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辽宁省辽阳市三支一扶《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精选题一、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1、0,0,2,12,( )
A、8
B、12
C、32
D、36
2、1,5,18,67,( )
A、258
B、259
C、260
D、261
3、3,4,6,12,36,( )
A、72
B、108
C、216
D、288
4、10,21,44,65,( )
A、90
B、102
C、105
D、122
5、-1,1,7,25,79,( )
A、121
B、241
C、243
D、254
6、某数的4倍加9等于61,这个数是( )。
A、6
B、13
C、25
D、28
7、能被6整除又是7的倍数的是( )。
A、15
B、36
C、42
D、56
8、等于( )。
A、9018
B、8114
C、8102
D、8018
9、班里有十名学生,其中有3名女生,现在要选出2名代表,要求这至少有一名女生,有( )种选法。
A、11
B、21
C、24
D、63
10、有甲乙两种商品,均售价240元,其中甲商品赚了,乙商品赔了,这两种商品的总盈亏情况是( )。
A、亏了20元
B、赚了30元
C、亏了30元
D、不赚不亏
二、判断推理。本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类型的试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1、对视恐怖症:是指在与人对视时总感到紧张害怕,看人时总想着对方的眼神,总认为别人在盯着自己看,或在议论自己。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对视恐怖症的是( )。
A、小刘在与人对视时心情慌乱,脑子一片空白,说不出话,总是感觉对方的目光流露出“疑惑、生气、反感或仇视”的意思,很快就把目光移开
B、小赵在与人对视时,总是不自觉地用余光去看旁边的人或者物,心里觉得这样是不尊重他人,想把余光从这些人或者物上移开,却发现很难做到
C、小曹目光涣散,总是不能控制地四处乱看,很难将目光长久地停留在一个目标上,眼珠总是不自觉地乱转
D、小吴性格内向,公司领导有一次找他谈话,他总感觉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敢直视领导的目光
12、不良反应是指按照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下列属于不良反应的是( )。A、王某服用三倍剂量的胃药导致胃出血
B、张某食用过期方便面导致腹泻
C、李某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但是因为过敏导致皮肤红肿
D、周某滥用抗生素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13、季节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一年的季节发生改变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动。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季节变动的是( )。
A、CPI数持续上涨
B、夏季用电高于其他季节
C、冰冻灾害后第二年一般发洪水
D、瑞雪兆丰年
14、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的是( )。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的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15、虚假同感偏差是指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虚假同感偏差的是( )。
A、十几位好友一起吃火锅,其中一人喜欢吃鱼丸,点了两盘却没人吃,当被问起理由时说“我今天胃不太舒服,我觉得鱼丸好吃,是给你们点的。”
B、木匠一边带孩子一边干活,干得大汗淋漓,就一件一件把自己的衣服脱掉了,想起来孩子,怕孩子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一件脱掉了。
C、小丽很有自信,总认为自己在单位有很高的威信和感染力,对别人发号施令。
D、公司商量挂广告牌,同意挂广告牌的人往往会认为那些不同意的人是假正经;而那些不同意挂广告牌的人会认为那些同意挂的人莫名奇妙。
16、揣摩是指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的推测、估量、判断等。揣摩必须以良好的心态为基础,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依据,以认真分析思考为前提。能够比较全面、可观和准确地推测、估量、估计、判断他人内心情感,是人们认识和处理复杂问题时必需的一种基本功。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揣摩的是(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制度的反功能是指该制度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之后产生的副作用,诸如破坏该系统内部的协调、稳定关系,造成系统内部冲突,对系统良性运行产生破坏作用等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制度的反功能的是( )。
A、某校实行绩效考核,实行一段时间后引发了教师争抢上课、乱发文章等一系列问题
B、某售楼处规定销售额可以提成,结果某销售员一个月卖房近50套
C、一对夫妻新婚后实行家庭消费AA制,一段时间后觉得不方便就取消了
D、某部门实行人性化管理,结果上班迟到现象反而比实行考勤制度时减少了
18、个人品牌是指个人拥有的外在形象或内在修养所传递的,引起群体消费认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力的集合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个人品牌的是( )。
A、二次创业的原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
B、获特等发明奖的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C、出演大片的国际影星张曼玉
D、在商城签名售《品三国》的易中天
19、固定资本的精神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个描述了固定资本的精神损耗( )。
A、机器设备由于使用而发生损耗
B、机器设备由于自然力侵蚀而发生损耗
C、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的降低
D、机器设备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损失
20、汽车:轮胎
A、宣纸:毛笔
B、中药:当归
C、圆珠笔:笔芯
D、文具:文具盒
21、疲惫:加班
A、登山:游泳
B、感冒:发烧
C、健康:成长
D、内涝:暴雨
22、蔚蓝:天空
A、伟大:祖国
B、苍白:灰白
C、树林:碧绿
D、庄严:眼睛
23、森林:木材:办公桌
A、操场:学生:做早操
B、湖泊:鲤鱼:鱼缸
C、养殖场:羊:羊肉片
D、工厂:工人:汽车24、 对于顾客相当于 对于病人
A、商店 治病
B、销售 医生
C、商品 注射
D、投诉 住院
25、 对于龙相当于行星对于
A、生肖 地球
B、动物 恒星
C、传说 天文
D、麒麟 太空
26、只有当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时,我对我的行为才负有道德责任。因为一个人若无力避免某行为,就不应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对上述论述最为正确的理解是( )。
A、如果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那么我做出的行为是可选择的
B、只要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我就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C、一个人如果能避免某种行为,那么,就应该认为他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D、一个人如果能做出行为选择,那么,某种行为就是他能避免的
