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全国事业单位D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试题(中学)(网友回忆版)(解析)
【试题一】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答:该观点片面,夸大了使用手机的负面作用。
手机中娱乐软件的过度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手机成瘾,影响学生成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手机就会毁掉一个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学习、人际、娱乐等有促进作用。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阅资料,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扩大学习视野;其次,方便与家长、同学、教师进行及时沟通,扩大交友圈,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再次,帮助学生放松,增加生活趣味。因此,家长应正确全面看待。
【题目解析】
1.判断:根据“毁掉”一词可判断出这道题说法错误,说明夸大了的手机的负面作用。
2.分析:
(1)找出关键词,对应理论点。
分析题干,能够发现关键词:毁掉孩子,一部手机。由这些关键词可知,题干考查手机的作用。
(2)分析解题思路。
分析题干时,一般主要从解释关键知识点、分析题干错误原因、意义、作用、关系等角度展开,字数不够可以适当呈现措施。结合本题来看,主要从手机的作用角度分析更合适。明确思考角度之后,具体答题思路也就可以确定了,即:①手机的负面作用;②手机的正面作用;③要合理使用手机。
(3)总结,书写答案。
书写答案时,按照“总—分—总”的形式来书写,即判断正误—具体分析(结合题干分析原因)—总结,本题由于字数要求较少,根据“总—分”的形式来书写即可。
【试题二】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答:问题:(1)学习缺少方法和规划,过分看重成绩,归因错误。小琪反馈作业问题大但没有解决,说明缺少方法;测试成绩差导致压力很大,认为自己很笨,归因错误;(2)缺少调解压力的能力,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小琪将学习压力转向玩手机,这说明压力没有找到合理宣泄的方法,控制不住自己说明自控能力比较差。
【题目解析】
本题为概括题。从“分析小琪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确定是概括题。此类题目答题时,需要结合题干要求,提取案
例关键信息,再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整合,注意语言要简洁、全面。
具体分析如下:
行为1:小琪觉得理科作业难度大,自己不会做,加上其他作业量大,自己做不完——缺乏学习方法和学习规 划。行为2:前两天测试成绩也离满分差距很大,我很不满意,心里很烦很着急,越是这样就越不想做作业——过分 看重成绩
行为3:学习压力很大,觉得自己很笨、很没用——归因错误(失败原因归结于能力)
行为4:其实我也很矛盾,很担心,觉得不该这样管不住自己——缺少调节压力的能力,意志力薄弱,自控力 差。
注意:本题字数要求较少,书写时可以对小琪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行为1、2、3的问题都是从学生的学习层面谈的,可以合并为一点,行为4的问题是从学生品德问题出发确定的,可以单独成为一点。
【试题三】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答:我会这样做:首先,召开科任老师座谈会,结合调研结果与科任老师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如理科作业合理控制作业难度、各科作业整体统筹规划,相互配合,切忌过多影响学生正常休息;其次,召开“科学规划时间,合理安排作业”班会,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安排作业,提高做作业的效率;最后,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说明孩子近期作业问题,希望家长做好督促和关心,如遇作业问题及时沟通,家校合作。
【题目解析】
本题为措施题。从“假如你是黄老师,你会怎么做”可以确定是措施题。此类题目答题时,需先找出作业问题是什
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提出对应可行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1)理科作业比较难,各科作业量大,实在写不完——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情况,没有给学生教授学习方法, 且各科作业布置上没有统筹规划。
(2)家长站在背后监视着学生,常常对学生说要好好学习,不然就是废人——家长没有正确督促学生学习,对 学生缺乏关心。
2.针对问题,提出措施
面对以上问题,措施要点可分析如下:
(1)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情况,没有给学生教授学习方法,且各科作业布置上没有统筹规划——①召开科任老 师座谈会,结合调研结果与科任老师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②召开班会,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安排作业, 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2)家长没有正确督促学生学习,对学生缺乏关心——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督促学 生,关心学生。
【试题四】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答: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五种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青少年使用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当青少年想要发展友谊,通过玩游戏、手机聊天等方式结交朋友、倾诉烦恼;当青少年渴望父母关爱,父母无法满足其情感需求时,会以玩手机的方式来反抗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第二,满足尊重的需要。当青少年想要在同伴群里中获得地位,获取同伴尊重,会通过玩手机游戏的方式显示个人价值。当父母过于限制孩子玩手机,让青少年感受到自己不被信任和理解时,反而会滋生叛逆心理,过度使用手机,通过极端方式表达自己渴望被尊重理解的愿望。
第三,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渴望探索外部世界,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等等,通过手机便于其查资料、开阔眼界,获取更多的知识,就达到了求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
【题目解析】
本题为概括题。从“分析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可以确定是概括题。此类题目答题时,需要结合题干要求,
提取案例关键信息,再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整合,注意语言要简洁、全面。
具体分析如下:
一、确定概括角度,有题干心理需求满足可定位到考察理论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结合材料,概括原因:
行为1:小戈打游戏是为了和朋友有共同话题,融入到朋友之中;小馨打游戏是和朋友之间相互倾诉,感受来自朋友的关心和爱;小涛是由于父母吵架,学生得不到关爱——为了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行为2:小宏父母限制他,为了在网上得到自由,让自己的意愿得到尊重;小洋是为了在游戏里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让自己被他人尊重——为了满足尊重的需要。
行为3:雯雯和格格玩手机都是为了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注意:本题分析的对象是青少年使用手机的原因,因此在进行答案书写时不能只针对材料中的某个学生个体,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整理总结,以青少年为对象进行内容书写。
【试题五】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答:我会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平等沟通,就自己处理问题的态度表达歉意,承诺以后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次,询问孩子玩手机的原因,了解想法针对性解决。如果学习安排不合理,可增加内部奖励、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如果是作业过于过难,可鼓励孩子,与老师沟通给予孩子适当帮助;最后,以身作则,做好学习陪伴,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题目解析】
本题为措施题。从“请给家长C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可以确定是措施题。此类题目答题时,需先找出家长C的问
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提出对应可行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行为:直接没收手机,学生和家长现在很僵——没有尊重学生,没收手机并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措施
(1)家长没有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表达歉意
(2)没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玩手机的问题——询问原因,针对性解决
①是否作业太难,学生玩手机——鼓励学生,并耐心给学生帮助
②是否作业书写太长,过于劳累——适当安排学习时间,必要时给学生奖励
(3)和学生约定了规则——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试题六】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高一(5)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黄老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机会,今天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感到非常荣幸。疫情时间,响应教育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今天就提高线上教学质量这个主 题,分享一些感悟和心得。
在经过在线上教学一段时间后,我就线上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和家长展开调查,有认可但更多的是有问题和困惑,这也为我的工作明确了方向。
针对反馈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线上教学要做好,要从科任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突破。我是这样做的:第一,与各科老师线上集体交流,反馈课堂中授课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问题,与大家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做优化,如课上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方便学生把握,设置一些提问、抢答、练习等活动,通过适当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第二,召开线上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孩子分心走神、爱玩手机等问题,提供一些教育建议,如合理控制使用手机时间、做好陪伴和督促、学习之外安排一些家务活动等;同时通过不定期在班级群调查、与部分家长电话沟通等方式,帮家长及时解惑;第三,引导学生学会自觉高效学习。一方面,召开“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中认真听讲,通过做笔记、回答问题等方式跟上老师讲解思路等;另一方面,借助班级群提醒学生预习、提前通知上课时间、视频实时监控等方式确保学生专心听讲,不定期开展当堂测验和阶段性测验检验听课效果。
追求是无止境的,奋斗是没有尽期的,教育方式的改变让我深知我们的教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未来的日子我们会继续努力,踏实上好每一节课,实现高效的线上教学,让我们的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发言稿的书写。发言稿的书写可以参考书写思路:称呼+问候+自我介绍(感谢寒暄)+提出主题+得出 措施+总结。针对书写思路,具体分析如下:
称呼: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问候:大家好
自我介绍:我是XX学校高一(五)班的黄老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机会,我感到十分荣幸。
提出主题:就线上教学质量这个主题,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新的感悟
得出措施: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①各科老师集体教研,反馈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②与家长沟通,如通过开展家长会的方式给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③引导学生自觉展开预习,复习工作,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
总结:教学探索无止境,我将会继续深耕自我,提升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
注意:发言稿书写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称呼顶格书写,正文书写首句空两格。
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22年9月17日全国事业单位D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中学)(解析)》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