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浙江丽水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有人说,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有爱的心。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有家长联合举报,说辅导班存在杂乱差、收费贵、乱收费等现象,领导让你来负责此次整治,你怎么做?
第3题:法院出台了一项政策,针对离婚夫妻做一次情感调查测试,回忆两人第一次恋爱时间等等,对此你如何评价。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综合分析的态度观点题目。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先表态,这个观点其实是没问题的,我们可以支持。接下来我们可以论证英雄、普通人和爱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普通人有一颗有爱的心就可以成为英雄。我们可以针对这颗有爱的心进行论,并且可以论述一下我们自己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做,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英雄”
看到英雄二字,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事例,有火场舍生取义、勇于救人的消防英雄杨科璋、也有倚天持报国、关山万里程,穿越海峡、空巡黄岩的空军英雄刘锐、更有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护林英雄塞罕坝人。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最美村官”秦玥飞、“最美县委书记”廖俊波。因此在论证的时候可以将他们作为我们的论据。
审题点2:“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有爱的心”
英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通人,之所以普通人会成为英雄,是因为其有爱心,这句话强调了爱心的重要性。爱心也可以诠释成:爱民之心、爱国之心、爱林之心等等。在论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出发,用例子证明我们的观点。同时这些英雄守护着我们,我们应该保障他们的利益,并且鼓励更多的普通人愿意做英雄。
因此,这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态度,接下来分别进行举例论证,最后阐述保障维护英雄利益的简单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在我看来,这句话发人深省,它向我们强调了爱心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人,有了爱心也能成为英雄。
英雄,饱含爱国之心。他们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万丈。无论是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还是倚天持报国,关山万里程,穿越海峡,空巡黄岩的空军英雄刘锐。他们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将一腔热血都献给了国家,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肩负责任,在自己的领域里为他人指引方向,鞠躬尽瘁,无怨无悔,所以他们不普通,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
英雄,富有爱民之心。他们有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沉情怀。火场舍生取义、勇于救人的消防英雄杨科璋、耶鲁大学毕业的“最美村官”秦玥飞、“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却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奉献价值,所以他们不普通,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英雄,怀揣爱林之心。他们有着栽木为子孙,绿树自成荫的深刻认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护林英雄塞罕坝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活着的孔繁森”杨善洲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凉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他们身为普通民众践行了像保护眼睛那样爱护环境,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中国贡献了毕生智慧和力量。所以他们不普通,是当之无愧的环境英雄。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有爱的心。这个时代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英雄的时代,正是因为普通人平凡的善举,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所以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保障英雄们的利益,让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泪。
首先,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三微一端或者电视、网络上播放英雄的事迹,呼唤普通人的担当,传播见义勇为、见义巧为的正能量。
其次,继续完善落实“好人法”。让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落地,继续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最后,建立物质和精神奖励机制,对于那些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英雄我们给予物质保障和精神表彰,解决英雄的后顾之忧。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一道考察考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题目。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需要采用刚柔并济的整治方式,即疏堵结合,先宣传整改标准,限定自行整改期限,再进行刚性执法,严厉查处,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加人性化。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有家长联合举报”
家长联合举报辅说明辅导班的问题较为严重,引起了众多家长的不满,且家长因辅导班的问题向我们举报,隐含信息为我们的身份为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比较合适,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教育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并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如市场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