27、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通过对木料的检测来确定树木被砍伐的年份。因此,通过古建筑中幸存的木料,就可以确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份。
上述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
A、古建筑的木料在使用前没有闲置很长时间
B、古建筑大量使用木料作为建筑材料
C、一栋古建筑的建造通常只使用一种木料
D、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使用最耐久的木料建造的
28、只有小马陪伴,小刘才去图书馆,如果小马不去超市,那小张也不去超市。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
A、小马在超市,则小张也在超市内
B、小张不在超市,则小刘在图书馆
C、小张在超市,则小刘没有去图书馆
D、小马在图书馆,则小刘也在图书馆
29、某村年轻女性多于年轻男性,这部分年轻人中外出务工的多于在家种地的。
如果上述表述为真,则下列哪一项为真。( )
A、外出务工的年轻女性多于外出务工的年轻男性
B、在家种地的年轻男性少于外出务工的年轻女性
C、在家种地的年轻男性少于外出务工的年轻男性
D、在家种地的年轻女性多于在家种地的年轻男性
30、“男孩危机”现象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现在男孩为什么从小
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于同年龄段的女孩”的疑问,某教育专家通过分析指出,是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的现象。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的是( )。
A、母亲和女性教师在现代家庭和学校教育充当重要的角色
B、因激素水平的差异,男孩天性比女孩更爱运动,这耗去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C、男孩在心智成熟方面要晚于女孩,大学毕业后他们在事业上更容易成功
D、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孩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冒险性格的养成
31、临床实验显示,对偶尔食用一定量油炸食品的人而言,大多数油炸品的添加剂并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人们可以放心食用油炸食品而无需担心对健康的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A、心血管健康不等于身体健康
B、食用大量油炸品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C、油炸食品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往往也喜欢食用其他对心血管有损害的食品
32、从现象上看幽默是对事物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但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倒映,它离不开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所以幽默是人类健康心理的一种反映。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下列哪一结论。( )
A、幽默的本质即是将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之逻辑混乱而产生喜剧效果
B、幽默所包含的逻辑性往往与正常逻辑有不同之处
C、幽默必须要有丰富的联想力
D、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构成了幽默的充分条件
33、妈妈要带两个女儿去参加一个晚会,女儿在选择搭配衣服。家中有蓝色短袖衫、粉色长袖衫、绿色短裙和白色长裙各一件。妈妈不喜欢女儿穿长袖配短裙。
下面哪种是妈妈不喜欢的搭配方案。( )
A、姐姐穿蓝色衫,妹妹穿短裙
B、姐姐穿粉色衫,妹妹穿短裙
C、姐姐穿长裙,妹妹穿短袖衫
D、妹妹穿长袖衫和白色裙
34、随着气候变化,肥料和供水导致了极大的能源和环境成本,如何让作物更好地吸收营养和水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不少人认为只要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就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水和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实践证明,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并保证同一块田地间隔播种作物能极大地提高产量
B、根毛的寿命很短,仅能存活2~3周便自行脱落,由于更新很快,植物的根部总能保持一个数量相对稳定的根毛区
C、如果植株过于密集而养料不足,即使增加了根毛长度,也无法保证植物的营养供应
D、根毛的长度与植物生长激素密切相关,当植物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时,根毛也变长;而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时,根毛也逐渐萎缩
35、某饭店为了下一季度进一步吸引顾客,提高利润,决定与团购公司合作,推出优惠团购套餐。该饭店的上述促销计划假设了以下各项,除了( )。
A、该饭店能够接待比现在更多的客户前来用餐
B、团购公司能够使该饭店的团购优惠让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得知
C、团购套餐的优惠价格跟实际成本相比仍有盈利
D、团购套餐中的菜式是年轻人所喜欢的 
 
1、D
2、C
3、C
4、B
5、B
6、B
7、C
8、D
9、C
10、A
11、A
12、C
13、B
14、C
15、C
16、A
17、A
18、B
19、C
20、C
21、D
22、A
23、C
24、B
25、A
26、A
27、A
28、C
29、B
30、C
31、A
32、B
33、A34、C
35、D 
 
1、数列变化幅度不大且大部分呈递增趋势,优先考虑做差,无规律,则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各项做因式分解:,,,。分解后的数列左子列为,, , ,该数列是平方数列,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右子列0,1,2,3,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所求项的,,即所求项为。
故正确答案为D。
2、观察数列,变化较大,作差无明显规律,且这几个数附近都有平方数,考虑幂次数列:、、、;发现1、2、4、8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下一个数为16;0、1、2、3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个数为4;则原数列所求数为:。
故正确答案为C。
3、观察数列,发现,,
,即,则所求数。 故正确答案为C。
4、数列起伏平缓,做差没有规律,且无幂次与倍数特征,考虑因数分解。观察可发现:;;;;相乘因式前一项为连续自然数列,下一项应为6;后一项为连续质数列,下一项应为17。
故题干所求应为:。
故正确答案为B。
5、原数列为三倍递推数列。
数列中相邻两项,前项的3倍加上4等于后项,所以未知项为。
故正确答案为B。
6、设这个数为,则,解得:。
故正确答案为B。
7、能被6整除,又是7的倍数,则这个数为6和7的公倍数,因为6与7相邻,则最小公倍数。
故正确答案为C。
8、
。 故正确答案为D。
9、选出2名代表,至少有一名女生,可以为1男1女,有种选法,可以全为女生,有种选法,则一共有种选法。
故正确答案为C。
10、甲商品进价元,乙商品进价元,总进价元,总售价元,则亏损元。
故正确答案为A。
