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和答案(完整word版)
2023-10-21 20:58:06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和答案》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和答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共25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 一、数字推理:共10题。 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请开始答题: 1.21, 32, 53, 85, 138, ( ) A.148 B.216 C.223 D.254 2.2, 4, 7, 12, 19, ( ) A.28 B.30 C.34 D.56 3.1, 2, 9, 121, ( ) A.251 B.6900 C.16900 D.960 4.1, 0, 7, 22, ( ) A.45 B.54 C.72 D.86 5.2, 5, 9, 19, 37, ( ) A.59 B.64 C.72 D.75
6.60, 120, 210, ( ) A.208 B.355 C.360 D.487 7.1, 5, 16, 27, ( ) A.16 B.36 C.81 D.243 8.8, 17, 24, 37, ( ) A.64 B.42 C.52 D.48 9.3, 2, 11, 14, 27, ( ) A.32 B.34 C.36 D.40 10.3, 5, 11, 21, 43, ( ) A.60 B.68 C.75 D.85
二、数学运算:共15题。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去不做,待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请开始答题: 11.在207、570、710815四个数中,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哪个数? A.207 B.570 C.710 D.815 12.若两个数的平方差为19,之和为19,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多少? A.86 B.90
C.100 D.120 13.一个人把20000元分为两部分,分别存入两个银行,利息率分别为1.6%与1.8%。 到年终时,该存款总共得到344元利息收入,问两种存款的比例是多少? A.3∶4 B.3∶5 C.2∶4 D.2∶3 14.王刚花100元在集市买了100只鸡,已知母鸡每只5元,公鸡每只3元,雏鸡每31元,问王刚最多买了多少只母鸡? A.14 B.12 C.8 D.4 15.某孤儿院收养了甲、乙、丙三个人,已知甲比乙大9岁,乙比丙大6岁,甲岁数的倒数与乙岁数的倒数之和等于丙岁数倒数的一半,问甲的岁数是多少? A.18岁 B.17 C.16岁 D.15 16.有两根一样长的蜡烛,一根粗一根细。粗蜡烛可以点5小时,细蜡烛可以点4小时。若同时将这两根蜡烛点燃,点了一段时间后,粗蜡烛的长度正好是细蜡烛长度的4倍。 问蜡烛点了多长时间? A.225分 B.250 C.340分 D.345 17.三名游泳运动员在一圆形游泳池训练,同时入水。当甲游1圈时,乙正好超过甲半圈,丙超过甲1/4圈,按此速度三人共游了15圈,问丙游了多少圈? A.7 B.6 C.5 D.4 18.631201918升、 16升、15升。 已知6桶油中有一桶汽油,柴油比机油多一倍。 请问,柴油是多少?
A.49升 B.50 C.66升 D.68 19.文印室小王和小李6小时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小王打印的速度比小李快50%,请问小王每小时打印多少页文件? A.60 B.70 C.80 D.90 20.有一支参加阅兵的队伍正在进行训练,这支队伍的人数是5的倍数且不少于1000人,如果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少3人;如果接每横排3人编队,最后少2人;如果按每横排2编队,最后少1人。 请问,这支队伍最少有多少人? A.1045 B.1125 C.1235 D.1345 21.某项工程计划300天完成,开工100天后,由于施工人员减少,工作效率下降20%,问完成该工程比原计划推迟多少天? A.40 B.50 C.60 D.70 22.甲容器中有浓度为3%的盐水190克,乙容器中有浓度为9%的盐水若干克,从乙取出210克盐水倒入甲。 甲容器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A.5.45% B.6.15% C.7.35% D.5.95% 23.有三个不同的数字(均非0)用它们组成的所有各个三位数的和是2886。如果把这三个数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成两个三位数,其差是495。 请问,这三个数是什么数? A.从大到小为8、5、3B.从大到小为6、4、1C.从大到小为7、4、2D.从大到小为9、7、4 24.粮库的玉米麻包垛又高又大,垛顶层按4排、每排8个麻包堆放,第二层按5排、9个麻包堆放……依次类推,每垛共堆有7层麻包。 如果一个麻包重100千克,问每垛玉米共有多少千克?