审题点2:“说辅导班存在杂乱差、收费贵、乱收费的现象”
辅导班存在“杂乱差”的问题,可能有哪些呢?可以理解为无序繁杂、管理混乱、教学质量差;收费贵,乱收费可能是价格过高,并且价格不公开透明,价格标准不一。这是我们整治的具体问题。
审题点3:“领导让你来负责此次专项治理”
本审题点给出了具体的任务,为专项治理。可以按照“时间轴”的方式展开,即:整治前的情况了解、制定整治计划、整治宣传告知、具体整治流程、后期效果督促。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针对此次整治活动,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开展:
第一,全面开展调研,了解具体情况。首先,我会向举报家长进行询问,了解具体涉事的培训机构名称、所在位置、收费标准、收费项目以及杂乱差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其次,
我会通过查阅教育部门登记的辅导机构情况,全面了解机构规模、位置等信息;再次,我会对家长所举报的机构进行暗访,实地了解办学条件,并做好录像取证工作;最后,我会走访各大中小学校,询问校方负责人有无校内教师私自开办辅导机构的情况。第二,制定整治计划,协调多部门联动治理。邀请市场监督部门、教育部门、消防部门负责人开展联席会议,在会议上提供我方所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各方代表发言讨论,确定各部门具体分工细则,多方论证并制定整体的治理方案,从而保障治理效果。
第三,开展整治行动,采取刚柔并济手段。
一方面,开展柔性整治,通过线上三微一端、线下校园、社区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告知辅导机构整改要求、辅导机构杂乱差及收费不合理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强调对于没有办学资质、任用校内教师、安全设施不健全等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培训乱象将予以强制处理。并明确告知整改期限,要求在整改期限内落实整改内容。
另一方面,展开刚性整治,在整改期限过后,联合上述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突击检查,教育部门主要检查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教师资质、收费标准、收费项目、收费是否具有依据等问题;市场监督部门负责审核辅导机构经营许可方面的内容;消防部门检查辅导机构的安全设施是否健全、如逃生通道、安全灯等。对于以上检查内容,对不合格、不合法的机构依法做出处理,情节较轻者进行批评警告、严重的予以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四,行动后持续跟进,完善后续工作。一方面,对于整治行动持续跟进,对停业整改的辅导机构进行二次检查,并且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加强对辅导机构的监督;另一方面,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开通热线电话、网络举报平台,鼓励家长、学校、媒体对辅导机构的各类问题进行举报,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题目。从题干我们发现法院出台了一项政策,我们可以思考出台此项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如果存在问题,那么这项政策就需要调整,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其完善落实,最终达到政策的本意。接下来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法院”“离婚夫妻”
离婚有法院诉讼和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协议离婚两种。而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是中国法院判决离婚或不离婚的原则。并且题干中隐含了前提,因为当需要法院进行调解或判决时,意味着夫妻之间未协商一致,可能有矛盾存在。
审题点2:“情感调查测试”“第一次恋爱时间”
为什么会设置情感调查测试?法院出台这项政策的出发点必然是好的,是希望通过此举能挽救濒临破碎的婚姻。确实,回忆恋爱的美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政策的制定有法律依据吗?在实际操作中有没有问题?思考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如何完善,从政策本身的完善出发,到政府部门的运作,再到社会氛围的营造,以更好的达到挽救破碎婚姻的目的。
审题点3:“如何评价”
等同于“你怎么看”类问法,答题思路与一般社会现象类题目一致。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答题思路:提出观点明确态度——阐明目的和积极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随着当前离婚率高报道的频繁出现,仿佛有种婚姻焦虑弥漫在社会之中。看到题干中法院推行的政策,我认为这是一次法理与人情融合的尝试,也是一次感性原则具象化的体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应该理性全面的看待它。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濒临破碎的婚姻,其出台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以降低离婚率。离婚夫妻双方在回忆第一次恋爱细节时可能重燃情感,也能让一时冲动的夫妻冷静下来进行重新考量。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判决效力。情感调查测试将现有离婚判决依据中忽略的感性要素进行了量化,可以使判决结果更具说服力。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其问题所在,一方面情感调查测试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并不属于公民义务,可能会被认为侵犯当事人隐私,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激化夫妻矛盾,从而引起对法院的不满。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判断失实。情感调查测试得出夫妻感情仍存在的结论,不能替代出轨、家暴等导致离婚的现实因素,若将这一测试结果作为判决离婚的依据,则可能忽视现实状况,过于简单感性,从而影响司法公信力。
因此,为了更有效的降低社会离婚率,促进社会和谐,我觉得可以多方共同努力。
一是完善情感调查测试政策。可以在夫妻自愿的前提下进行情感调查测试,请婚姻专家制定测试题目,将往昔回忆与现状判断相结合,引导夫妻理性、冷静分析感情现状,法院将其作为调解参考而非判决依据。今后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时要更注重科学性,让政策更加合理,满足人民需求。
二是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如民政部门、精神卫生部门以及公安部门可以组建婚姻顾问团,对有婚姻矛盾的夫妻,精神卫生部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公安部门及时关注并介入婚姻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实现信息互通,为法院判决提供全面依据。
三是借助媒体舆论加强引导。在社会中宣传积极理性的婚姻观,可以联合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进行最美家庭评选,树立一些如杨绛钱钟书夫妇的模范夫妻典型,强化积极婚姻观。