11、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与人对视时感到紧张害怕,看人时总想着对方的眼神,总认为别人在盯着自己看,或在议
论自己”。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刘在与人对视时心情慌乱,符合“与人对视时感到紧张害怕,看人时总想着对方的眼神,总认为别人在盯着自己看,或在议论自己”,符合定义,当选;
B项:小赵的情况是余光不受控制,定义未提及余光的情况,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曹目光涣散,总是不能控制地四处乱看,不符合“与人对视时”,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小吴的害怕是对方的身份所引起的,并不是与人对视时感到紧张害怕,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正常用法、用量”、“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三倍剂量的胃药,不符合“正常用法、用量”,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过期方便面,不符合“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医嘱服用药物,但是因为过敏导致皮肤红肿,符合“正常用法、用量”、“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符合定义,当选;
D项:滥用抗生素,不符合“正常用法、用量”,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一年的季节发生改变” 、“呈现有规律的变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CPI数持续上涨,不符合“随着一年的季节发生改变” “呈现有规律的变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夏季用电高于其他季节,符合“随着一年的季节发生改变” “呈现有规律的变动”,符合定义,当选;
C项:冰冻灾害后第二年一般发洪水,不符合“呈现有规律的变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瑞雪兆丰年,不符合“社会经济现象”、“呈现有规律的变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长期从事”、“工作重压”、“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老周忙得焦头烂额是由于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是能力的问题,不是工作压力的问题,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小李刚参加工作不符合“长期从事”,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刘经理每天放着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糟糕,符合“长期从事”、“工作重压”、“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符合定义,当选;
D项:老王觉得工作都索然无味,并不符合关键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并且“从事过
许多不同的职业”,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15、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自己喜欢吃鱼丸,觉得别人也喜欢吃,坚持点了鱼丸,符合“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符合定义,排除;
B项:自己由于劳作感觉热,认为孩子也热,坚持减少孩子衣服,符合“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符合定义,排除;
C项:该项仅仅是小丽很有自信的表现,不符合“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同意挂广告牌的人往往会认为那些不同意的人是假正经;而那些不同意挂广告牌的人会认为那些同意挂的人莫名奇妙,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别人也应该认同,符合“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6、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的推测、估量、判断”、“以良好的心态为基础,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依据,以认真分析思考为前提”。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判断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符合“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依据,以认真分析思考为前提”、“对敌方心态的推测和判断”,符合定义,当选;
B项:“对事情预先做准备”是“对自身以外的事的估量”,并没有体现“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依据”,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不符合“对自身以外的人的判断、推测”,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未涉及判断、推测“他人内心的想法”,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该制度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之后而产生的副作用”、“造成系统内部冲突,对系统良性运行产生破坏作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某校实行绩效考核,实行一段时间后引发了教师争抢上课、乱发文章等一系列问题,对教学工作产生破坏作用,符合“该制度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之后而产生的副作用”、“造成系统内部冲突,对系统良性运行产生破坏作用”,符合定义,当选;
B项:某售楼处规定销售额可以提成,结果某销售员一个月卖房近50套,制度实现带来的是积极正向的作用,不符合“造成系统内部冲突,对系统良性运行产生破坏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一对夫妻新婚后实行家庭消费AA制,一段时间后觉得不方便就取消了,没有体现出“副作用”或者“破坏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某部门实行人性化管理,上班迟到现象减少更有利于管理,没有体现出“副作用”或者“破坏作用”,不符合“该制度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之后而产生的副作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个人拥有的外在形象或内在修养所传递”、“引起群体消费认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力”。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二次创业的原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符合“个人拥有的外在形象或内在修养所传递”、“引起群体消费认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力”,符合定义,排除;
B项:获特等发明奖的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不涉及商业宣传活动,所以没有引起群体消费认知及消费模式改变,不符合“引起群体消费认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力”,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出演大片的国际影星张曼玉,符合“个人拥有的外在形象或内在修养所传递”、“引起群体消费认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力”,符合定义,排除;
