”
右上角一只手手里有条鱼,虽然猫说不要好处但是手里依然有条鱼,与“不要好处”显然是矛盾的,说明它言行不一,当下很多领导讲话时说一套,但实际中却做的确实另一套。右下角有只老鼠,老鼠就在它的旁边,它却视而不见,不去抓老鼠,存在着怠政懒政的情况。这也讽刺了当下很多领导干部就如同漫画中的猫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类现象的发生,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描述漫画所揭示的社会现象,阐释存在的危害性,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措施。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图中的这只猫把头摆向一边,一只手里有条鱼,对附近的老鼠却视而不见,反而说“我不干活,也不要好处。”这让我想到了,当下有部分领导干部也如同漫画中的猫一样,手里拿着好处,却说着我不要好处,言行不一;干活就要获得好处,处处以利益驱动,时时
想着好处,错误的利益观,缺乏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附近的老鼠视而不见,不去履行自己抓老鼠的职责,缺乏职责意识,不作为,存在着怠政懒政的现象。这种行为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基层党员干部如果怠政懒政,不作为,该办的事拖着不办,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时想着好处,想着自己的利益,那么国家的惠民利民的政策就难以落实到位,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果领导干部怠政懒政,不担当不作为,就是对“权利的浪费”,就会错失发展的机遇,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使得政府权威性受到质疑,破坏党政形象,造成的损失更加不可估量。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以“不办错事”为标准,没有正确的权利观,责任观,造成怠政懒政。其次,没有服务意识,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就要为百姓谋福利。而很多官员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没有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标准,缺乏服务意识,反而是处处想着自己的好处。最后,监管不到位,这种怠政懒政行为相比较贪污腐败来说较隐蔽,很难监管,在评价考核中,也不易发现。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决清除那些怠政懒政者。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深入展开,提高政治站位,鉴定理想信念,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要树立以干事为荣,以避事为耻的价值观念。二是完善用人机制,严格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制度,加强干部交流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退出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三要强化监督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对于懒政问题一经发现立即严肃查处。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的监督作用。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应急应变题型,题目较为简单,只需要理清矛盾要素,合理假设即可。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先要找到矛盾点。一是自己工作繁忙加班,二是领导临时交付紧急任务。对比两项矛盾,我们遵循工作第一、任务轻重缓急的原则,应先处理领导临时交付的紧急任务,再处理自己繁忙的工作。接下来,结合题目我们具体分析:
审题点1:你自己工作繁忙还需要加班。
这句话中,自己工作繁忙还加班,我们需要思考:一是是否由于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才让本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并未完成,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调整工作步骤、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多学习、多补足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避免拖延办事;二是确实是自己的工作内容较多,那么我们应该重新梳理一下工作任务清单,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梳理任务时间窗,看自己能否承担任务。
审题点2:领导临时交给你一个紧急任务。
对于领导临时交付的任务,我们可以先了解到底是什么,如果能马上完成,那就占用一点时间抓紧完成即可;如果完成任务时间占用时间长,那么可以与领导协商请同事帮忙共同完成紧急任务,尽早交付工作,随后再加班加点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
因此,本题的思路即:了解紧急任务的具体事项,合理假设任务耗费时间,如果很快就可以办完,那么我们就抓紧来办;如果需要挤占一点时间,那么我们多方协助、尽快完成,并交付领导;接下来完成本职工作;最后反思自己工作不足,提升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繁忙,但对于领导临时交付的紧急任务,我也会调整自己的工作程序,摆正心态,尽全力而为之。对此,我会这样做:
第一,我会先询问领导临时紧急任务的具体内容,如果说这项任务可以较快完成,占用我的时间较短,如领导只是需要我通知各部门开会的时间、地点等,或打电话发电邮的形式向相关单位传达工作文件,那么我会马上处理这件紧急任务,以避免耽误后续的工作安排,并在
