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1日山东省政协事业单位编制面试真题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刘家义书记的讲话,关于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如何认识。
第2题:去某市开展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
第3题:读人间词话的人,最深刻的印象某过于王国维三种境界之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谈谈你的理解。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态度观点类综合分析题目,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讲话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对于“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看法,想要答好这道题,就要对二者的具体内涵有着准确的认识。同时可以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以更全面准确的认识二者。
审题点1:“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也是其余三个自信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时,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有利于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审题点2:“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弘扬的是其中优秀的部分。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党和全体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并积极践行文化的指引,整个社会才会真正形成文化自信的风尚。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涵养核心价值之“源”,共筑伟大复兴之“梦”。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深厚根基、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我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刘家义书记曾说过:“我们尊重传统,不是食古不化、照搬照用,更不是泥古复古、作茧自缚”,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要坚持与时俱进,坚定开放包容。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地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我们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精华。不搞自我封闭,不搞唯我独尊,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出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敢地拥抱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中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要积极营造崇尚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断增强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积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也要灵活地运用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普及到网络上,吸引更广泛的关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优秀文化作品纳入课程设置中,让孩子从小就重视热爱优秀传统文化,长大后主动学习、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进???。规划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发掘传统文化旅游观光带,打造文化产业“新引擎”,政府要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经济效益带动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以人才促发展、以发展引人才。
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之所以回溯来处,发掘精神的河床,最终是为了向广阔未来奔涌而去。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是我们所有人的奋斗目标!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去某市”
通过这个信息点我们知道调研的地点不在当地,因此在前期准备中我们一方面需要与要调研的市取得联系,告知此次调研的行程安排;一方面需要多了解当地的情况,做到调研有的放矢。
审题点2:“开展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
题目言简意赅,要求开展一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调研类题目的特点,以时间轴的顺序架构我们的答题内容,整个调研可分为:调研前的准备工作,调研的具体展开,调研结束后的汇总整理。调研内容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为了充分做好某市的“乡村振兴”调研工作,我会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其一,沟通领导,了解此次调研工作的整体时间安排、工作经费、可支配的人手等,做到心中有数。其二,抽调单位具有调研经验、亲和力强、熟悉某市情况的同事组成调研小组,与小组成员召开调研工作讨论会,确定工作分工、具体行程安排。
其次,通知调研,了解情况。我将会联系调研市的相关办公室,告知其我们调研的具体安排,请他们提前通知相关部门调研事宜,请各部门配合我们做好调研的协调工作。同时请他们提供相关资料,供我们提前了解近几年某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大体举措与成就,方便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安排人手前往调研。
再次,具体展开实地调研工作。结合某市提供的资料,我们将会分小组前往各乡镇,实际了解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
其一,了解乡村产业情况。前往各乡镇的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参观车间等形式了解企业生产效益,企业主要的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了解企业在现代农业中提高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掌握当地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农业的经营规模、作业外包和绿色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其二,了解乡村生态情况。通过走村入户了解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情况,查看治理乡村环境污染的硬件设施,如垃圾回收站、沼气池等,亲身感受乡村风貌、人居环境。
其三,了解乡风文明情况。走访乡村中小学校、卫生所、图书屋等场所,了解乡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采用入户采访和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村民的业余文化活动种类,政府对其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等。
其四,了解乡村治理制度。通过与村干部面对面沟通,前往村部参观学习,了解乡村党委领导的健全程度,帮扶干部的一户一策情况,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与村民自治实践成效。
其五,了解村民生活水平。通过向干部询问、随机入户采访查看的形式,了解村民的经济收入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困难有哪些,房屋住宿条件如何,村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等。
最后,整理报告。将所得信息通过SPSS数据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EXCEL制作乡村情况变化曲线,配以拍摄的照片和文字记录,将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报领导。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态度观点类类题目。我们要了解这三个境界的出处,思考王国维先生这句
话的意义,之后进行一个详细的论证。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审题点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话“望”是题目的核心,天涯是望不到边的,是一种尽头,就寓意未来,这句话就启示我们要向未来去望,也就是树立远大的目标。这就是第一个境界。
审题点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话把握两个词“不悔”和“憔悴”,为了一种追求,哪怕都憔悴了,自己也不后悔,这是一种追求、努力、奋进的状态,这是坚定不移的展现。这就是第二个境界。
审题点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他千百度”多次找寻,这是一种反复追寻的追求,反反复复的追求是一个打磨的过程,这也就启示我们要做到专注,要精细化研究,这样做了,回首的时候,就发现目标可能实现了。这就是第三个境界。
所以这个题目的答题思路即为:掌握三句话的核心,然后分别结合具体人物事迹加以论证。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王国维的“境界说”是诗词界,乃至整个史学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我看来,这三种境界也给我们人生的追求以极大的启迪和鼓舞。
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想要远望未来,成就大事业,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黄大年将为祖国科研事业做贡献视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在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更是一直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目标,始终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一种极致的思念,在这里启示我们在追求梦想的时候,要不断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算再艰难,也要守住自己的本心,要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战国苏秦,他头悬梁,锥刺骨,刻苦读书,最终成为战国时期唯一一个手执六国相印的“丞相”;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红楼梦》,司马迁历时十数载成就《史记》,屠呦呦经历190多次失败提取出青蒿素,电视剧《西游记》耗时六年拍摄成就经典,吴京导演《战狼2》不用替身用命拍,票房达56亿······这些人用成功说明了突破这一境界的必要性。
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苦苦追寻一个东西的时候,回首发现它就在那里,启示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