D项:在商城签名售《品三国》的易中天,符合“个人拥有的外在形象或内在修养所传递”、“引起群体消费认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力”,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9、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使用时发生的损耗是生产过程中正常的损耗,与生产技术或劳动生产率无关,不符合“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自然力侵蚀的损耗,与生产技术或劳动生产率无关,不符合“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的降低,符合“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符合定义,当选;
D项:在机器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与生产技术或劳动生产率无关,不符合“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两者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宣纸和毛笔都是写毛笔字需要的工具,两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当归是中药的一种,两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笔芯是圆珠笔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文具装在文具盒里,两者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1、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疲惫可能是加班引起的,两者为因果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登山和游泳都是运动项目,两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发烧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两者是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但两词的前后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健康的成长,健康修饰成长,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内涝可能是暴雨引起的,两者是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2、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蔚蓝的天空,二者为偏正结构。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伟大的祖国,二者为偏正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灰白和苍白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碧绿的树林,二者为偏正结构,但词语顺序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庄严和眼睛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3、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木材来自森林,两者为来源地的对应关系;木材是办公桌的原材料,两者是原材料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学生和操场,两者是活动场地的对应关系;学生做早操,两者是主谓宾的语法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鲤鱼来自湖泊,两者为来源地的对应关系;鲤鱼养在鱼缸中,两者为养殖地的对应关系,后者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羊来自养殖场,两者是活动场地的对应关系;羊是羊肉卷的原材料,两者是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工人在工厂工作,两者是工作地点的对应关系;工人制造汽车,两者是主宾的语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4、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顾客在商店购买,两者是地点的对应关系;病人治病,两者是主谓的语法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销售的工作对象是顾客,医生的工作对象是病人,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顾客购买商品,病人被注射药物,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顾客投诉,两者是主谓关系;病人住院,两者是主谓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5、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龙是生肖的一种,两者是种属关系;地球是行星的一种,两者是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龙是一种动物,两者为种属关系;恒星和行星都是星系的组成部分,两者为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龙源自于传说,两者为来源的对应关系;行星是天文的研究对象,两者是研究对象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麒麟和龙都是传说中的动物,两者是并列关系;行星是太空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6、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
②一个人无力避免某行为→不应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②的逆否命题为:③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一个人可避免某行为。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其正误。
A项:该项可翻译为: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我做出的行为是可以选择的,“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是对①的肯前,肯前推肯后,可以推出,当选;
B项:该项可翻译为: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是对①的肯后,肯定后件无法推出确定性结论,排除;
C项:该项可翻译为:一个人可避免某行为→就应该认为他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是对③的肯后,肯定后件无法推出确定性结论,排除;
D项:该项可翻译为:一个人能做出行为选择→他能避免某种行为,该项无法从题干关系推得,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7、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通过古建筑中幸存的木料,就可以确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份。