不可否认,幸福美满的婚姻正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而如习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多方努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综合分析的态度观点题目。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先表态,这个观点其实是没问题的,我们可以支持。接下来我们可以论证英雄、普通人和爱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普通人有一颗有爱的心就可以成为英雄。我们可以针对这颗有爱的心进行论,并且可以论述一下我们自己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做,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英雄”
看到英雄二字,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事例,有火场舍生取义、勇于救人的消防英雄杨科璋、也有倚天持报国、关山万里程,穿越海峡、空巡黄岩的空军英雄刘锐、更有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护林英雄塞罕坝人。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最美村官”秦玥飞、“最美县委书记”廖俊波。因此在论证的时候可以将他们作为我们的论据。
审题点2:“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有爱的心”
英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通人,之所以普通人会成为英雄,是因为其有爱心,这句话强调了爱心的重要性。爱心也可以诠释成:爱民之心、爱国之心、爱林之心等等。在论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出发,用例子证明我们的观点。同时这些英雄守护着我们,我们应该保障他们的利益,并且鼓励更多的普通人愿意做英雄。
因此,这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态度,接下来分别进行举例论证,最后阐述保障维护英雄利益的简单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在我看来,这句话发人深省,它向我们强调了爱心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人,有了爱心也能成为英雄。
英雄,饱含爱国之心。他们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万丈。无论是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还是倚天持报国,关山万里程,穿越海峡,空巡黄岩的空军英雄刘锐。他们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将一腔热血都献给了国家,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肩负责任,在自己的领域里为他人指引方向,鞠躬尽瘁,无怨无悔,所以他们不普通,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
英雄,富有爱民之心。他们有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沉情怀。火场舍生取义、勇于救人的消防英雄杨科璋、耶鲁大学毕业的“最美村官”秦玥飞、“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却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奉献价值,所以他们不普通,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英雄,怀揣爱林之心。他们有着栽木为子孙,绿树自成荫的深刻认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护林英雄塞罕坝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活着的孔繁森”杨善洲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凉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他们身为普通民众践行了像保护眼睛那样爱护环境,
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中国贡献了毕生智慧和力量。所以他们不普通,是当之无愧的环境英雄。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有爱的心。这个时代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英雄的时代,正是因为普通人平凡的善举,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所以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保障英雄们的利益,让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泪。
首先,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三微一端或者电视、网络上播放英雄的事迹,呼唤普通人的担当,传播见义勇为、见义巧为的正能量。
其次,继续完善落实“好人法”。让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落地,继续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
最后,建立物质和精神奖励机制,对于那些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英雄我们给予物质保障和精神表彰,解决英雄的后顾之忧。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一道考察考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题目。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需要采用刚柔并济的整治方式,即疏堵结合,先宣传整改标准,限定自行整改期限,再进行刚性执法,严厉查处,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加人性化。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有家长联合举报”
家长联合举报辅说明辅导班的问题较为严重,引起了众多家长的不满,且家长因辅导班的问题向我们举报,隐含信息为我们的身份为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比较合适,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教育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并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如市场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
审题点2:“说辅导班存在杂乱差、收费贵、乱收费的现象”
辅导班存在“杂乱差”的问题,可能有哪些呢?可以理解为无序繁杂、管理混乱、教学质量差;收费贵,乱收费可能是价格过高,并且价格不公开透明,价格标准不一。这是我们整治的具体问题。
审题点3:“领导让你来负责此次专项治理”
