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考试面试真题(8月12日)和参考答案
1、天津西安抢人大战,请谈谈你的看法?
此时不抢更待何时?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了,这政策出来已经晚了几年了。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截至目前,去掉暂时还没有普及的AI智能工厂,这个世界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建??在人口上——不仅仅是数量,同样还包括质量。即便AI相关得到了普及,在过渡期人口仍然很重要。即便AI已经得到了普及,别忘了一点——人才会消费,而AI不会。人口才是这些城市现在及将来发展的基础,就像是做菜,冬天了,地里的菜出产少了,北上广深还能自持着挑一挑,其他地方真的是在抢。中国的人口已经迎来了拐点,质量上或许还能提升,但规模上的增长已经不可持续了。中国这么大,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人类生存。即便可以生存,但艰难的生存状况也留不住见了世面内心有一番计较的人。所以,偏僻的乡村在消失,得不到发展的小镇在衰败,县城大概是勉强维持,大城市对周边各方面资源的聚集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当生产力水平发展让城市可以容纳更多人口的时候,多数国家只能选择让少数几个城市发展,其余的地方顶多是维持现状。少部分当年的“列强”,能够支撑起一两个城市圈。最后看美国,美国才有几个城市圈,现在活得很好的还有几个?
中国呢?中国的规划之中,京津唐(京津冀)算一个,长三角算一个,珠三角-港澳算一个,成都-重庆双核的川渝算一个(西南片),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南昌(可能带上)算一个,西安为首的西北算一个(虽然算地理距离,西安还算不上真正的西北),中原地区的郑州……不是很看好,东北能救就救,救不了那就是中国的锈带+粮食基地。
也就是说,以中国的经济和人口体量真正能够支撑的,也就是3+2+1,前三个很稳,后两个有一定基础,西安吃的是政策福利(西北不能空着)+北上广深的人口挤出效应(次优级人才宁为鸡首)。相比美国,中国确实有更多的人口,但至少在这一波的城市化中,能够支撑的城市群依然有限。
对于广大的中国普通民众来说,人均居住面积30平的多层就够了,我们还没资格也没能力去追求独栋“一户建”、“别墅”的时候。所以中国的城市在单位面积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更高的人口密度意味着更低的人均基建成本(举例,排天然气管道,基建费用算户均,高层小区比别墅区低),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城市比国外的城市对于人口的渴求是更贪婪的。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年代,抢人口,这只是中国城市圈之间竞争的第一步而已。
2、某位女士来窗口取批件,办事人不在,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
首先要看事情的缓急程度。一是如果是急事的话,第一,马上打电话给主管此事的工作人员。让该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人进行沟通,如果此时联系上的话,则马上给主管此事的领导进行汇报。二是如果不是很急的事情,则:可以把材料留下来,先前来办事的人员把情况说明,做好解释工作。留下办事人的联系方式等主管此事的同事回来。
3、工作后发现工作量大,经常加班等,和你设想的体面工作不一样,你该如何处理?
单位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加班加点是常事,是受其工作性质所决定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处理,确保工作生活两不误。
首先,摆正心态,要清醒的认识到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是正常的,要用于担当,做到既不消极懈怠,也不逃避退缩,以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
其次,查摆不足,从自身找原因,自己觉得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是不是因为自己对业务不熟悉,没有掌握工作流程和方法,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是自己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解,导致工作上的被动等,要想办法克服并解决。
再次,加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一个是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一个是主动与领导及同事沟通,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总之,我认为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新到一个单位,觉得上手吃力,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仍无法改变现状,
我会主动找组织,通过调整岗位等方式,以期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