A.376×100 B.468×100 C.567×100 D.674×100 25.今年植树节期间,某单位在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的周边上植树,共植了12棵树,如果树间距为1米,绿地面积是6平方米。 问在绿地的斜边上最多能植多少棵树? A.8 B.7 C.6 D.5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 一、段落阅读:共20题。 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 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需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26.城市要种树这一点虽说是共识,但种什么树却大有讲究。以穿衣为喻,人都要穿衣,但穿什么衣却有不同选择。有钱人当然主要不为保暖遮羞,而是要体面,要独具风采钱少的人就不能不量力而行;穷人自然图便宜,过得去就可以了。 而对于做衣服的、卖衣服的,当然是经营高档衣服利润高还有,大户人家、大酒店,即使囊内没钱,奴仆和侍应生也要衣着光鲜,那是主人的面子嘛。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恰当的是: A.城市种树,不应该选择高档树种 B.城市种树,对树种的选择要讲科学
C.城市种树,不应搞政绩工程 D.城市种树,在树种选择上应量力而行 27.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不约而同地对主流饮料更换瓶型,导致包装和饮料含量一同“瘦身”。 减量不减价已成为企业的通行做法。 比如,许多人早就发现常见的小盒酸奶的容量125ml悄然变为100ml。 这种改变商品规格以规避上层限价令的做法,在药品企业实施的历史更为悠久。 这也导致了国家“N次”降低药价,百姓得着的实惠却远不如预期的大。 这种变通博弈源于管理者并未在限价的基础上,限定商品规格。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这说明管理者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B.在通胀预期甚大的背景下,管理者对企业经营难以“过分干预” C.管理者应该限定商品规格 D.减量不减价已成为企业的通行做法 28.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只要有合适的渠道,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 中国公众目前的环保参与程度还很低,原因不是公众环保意识淡漠,而是缺乏参与渠道。 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良性的公众参与不仅能弥补政府力量之不足,还能大大提高公众对政府政策的认同度,更能提升国民的公共道德素质。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公众参与环保的驱动力大 B.中国公众目前环保参与程度不高 C.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作用明显 D.目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不畅通 29.目前,乘坐飞机可购买“航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航空意外险是针对客运航班的非强制险,是否购买完全由乘客自己决定。对于空难,保险公司一般都能迅速理赔,对于未买乘机保险经济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能买得起飞机票的乘客对于多支付20元的航空意外险并不会犹豫,
但是由于保险意识淡薄的惯性作用和侥幸心理存在, 甚至一些传统思想认为买保险不吉利等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很多乘客不主动购买航空意外险。 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A.对于空难,航空公司一般都能理赔 B.乘客的保险意识普遍都很淡薄 C.乘客不买航空意外险,有经济原因,也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 D.航空意外险是非强制险 30.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 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 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势在必行 B.科技发展是公民科学素养的“软实力” C.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D.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公众素养的同步提高 31.随着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人开始注重名和利,而学术则变成了谋取名利的工具。为了能够尽早地脱颖而出,有些学人甚至完全放弃学术之追求真理性认识的以致钻进为批判而批判的死胡同。 不难想象,当这种现象泛化为普遍之时,必将是学术死亡之日。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当学术批判发展为普遍之时,将是学术死亡之日 B.C.才能使批判真正做到“有的放矢”D.唯有坚持真理取向的学术批判才能真正促进学术的繁荣
32.“先老”即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意味着我们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变得昂贵了,意味着我们会丧失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比较优势。 “未富”则意味着,我们并不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这个阶段就比较优势来说,我们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也可以不准确地说,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比较优势真空”。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A.“未富先老”的局面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B.过去的发展方式会使我们丧失比较优势,不能支撑经济持续增长 C.中国面临的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困境 D.“未富先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3.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农业发展和流入城市的农民所积累的资金,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启动资金。 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农村的小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小城市则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又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如此相辅相成,也就为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铺平了道路。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乡镇企业将发展成为农村的小城市 B.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举措 C.应当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 D.城市步伐的加快将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4.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存在着学生资质差异的问题。 理想的教育体制,应该面向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机会。 但是,面对高考升学,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遴选机制,我们常常是无奈地叹息。 因此,天才对教育唯一可说的话,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和答案》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