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山东省青岛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碳素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答题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材料1
三、作答要求作答要求:请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
1、参考答案:
推进垃圾分类,共创健康生活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近年来,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物质条件快速进步、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让我们沉浸在工业化成就的丰裕中,但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问题也不得不引起反思。因此,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满足美好健康生活需求,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活条件变好、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以后,我们对环境也有了更高要求,求生存同样求生态,盼温饱也要盼环保,向往看得见蓝天碧水、感受得到鸟语花香的世界,这是幸福生活的题中之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生活垃圾分类还有利于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如此,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而言,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发展更是缺一不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顺天应人,人与自然和谐、和美相处,实现二者共生、共存,推动可持续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的实现,需要政府宣传教育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生活垃圾看似是小事情,却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方式,需要下硬功夫,拿出改革的勇气、创新的举措、务实的办法。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化”、更要管。要发挥宣传教育引导柔性力量,通过线上线下两线并行的宣传方式,将生态环保的“大道理”通俗易懂地传递给群众,宣传要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更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更要让法律长出“牙齿”,让制度成为“高压线”,惩恶扬善,保持硬约束,如上海推出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取得了有效成果,值得推广学习。宣传教育和法律规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方能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遵循。
垃圾分类的实现更离不开每个公民个人的强化意识和自觉行动。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当下,生活垃圾分类不是政府一家之责,而应社会各界多方发力,凝聚强大合力。生态文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要落实在每个普通的你我他的日常生活中之中。个人要积
极自觉进行分类,树立环保观念,强化绿色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垃圾分类不再是外在强制,而是内心自觉。“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唯有形成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才能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向深入。 垃圾分类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政府、社会、群众共同行动,形成合力,推动绿色生产、良好生态、健康生活,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就一定能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条新长征路上蹄疾步稳。
第一步 审题
通过勾划题目的关键信息,去找出文章的主题及其写作角度以及资料范围、写作要求等。
请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本题的主题是“生活垃圾分类”,围绕该主题,写作思路可以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垃圾分类的对策展开】,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
1、参考答案:
推进垃圾分类,共创健康生活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近年来,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物质条件快速进步、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让我们沉浸在工业化成就的丰裕中,但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问题也不得不引起反思。因此,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满足美好健康生活需求,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活条件变好、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以后,我们对环境也有了更高要求,求生存同样求生态,盼温饱也要盼环保,向往看得见蓝天碧水、感受得到鸟语花香的世界,这是幸福生活的题中之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生活垃圾分类还有利于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如此,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而言,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发展更是缺一不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顺天应人,人与自然和谐、和美相处,实现二者共生、共存,推动可持续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的实现,需要政府宣传教育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生活垃圾看似是小事情,却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方式,需要下硬功夫,拿出改革的勇气、创新的举措、务实的办法。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化”、更要管。要发挥宣传教育引导柔性力量,通过线上线下两线并行的宣传方式,将生态环保的“大道理”通俗易懂地传递给群众,宣传要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更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更要让法律长出“牙齿”,让制度成为“高压线”,惩恶扬善,保持硬约束,如上海推出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取得了有效成果,值得推广学习。宣传教育和法律规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方能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遵循。 垃圾分类的实现更离不开每个公民个人的强化意识和自觉行动。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当下,生活垃圾分类不是政府一家之责,而应社会各界多方发力,凝聚强大合力。生态文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要落实在每个普通的你我他的日常生活中之中。个人要积极自觉进行分类,树立环保观念,强化绿色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垃圾分类不再是外在强制,而是内心自觉。“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唯有形成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才能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向深入。
垃圾分类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政府、社会、群众共同行动,形成合力,推动绿色生产、良好生态、健康生活,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就一定能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条新长征路上蹄疾步稳。
第一步 审题
通过勾划题目的关键信息,去找出文章的主题及其写作角度以及资料范围、写作要求等。
请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本题的主题是“生活垃圾分类”,围绕该主题,写作思路可以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垃圾分类的对策展开】,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