本审题点给出了具体的任务,为专项治理。可以按照“时间轴”的方式展开,即:整治前的情况了解、制定整治计划、整治宣传告知、具体整治流程、后期效果督促。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针对此次整治活动,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开展:
第一,全面开展调研,了解具体情况。首先,我会向举报家长进行询问,了解具体涉事的培训机构名称、所在位置、收费标准、收费项目以及杂乱差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其次,我会通过查阅教育部门登记的辅导机构情况,全面了解机构规模、位置等信息;再次,我会对家长所举报的机构进行暗访,实地了解办学条件,并做好录像取证工作;最后,我会走访各大中小学校,询问校方负责人有无校内教师私自开办辅导机构的情况。
第二,制定整治计划,协调多部门联动治理。邀请市场监督部门、教育部门、消防部门负责人开展联席会议,在会议上提供我方所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各方代表发言讨论,确定各部门具体分工细则,多方论证并制定整体的治理方案,从而保障治理效果。
第三,开展整治行动,采取刚柔并济手段。
一方面,开展柔性整治,通过线上三微一端、线下校园、社区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告知辅导机构整改要求、辅导机构杂乱差及收费不合理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强调对于没有办学资质、任用校内教师、安全设施不健全等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培训乱象将予以强制处理。并明确告知整改期限,要求在整改期限内落实整改内容。
另一方面,展开刚性整治,在整改期限过后,联合上述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突击检查,教育部门主要检查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教师资质、收费标准、收费项目、收费是否具有依据等问题;市场监督部门负责审核辅导机构经营许可方面的内容;消防部门检查辅导机构的安
全设施是否健全、如逃生通道、安全灯等。对于以上检查内容,对不合格、不合法的机构依法做出处理,情节较轻者进行批评警告、严重的予以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第四,行动后持续跟进,完善后续工作。一方面,对于整治行动持续跟进,对停业整改的辅导机构进行二次检查,并且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加强对辅导机构的监督;另一方面,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开通热线电话、网络举报平台,鼓励家长、学校、媒体对辅导机构的各类问题进行举报,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题目。从题干我们发现法院出台了一项政策,我们可以思考出台此项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如果存在问题,那么这项政策就需要调整,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其完善落实,最终达到政策的本意。接下来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法院”“离婚夫妻”
离婚有法院诉讼和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协议离婚两种。而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是中国法院判决离婚或不离婚的原则。并且题干中隐含了前提,因为当需要法院进行调解或判决时,意味着夫妻之间未协商一致,可能有矛盾存在。
审题点2:“情感调查测试”“第一次恋爱时间”
为什么会设置情感调查测试?法院出台这项政策的出发点必然是好的,是希望通过此举能挽救濒临破碎的婚姻。确实,回忆恋爱的美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政策的制定有法律依据吗?在实际操作中有没有问题?思考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如何完善,从政策本身的完善出发,到政府部门的运作,再到社会氛围的营造,以更好的达到挽救破碎婚姻的目的。
审题点3:“如何评价”
等同于“你怎么看”类问法,答题思路与一般社会现象类题目一致。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答题思路:提出观点明确态度——阐明目的和积极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随着当前离婚率高报道的频繁出现,仿佛有种婚姻焦虑弥漫在社会之中。看到题干中法院推行的政策,我认为这是一次法理与人情融合的尝试,也是一次感性原则具象化的体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应该理性全面的看待它。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濒临破碎的婚姻,其出台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以降低离婚率。离婚夫妻双方在回忆第一次恋爱细节时可能重燃情感,也能让一时冲动的夫妻冷静下来进行重新考量。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判决效力。情感调查测试将现有离婚判决依据中忽略的感性要素进行了量化,可以使判决结果更具说服力。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其问题所在,一方面情感调查测试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并不属于公民义务,可能会被认为侵犯当事人隐私,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激化夫妻矛盾,从而引起对法院的不满。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判断失实。情感调查测试得出夫妻感情仍存在的结论,不能替代出轨、家暴等导致离婚的现实因素,若将这一测试结果作为判决离婚的依据,则可能忽视现实状况,过于简单感性,从而影响司法公信力。
因此,为了更有效的降低社会离婚率,促进社会和谐,我觉得可以多方共同努力。
一是完善情感调查测试政策。可以在夫妻自愿的前提下进行情感调查测试,请婚姻专家制定测试题目,将往昔回忆与现状判断相结合,引导夫妻理性、冷静分析感情现状,法院将其作为调解参考而非判决依据。今后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时要更注重科学性,让政策更加合理,满足人民需求。
二是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如民政部门、精神卫生部门以及公安部门可以组建婚姻顾问团,
对有婚姻矛盾的夫妻,精神卫生部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公安部门及时关注并介入婚姻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实现信息互通,为法院判决提供全面依据。三是借助媒体舆论加强引导。在社会中宣传积极理性的婚姻观,可以联合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进行最美家庭评选,树立一些如杨绛钱钟书夫妇的模范夫妻典型,强化积极婚姻观。
不可否认,幸福美满的婚姻正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而如习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多方努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