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贵州惠水县人才引进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题:
如果你开车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你会怎么办?
审题重点
本题为应急应变类题目,要先审清楚矛盾点,并对出现矛盾的原因进行合理假设,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层层递进,分析“老人躺在地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再分别加以解决,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如果你开车在路上”
“开车”意味着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随时观察路面情况,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出反应,这都是驾驶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本题给出这个场景,隐含了对这些基本素质的考察,在后续解决问题中需要考生体现这些能力。
审题点2:“遇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
这里出现一个突发情况,“遇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这种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应当停车防止碾压到老人,其次再考虑老人躺在地上的原因,根据可能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老人是自己摔倒还是别人撞倒的,身体状况如何,是清醒还是昏迷,这些情况我们都要全面考虑,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从而丰富答题内容。
所以,整体的答题思路就是先解决当前的问题,及时、安全地停车,再深入了解情况,最后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处理。
参考答案
如果遇到题目中这种突发情况,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及时、安全的靠边停车。我会根据老人周边的人流、车辆情况选择安全的位置刹车停靠,在不影响其他车辆行驶和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停车下车了解老人的情况。
第二,如果老人处于比较清醒的状态,我会询问他倒地的原因,了解其身体状况,如果只是自己不小心摔倒且并无大碍,我会帮助搀扶他到安全的人行道上休息,并再次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其联系家人,进行安抚后再离开。如果老人意识清醒,通过询问了解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伤病,比如心脏病
或者摔伤造成骨折,我会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周围的行人寻求帮助,请大家一起保护老人的安全,如果有懂得专业急救知识的志愿者,我会协助其为老人进行现场紧急救助,直到120急救车赶来。对于老人摔倒的原因,如果经过向老人和目击群众了解发现是被其他人或车辆撞倒的,我也会拨打报警电话,并帮助警方提供有关线索,尽快找到肇事者。 如果老人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我会一边查看老人的脉搏、心跳,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周边群众求助,一起将老人安置到安全区域再进行救助。我还会向目击群众询问老人何时摔倒以及摔倒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有认识老人的请其帮忙联系家人,如果涉及到交通肇事,我会及时报警,并与大家一起保护好现场,等待警察和医护人员的到来,并主动为案件侦破提供有效信息。
最后,通过这次事件我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平时的驾驶过程中要遵守交规,提升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行车监控和数据留存,通过行车记录仪为交通事故提供有效证据,为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题:
假如你是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组织安排你到本县一个极度贫困的村里驻村工作两年,你会怎么办?
审题重点
本题为组织计划类题目,阐述如何“到本县一个极度贫困的村里驻村工作两年”,重点要答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可以按照时间轴的顺序来展开答题内容,根据本题主旨可以先说如何前期准备,了解扶贫工作内容,中期如何开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后期如何总结,分享成功经验。具体每个点可以按照心态、行动或者假设遇到什么矛盾,把握“极度贫困”这个关键信息,通过分析可能的原因来充实答题内容。接下来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假如你是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这里给了你明确的身份,在答题中要把握身份权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公务员都是国家公职人员,有落实国家政策、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义务,当然也有合理使用、调动公共资源的权利,理解其权限有助于深化答题内容。
审题点2:“组织安排你到本县一个极度贫困的村里驻村工作两年”
这里给出了要做的事情,要把握关键词,“极度贫困”意味着条件艰苦,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你”有义务帮助村民脱贫。“两年”的时间可以大有作为。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我们要重点阐述自己如何开展工作,为了更有条理,可以按照时间轴顺序展开,以“前期准备”——“中期落实”——“后期总结”的思路进行答题。
参考答案
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对组织安排给我的驻村扶贫任务,我会按照以下流程开展工作:
第一,前期充分准备。一方面我要通过理论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查阅精准扶贫相关资料,了解当前最适用本地区的产业扶贫方式,尤其是对极度贫困地区采用的切实有效的扶贫举措,为驻村扶贫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向村干部了解村里的常住人口数量、致贫原因等信息,还要挨家挨户走访,向村民详细了解和记录村民的家庭情况,感受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观念。在对这些情况全面把握之后,我会咨询产业扶贫方面的专家,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第二,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工作。首先是物质帮扶,由于我村极度贫困,我会先按照相关规定为本村申请帮扶资金,为村民购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其次是全面动员,我会与村干部将我们的脱贫工作计划进行责任分工和细化,请村民代表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接下来是具体落实,如果是通过特种经济作物种植来脱贫,我会一方面开展市场调查,确认产品优势,预估市场前景,另一方面向上级申请惠农贷款,购买种子、树苗,向村民推广农业技术,号召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最后是完善保障,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购买农业保险,最大化减小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有可能为村民带来的损失。
第三,经验总结和分享。在工作中,我会积极总结经验,比如在工作中如何获取村民信任,比如优化沟通技巧,学一些当地的土方言,与村民一起干农活、唠家常,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调解邻里纠纷,为村民排忧解难,提供子女上学、医疗教育方面的建议等等;还有如何制定有前瞻性的工作计划,比如加强市场调研,确认产品的产业化可行性,把握市场需求灵活选择经济作物种类,还要走品牌化道路,重视产品的多样性,积极改进生产工艺,适应社会发展。我会把这些方面的经验与其他部门从事扶贫工作的同事们通过微信
群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相信在我与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村一定能改变贫困的面貌,摘掉贫困的帽子,走向勤劳致富的美好明天。 第三题:
2018年3月份,美国特郎普政府签署总统令,对从中国进口的一系列商品增加增收进口关税,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也对美国进口的一系列商品增加关税的增收,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中的社会现象类题目。美国对中国增收进口关税,以及中国做出回应都是在铺垫中美贸易战,此题可以从中国国情和国际地位入手,谈谈我国有实力与美国抗衡,但是中美贸易战如果打响,还是产生一系列影响和波动。重点还是要做好应对准备,化危为机。接下来结合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美国特郎普政府签署总统令,对从中国进口的一系列商品增加增收进口关税”
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增加进口关税,引发贸易失衡,破坏国际规则。究其原因还是中国进口产品对美国造成一定威胁,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主要是高性能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高铁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方面,说明我过高端领域已经崛起。
审题点2:“中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也对美国进口的一系列商品增加关税的增收”
中国外贸政策是不挑起事端,但也不能退让。面对美国增税情况要做出强硬反击,坚定不移推动新一轮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内需,坚持对外开放,联合并争取国际力量支持。
结合以上分析,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以是先进行表态,然后具体分析原因,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即可。
参考答案
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惜破坏国际规则,对从中国进口的一系列商品增收进口关税,中国虽不挑起事端,但是也不能退让。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也做出了反击,对美国进口的一系列商品增加关税,这表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能力有底气应对任何挑战。
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中国由原来输出廉价劳动力、加工制造产品转向高新技术产品、汽车飞机等运输设备,对美国贸易冲击较大,构成一定威胁。虽然中美贸易战短期未必全面开打,但
如果双方管理不当,有可能逐步升级。这将对中国高端制造发展及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推升通胀,制约消费,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为了更好的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好我国经济,我认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保持战略定力,辩证看待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经济的负面效应,努力争取化危为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低无风险利率,减轻政府负担,为后续改革腾出资源和空间,鼓励高耗能、低技术含量的企业进行转型,适应新时代发展方向,依靠技术助力企业长效发展。同时,通过提升内需并有针对性的发展新兴产业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如电子商务、智能家居产品等日渐受到群众的认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二,坚持审慎原则,实行稳定、谨慎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应理性面对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价格泡沫和不良问题,继续实行渐进的货币政策,同时避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过程中,避免在国际压力下过快实施金融市场改革,应该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第三,深化对外开放,营造稳定有利的贸易环境。联合欧盟、亚洲、非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继续发展“一带一路”,持续扩大中国影响力和争取支持。进一步放宽外商准入,逐步加快金融领域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继续推进与不同经济体和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建设,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规则,联合维护全球化大局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