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答:假如我是刘老师,我会这样做:
首先,安抚家长情绪,耐心与其沟通,阐明小艾想要充分展示自身才艺的初衷,表示非常理解其担心孩子的心情,但也应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承诺会协调好此事,确保学生能劳逸结合。
其次,与小艾沟通,肯定小艾的才华、勇敢以及带领其他同学为节目的付出,同时建议其协同其他同学调整训练时间,追求完美固然没错,但也应注意劳逸结合,尽可能地不影响学习。
最后,告知家长处理结果,让其安心。
2.
答:首先,建议学科教师讲解学科学习的意义,并指导学生结合兴趣选科。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学科对于自身成长和未来就业发展的意义,同时建议学生确定自身的兴趣爱好,感受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力量,做到职业发展和兴趣的结合。
其次,建议学科教师结合职业发展讲解不同学科的发展前景。为学生介绍不同选科组合可以选择的大学专业,从大学专业出发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价值等,避免学生盲目选科。
最后,建议学科教师定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本学科内的表现,建议家长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正确指导学生选科,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3.
答:李老师设计的评价表有如下作用:
(1)提供诗歌鉴赏的分析方向。该评价表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提供诗词鉴赏的方向和角度,通过背景、结构 等的分析开拓了学生赏析诗歌的思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2)了解诗歌鉴赏的评论标准。李老师分别从评论字数、角度选择等五个维度给予学生不同等级的反馈, 清晰明了地告知学生诗歌评论的标准和要求,为学生指明了诗歌鉴赏的改进方向,提高教学针对性。
(3)不断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该评价表的使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主体、多维度评价反 馈,更全面给予学生改进建议,增强语文素养。
4.
答: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由于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在发展的过程中情况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弱势项目上多花时间,提升自身不足。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时间分配,不能顾此失彼。
1/5
(2)重视家校沟通,及时转变家长错误观念。作为教师要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排解家长的困惑。在生活中,多数家长会因为忧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产生唯分数论的错误理念,从而导致学生自身特长无法得到发展,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发挥集体优势,以强带弱促进学生成长。在班级中,学生的长处均不相同,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能只依赖教师的个人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题目解析】
1.
本题为措施题。从“……要怎么做”可以确定是措施题,措施题需要概括材料中的具体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对应 可行的措施。本题具体分析如下:
1.结合材料,概括问题:
行为1:小艾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和同学精心设计了舞蹈,利用一切时间排练,导致每天都很疲惫,作业也写到很晚——学生没有安排好训练时间,导致身体疲惫,影响学习
行为2:小艾妈妈陷入纠结,一方面想支持小艾,一方面担心小艾因为跳舞耽误学生——家长无法解决问题,无 奈求助教师
2.根据问题,提出措施:
分主体解决问题:
(1)对于小艾同学:和学生沟通,肯定学生的想法,才华,勇气,同时建议学生要调整训练时间,要注意平衡 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注意劳逸结合。
(2)对于小艾妈妈:安抚情绪,耐心沟通,对家长的心情表示理解,请家长尊重孩子,但是也要向家长保证会 解决协调此问题。
粉笔提示:解决家长向教师求助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措施的书写顺序和前后逻辑,一般要先解决家长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学生的问题,最后要将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给家长。
2.
本题为措施题。从“……会提出哪些建议”可以确定是措施题,措施题需要概括材料中学生的具体问题,再根据问 题,从班主任的角度向学科教师提出对应可行的措施,解决学生的问题。本题具体分析如下:
1.结合材料,概括问题:
行为1:学生对于选课比较迷茫,要么按照家长意愿选择,要么按照跟着别人进行选择——学生不了解不同学科 的意义,出现盲从行为。
行为2:学生喜欢历史,但是却因为家长说物理就业前景好,选择了物理学科——学生和家长选科都没有结合学 生兴趣;学生和家长对于不同学科的就业前景认识具有局限性
2.根据问题,提出措施
(1)学生不了解不同学科的学习意义——建议学科老师讲解学科学习的意义
(2)学生选课摒弃自身兴趣——①对学生:学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进行选课;②对家长:定时沟通, 介绍学生在本学科的表现,帮助家长认识学生的特点
(3)学生和家长对就业前景认识有局限性——①对学生:建议学科教师为学生讲解不同学科的就业前景;②对 家长:定时沟通,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3.根据措施,整合答案
(1)建议学科教师讲解学科学习的意义,指导学生结合兴趣选科
(2)建议学科教师为学生讲解不同学科的发展前景
(3)定时和家长沟通
2/5
3.本题为概括题,从“分析……的作用”可以确定是概括题,概括题答题时,需要结合题干要求,提取案例关键信 息,再结合相关理论关键词,进行归纳整合,注意语言要简洁、全面。本题具体分析如下:
1.结合材料,分析行为
行为1:学生在评价诗歌时要么是对于诗歌不理解,要么就是没有鉴赏评价方向,老师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制定了评价表,制定了评价的维度和等级——学生能够根据评价表知道进行诗歌鉴赏时的鉴赏方向、鉴赏角度等。
行为2:老师的评价表有详细的等级,并含有不同评价等级的具体文字描述——学生通过文字和等级能够明确如 何评价自己书写的诗歌鉴赏内容
行为3:教师带领学生运动评价表展开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多主体反馈,学生评论内容逐渐丰富
2.结合理论关键词,概括作用
(1)学生了解了鉴赏方向、角度——提供诗歌鉴赏的分析方向
(2)学生明确如何评价自己书写的诗歌鉴赏内容——了解诗歌鉴赏的评论标准
(3)学生评论内容逐渐丰富——不断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4.