足功夫,自然就会豁然贯通,实现自己最初的目标。就像我们的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专注程度可见一斑。许多“大国工匠”都是如此,用自己的专注把细致做到了极致,把99%做到了99.99%,这就是专注的力量。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只要在工作中树立好远大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为之奋斗,相信回首之时,定能发现追求的真谛。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态度观点类综合分析题目,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讲话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对于“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看法,想要答好这道题,就要对二者的具体内涵有着准确的认识。同时可以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以更全面准确的认识二者。
审题点1:“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也是其余三个自信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时,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有利于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审题点2:“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弘扬的是其中优秀的部分。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党和全体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并积极践行文化的指引,整个社会才会真正形成文化自信的风尚。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涵养核心价值之“源”,共筑伟大复兴之“梦”。
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深厚根基、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我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刘家义书记曾说过:“我们尊重传统,不是食古不化、照搬照用,更不是泥古复古、作茧自缚”,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要坚持与时俱进,坚定开放包容。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地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我们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精华。不搞自我封闭,不搞唯我独尊,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出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敢地拥抱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中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要积极营造崇尚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断增强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积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也要灵活地运用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普及到网络上,吸引更广泛的关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优秀文化作品纳入课程设置中,让孩子从小就重视热爱优秀传统文化,长大后主动学习、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进步。规划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发掘传统文化旅游观光带,打造文化产业“新引擎”,政府要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经济效益带动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以人才促发展、以发展引人才。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之所以回溯来处,发掘精神的河床,最终是为了向广阔未来奔涌而去。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是我们所有人的奋斗目标!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去某市”
通过这个信息点我们知道调研的地点不在当地,因此在前期准备中我们一方面需要与要调研的市取得联系,告知此次调研的行程安排;一方面需要多了解当地的情况,做到调研有的放矢。
审题点2:“开展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
题目言简意赅,要求开展一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调研类题目的特点,以时间轴的顺序架构我们的答题内容,整个调研可分为:调研前的准备工作,调研的具体展开,调研结束后的汇总整理。调研内容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为了充分做好某市的“乡村振兴”调研工作,我会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其一,沟通领导,了解此次调研工作的整体时间安排、工作经费、可支配的人手等,做到心中有数。其二,抽调单位具有调研经验、亲和力强、熟悉某市情况的同事组成调研小组,与小组成员召开调研工作讨论会,确定工作分工、具体行程安排。
其次,通知调研,了解情况。我将会联系调研市的相关办公室,告知其我们调研的具体安排,请他们提前通知相关部门调研事宜,请各部门配合我们做好调研的协调工作。同时请他们提供相关资料,供我们提前了解近几年某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大体举措与成就,方便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安排人手前往调研。
再次,具体展开实地调研工作。结合某市提供的资料,我们将会分小组前往各乡镇,实际了解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
其一,了解乡村产业情况。前往各乡镇的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参观车间等形式了解企业生产效益,企业主要的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了解企业在现代农业中提高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掌握当地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农业的经营规模、作业外包和绿色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其二,了解乡村生态情况。通过走村入户了解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情况,查看治理乡村环境污染的硬件设施,如垃圾回收站、沼气池等,亲身感受乡村风貌、人居环境。
其三,了解乡风文明情况。走访乡村中小学校、卫生所、图书屋等场所,了解乡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采用入户采访和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村民的业余文化活动种类,政府对其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等。
其四,了解乡村治理制度。通过与村干部面对面沟通,前往村部参观学习,了解乡村党委领导的健全程度,帮扶干部的一户一策情况,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与村民自治实践成效。
其五,了解村民生活水平。通过向干部询问、随机入户采访查看的形式,了解村民的经济收入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困难有哪些,房屋住宿条件如何,村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等。
最后,整理报告。将所得信息通过SPSS数据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EXCEL制作乡村情况变化曲线,配以拍摄的照片和文字记录,将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报领导。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态度观点类类题目。我们要了解这三个境界的出处,思考王国维先生这句话的意义,之后进行一个详细的论证。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话“望”是题目的核心,天涯是望不到边的,是一种尽头,就寓意未来,这句话就启示我们要向未来去望,也就是树立远大的目标。这就是第一个境界。
审题点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话把握两个词“不悔”和“憔悴”,为了一种追求,哪怕都憔悴了,自己也不后悔,这是一种追求、努力、奋进的状态,这是坚定不移的展现。这就是第二个境界。
审题点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他千百度”多次找寻,这是一种反复追寻的追求,反反复复的追求是一个打磨的过程,这也就启示我们要做到专注,要精细化研究,这样做了,回首的时候,就发现目标可能实现了。这就是第三个境界。
所以这个题目的答题思路即为:掌握三句话的核心,然后分别结合具体人物事迹加以论证。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王国维的“境界说”是诗词界,乃至整个史学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我看来,这三种境界也给我们人生的追求以极大的启迪和鼓舞。
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想要远望未来,成就大事业,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黄大年将为祖国科研事业做贡献视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在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更是一直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目标,始终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一种极致的思念,在这里启示我们在追求梦想的时候,要不断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算再艰难,也要守住自己的本心,要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战国苏秦,他头悬梁,锥刺骨,刻苦读书,最终成为战国时期唯一一个手执六国相印的“丞相”;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红楼梦》,司马迁历时十数载成就《史记》,屠呦呦经历190多次失败提取出青蒿素,电视剧《西游记》耗时六年拍摄成就经典,吴京导演《战狼2》不用替身用命拍,票房达56亿······这些人用成功说明了突破这一境界的必要性。
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苦苦追寻一个东西的时候,回首发现它就在那里,启示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就会豁然贯通,实现自己最初的目标。就像我们的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专注程度可见一斑。许多“大国工匠”都是如此,用自己的专注把细致做到了极致,把99%做到了99.99%,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只要在工作中树立好远大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为之奋斗,相信回首之时,定能发现追求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