论据:科学家可以通过对木料的检测来确定树木被砍伐的年份。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如果木料在使用前闲置了很长时间则不能通过木料来确定建筑建造的年份,可以支持,当选;
B项:大量使用木料与论点无关,为无关选项,排除;
C项:只使用一种木料与论点无关,为无关选项,排除;
D项:使用最耐久的木料建造与论点无关,为无关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8、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 小刘在图书馆小马在图书馆
② 小张在超市小马在超市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小马在超市小张在超市,是②的肯后,肯后无法推出确定结论,排除;
B项:翻译为:小张在超市小刘在图书馆,“小张在超市”是对②的否前,否前无法得出确定结论,排除;C项:小张在超市小刘在图书馆,“小张在超市”是对②的肯前,肯前推肯后,可以推出小马在超市,根据小马在超市可知小马不在图书馆,是对①的否后,否后推否前,可以得出小刘在图书馆,可以推出,当选;
D项:翻译为:小马在图书馆小刘在图书馆,“小马在图书馆”是①肯后,肯定后件无法推出确定结论,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9、分析题干信息。
①年轻女性年轻男性;
②这部分年轻人中外出务工的在家种地的。
①可以拆分为:③年轻的外出务工的女性年轻的在家种地的女性年轻的外出务工的男性年轻的在家种地的男性;
②可以拆分为:④年轻的外出务工的女性年轻的外出务工的男性年轻的在家种地的女性年轻的在家种地的男性。
③+④可得:年轻的外出务工的女性年轻的在家种地的男性。
只有B选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
30、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
论点:是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
论据:现在男孩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于同年龄段的女孩。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强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很重要,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不能削弱,排除;
B项:男孩爱运动,耗去他们大量的精力,只能说明男孩在运动方面比女孩强,但无法成为导致“男孩危机”的原因,无法削弱,排除;
C项:男孩心智成熟比女孩晚,所以大学之前落后于女孩,并不是因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可以削弱,当选;
D项:强调家庭教育的方法确实会对男孩的成长造成影响,加强了论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1、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们可以放心食用油炸食品而无需担心对健康的影响。论据:对偶尔食用一定量油炸食品的人而言,大多数油炸品的添加剂并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
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拆桥。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心血管健康不等于身体健康,即无法确定食用油炸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属拆桥,可以削弱,当选;
B项:该项说的是大量食用油炸食品,扩大了概念,无法削弱,排除;
C项:该项不能确定油炸食品里的有害物质,未说明是否就一定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该项说的是食用其他对心血管有损害的食品会影响心血管健康,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2、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将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题干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B项:根据“现象上看幽默是对事物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该项可以推出,当选;
C项:“丰富的联想力”,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它离不开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可知,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是幽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3、第一步:整理题干信息。
根据题干“妈妈不喜欢女儿穿长袖衫配短裙”,所以推出妈妈不喜欢的是:“粉色长袖配绿色短裙”,故妈妈喜欢的只能是:“粉色长袖衫配白色长裙”、“蓝色短袖衫配绿色短裙”、“蓝色短袖衫配白色长裙”。
第二步:逐一分析各选项:
A项:姐姐穿着为蓝色短袖衫配绿色短裙或白色长裙,妹妹穿着应为粉色长袖配绿色短裙,妹妹的穿着是妈妈不喜欢的,当选;
B项:姐姐穿着为粉色长袖衫,妹妹穿着为绿色短裙,没有人同时穿长袖衫配短裙,均不是妈妈不喜欢的穿搭,排除;
C项:姐姐穿着应为粉色长袖衫配白色长裙,妹妹穿着应为蓝色短袖衫配绿色短裙,属于妈妈喜欢的,排除;
D项:妹妹穿着应为粉色长袖衫配白色长裙,故姐姐穿着应为蓝色短袖衫配绿色短裙,属于妈妈喜欢的,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4、第一步:分析论点论据。
论点:只要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就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水和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并保证同一块田地间隔播种作物能极大地提高产量,与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是否能吸收水和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没有关系,为无关选项,排除;
B项:根毛的寿命长短以及植物根部的根毛稳定与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是否能吸收水和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没有关系,为无关选项,排除;
C项:指出在植株过于密集而养料不足的条件下,增加了根毛长度无法保证植物的营养供应,直接削弱论点,当选;D项:植物生长激素对根毛的影响与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是否能吸收水和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没有关系,为无关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5、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为了在下一季度进一步吸引顾客、提高利润,决定与团购公司合作,推出优惠团购套餐。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表明该饭店有足够的能力接待更多的客人,是与团购公司合作的前提条件,可以支持,排除;
B项:团购公司能使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得知该饭店的优惠,故该饭店才会能够进一步的吸引客户,可以支持,排除;
C项:团购套餐的优惠价格跟实际成本相比仍有盈利,所以才能够提高利润,可以支持,排除;
D项:团购套餐的菜式是年轻人喜欢的,但是没有提及必须和团购公司合作,无法支持,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