本题为开放题,从“谈一谈……”可以确定本题是开放题。此类题目在作答时,应该按照“联系案例+相关理论+联系实际”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本题具体分析如下:
1.分析材料,得出启示:
行为1:小艾喜欢舞蹈,也想改变自己的大家心目中“书呆子”的形象,便主动报名参加了文艺汇演,将大量的时 间都花在了舞蹈排练上,不仅身心疲惫,还耽搁学习。
启示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时间
行为2:小佳的父亲认为参加活动会影响小佳学习,坚持不让小佳参加活动,导致小佳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糟 糕
启示2:家校沟通,转变家长错误观念
行为3:小艾和几个喜欢热爱舞蹈的同学共同进行舞蹈排练
启示3:发挥集体优势,充分利用集体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相关理论: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发展。
联系实际:字数足够,无须联系实际
粉笔提示:材料启示和相关理论要点明确后,组织答案时可灵活归类,一般归纳3-5点较为合适,切忌归纳太 多。另外,书写答案时,材料启示为主,相关理论和联系实际次之。
【试题二】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设计】
3/5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劳动,理解劳动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逐步养成不同的劳动技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全面发展的理念。活动内容与过程:
一、做好准备,有序开展。1.制定计划。教师召开《热爱劳动,全面发展》主题班会,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情况,师生共同制定活动计划。2.营造氛围。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完成劳动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展、劳动知识角,激发学生积极性。
二、实施活动,深入探究。1.劳动现状大调查。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主题调查,如了解家庭劳动情况;观察社会人员劳动状况,网络搜索劳动智能发展情况。学生将资料汇总后交流调查结果,得出结论:“生活处处是劳动,科技让劳动更高效。”2.劳动体验知意义。请学生自由分组,分别尝试制作家常菜、教室卫生大扫除、校园绿植认领养护。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加深认识:“劳动让生活更美好。”3.劳动计划我实施。请各小组成员制定个人一学期的劳动计划,自由选择劳动主题,如家庭劳动、社会志愿劳动、农学实践,并形成劳动日记。4.致敬劳模来演讲。组织《做最美劳动少年》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演讲致敬劳模,表达自身积极参与劳动的决心。
三、活动总结,展望未来。师生共同在“我劳动,我自豪,我成长”横幅上签字,并制作活动掠影展在校宣传 栏、家长微信群内进行展示,纪念本次活动。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活动方案设计。考生拿到这类题目可以分3步进行梳理。
第一步:了解具体要求。这道题要求书写“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与过程”等2部分内容,属于拆分题。
第二步: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核心主题,确定活动形式,从而逐个解题。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学生对劳动存在错误认识,劳动积极性不高,劳动可以交给别人做等表现,可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劳动教育”。对于“劳动教育”主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因此确定活动主题为实践活动。
针对此主题,根据要求解题思路如下:
1.拟定活动的目标。
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字数不超过100字。
【具体思路】
目标:(1)认知目标:一般就是认识到……内涵,了解到……的含义或者理解……;(2)行为目标:一般可以书写为学生做到……,主动地参与……,养成了……的习惯或者改正了……的不良行为;(3)情感目标:一般可书写为树立……的观念,形成……的理念或者感受……乐趣,热爱……。
2.写出活动的内容与过程。
要求:内容充实,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500字。
【具体思路】
对于活动内容与过程,在书写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可以开展的活动有:1.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如:调查家庭的劳动情况,调查现在社会人员的劳动分工情况等;2.劳动技巧讲解;3.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如:体验制作食物,体验清理花坛垃圾;4.制定劳动计划;5.组织“劳动”主题演讲;6.绘制“劳动”主题画报;7.农业基地一日游,体验农业活动;8.社会公益卫生打扫……
思考多种可以开展的活动中之后,我们来规划整个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1.策划准备。召开班会/和学生谈话/发放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制定计划;2.营造氛 围。绘制主题黑板报;课前播放视频《大国工匠》;劳动知识角;课前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二、活动阶段:
1.劳动现状调查:组织学生围绕劳动主题进行调查,如:调查家庭的劳动情况,调查现在社会人员的劳动分工情 况等。
4/5
2.劳动技巧讲解:教师为学生讲解日常劳动一些具体方法。如:怎么把地板拖得更干净,如何擦玻璃不会存在痕 迹等。3.生活劳动体验:教师邀请食堂师傅,学校清洁工人为学生演示,学生自由分组,一组学生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 制作家常菜,一组学生在清洁工人的指导下展开班级卫生打扰。
4.劳动计划制定: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定一学期的个人劳动计划,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实施。
5.劳动主题演讲: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以劳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由各科教师和家委会成员组成的评委团进行 评价,并为优秀小组颁发奖品及奖章。
6.劳动画报制作:学生自由分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对于劳动的认识,最终评选出最优画作。
7.农业基地体验:组织学生到农业基地进行劳动体验,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了解了除草,采摘等基本 的农业活动。
8.社会公益行动:组织学生到社会进行公益卫生打扫,彻底清扫社会卫生死角,铲除墙壁上的小广告,让社区焕 然一新。
三、总结阶段;活动掠影展示/制作Vlog,上传校园公众号/制作美篇,发布到班级微信群/征文比赛/心得体会。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