完成这项工作后将传达通知的结果一一汇总,确保该项工作完成成效,并反馈给领导。第二,如果说紧急任务占用我的时间较长,比如需要我撰写材料,那么我会查看这份材料与我本职工作是否有重复内容,就可以通过整理自己本职工作中的内容,整合资源顺利完成;再如是类似做调研报告等工作,我会与领导商议,可否找同事协助我,共同采集数据,审核分析数据,借助同事、资料库等外力帮助,尽快完成调研报告,并及时交付领导。
第三,在处理完领导交付的紧急任务后,我会马上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手机清单APP将自己的工作事项录入,重新分配梳理,分清工作内容的轻重缓急,将接下来重点工作前置完成,把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事项排后,通过整合工作资源、查询网络资料、询问同事方法等形式,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让自己的工作能顺利进行,妥善详实的完成本职工作。
第四,今后工作中,我也会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一方面,我会通过不断的提升业务水平,在业余时间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多练习office办公软件,提升专业素养,锻炼自己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多向同事取经,多询问领导处理问题的技巧方法,以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丰富自身阅历,以便在遇到紧急事项时有应对的能力。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新题型。编故事、串词等题目,用两个词发挥联想串联成一个故事,可以看成是综合分析类型题的变型题。这类题目答题角度可以多种形式,只要紧扣题干即可。具体而言,我们从如下方面思考:
审题点1.围绕“莲花”和“淤泥”
莲花、淤泥这两个词,我们最能想到的便是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们即可以从词语的引申意中找到主线,来编写故事。
莲花:高洁纯白、更有清廉之意;淤泥:可引申为诱惑、乌杂的环境。那么,我们即可以以“为官清廉”为主线编故事。即可通过讲述清正廉洁之官吏的故事,从而将“莲花”、“淤泥”这两个词融入到故事中;也可以以当前改革,整治贪腐现象为背景,论述清风之气为官的重要性。
当然,在佛教中,莲花被认为是圆满之意,我们还可以引申为信念、目标,那么则可以以为追求信念道路上的砥砺前行为主线,论述如何戒除懒惰、负面阻力之弊病,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品行,不断的向目标、信念前行。
题干要求围绕词汇编故事,即我们作答能引出内容主线,说明事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考生根据自己积累,择擅长方式作答。
审题点2.编个故事
故事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实陈述,或者是对未知事件的想象。但是,考生们需要注意,在公考中以编故事作为考题,不仅仅是阐述一件事件,而是需要从故事中得出怎样的启示,给人以何启迪,即由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我们规避的问题或学习的经验。
故事的编撰形式可多样化,可看成综合分析的变型题。可以通过词语引申到社会某一热点话题,进而以社会现象结构作答;也可用词语的比喻意以态度观点的形式引出寓言故事,从故事中得出启示;更可以以某一榜样人物的人生经历,将词语融入到故事中,从而宣扬优秀事件,带动人们学习;还可以对未来工作(社会)发展的期许,从而与当下作对比,我们应如何朝更好的方向进步等。
故事类的作答形式较多,并不拘泥于以上类型,考生可根据自己平时的素材积累作答,本解析以安徽历史人物包拯为例作答,供考生参考。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莲花之清香从古飘今,从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心流溢,到孟浩然的“看取
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再至苏东坡的“花开浊水中,抱性一何洁”,莲在众人心中一直是圣白雅洁、清廉刚正之代表。而在我们安徽省,也有一位家喻户晓、清廉远扬的大清官,他就是包拯——包青天。包拯曾是北宋官吏,在任监察史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敢于向权贵挑战,敢于批判贪腐之事。敢于弹劾以牟取暴利贩卖私盐的淮南转运使王逵,而王逵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对百姓滥用酷刑,使百姓惨遭其害而民愤大增。但王逵背后党羽则为仁宗帝青睐的当朝宰相陈执中,故有恃无恐。为此,包拯连续七次面圣弹劾,在最后一次更直接指责仁宗皇帝说:“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词激烈刚直,震动朝野,而朝廷终罢免王逵。此外,包拯还弹劾过更多用职权欺诈百姓牟利的官员,敢为百姓发声,故人称“包弹”。
而在他任安徽知县时,包拯也善于体察民情,兴利除弊,因而颇有政绩。任转运使时,他曾多次巡察各地访问贫困冶铁匠,并据实情上报铁匠之辛苦,豁免这些铁匠的官铁,同时,又鼓励有能力者开炉冶铁,发展生产。在河南开封任职时,包拯还疏浚惠民河。惠民河常涨水为患,危及了百姓生活。他查知河水泛滥原因是官宦世家筑园榭,故使洒塞不通,则遂令将所有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水榭全部拆毁,使河水得以畅通。而有些权贵持假地契与包拯相争,他皆以实地测量、验证,揭示伪证,并上朝劾奏,要求严惩,解百姓水患之忧。
包拯穷极一生,为百姓谋福利,他的故事更深入人心,人们总是嬉笑调侃,包公包黑脸,可却心似莲花,高洁神圣、廉洁纯净。为官其间,他在“淤泥”是的贪腐环境中洁身自好,一身正气凛然;更能抵御名利诱惑,敢于替百姓发声,敢于挑战恶霸权势;他的清正莲心,应当为当下的为官者学习传扬。而当下的公职干部,更应常怀律已之心,常思百姓之苦,常修为政之德,常与包公榜样作对比,才能修得莲心出淤泥,才能无愧于百姓的殷切期盼,无愧于为官本心。
听故事的元芳,你说可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