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和答案
1、城市地标作为一个城市的明信片,你对宣传弘扬城市地标有什么意见?
【参考答案】
城市地标往往是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物或者自然物,使人们可以看图而认出自己身在何方,具有北斗星的作用。因此,做好城市地标的宣传弘扬工作,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自身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度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如何宣传弘扬城市地标,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以城市地标为载体,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点或者特色经济产业,举办一系列为期时间长、受众群体广泛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活动,以此提升城市形象。例如,杭州市除了举办“龙井茶”文化节之外,还有非常著名的“国际动漫节”,不仅可以吸引普通人到杭州,还可以吸引很多小孩子。
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深度挖掘城市地标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当代经济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制定深入人心的广告宣传标语,同时,也可拍摄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宣传片并通过各类媒介予以传播。
最后,充分利用中国邮政贺卡是唯一???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邮寄兑奖的明信片的优势。将由市政府组织,文化、招商、旅游等相关部门联合制作印有城市地标的明信片,寄送给各兄弟省市相关部门、知名人士等,以此起到提高城市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作用。同时,向社会各界进行寄送,展现政府勤政为民的形象与转变意识、主动服务的新面貌。
2、请问你对现如今大学生炒股有什么样的看法?
【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使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变得愈发灵活高效。股票投资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投资理财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更是在“全民股民化”的趋势中崭露头角,而对于大学生炒股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所以,我认为大学生炒股也是如此。
一方面,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变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炒股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关注国内国际时事动态,多途径了解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信息,所以炒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解放思想,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表现。同时,大学生在起伏不定,变幻莫测的股市中摸爬滚打,历经喜怒哀乐的轮回考验,无疑有助于其形成坚定的意志和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通过个股的精心挑选和买卖时机的恰当选择,也增强了其权衡决策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炒股往往怀有侥幸和投机心理,在资金多来自父母,选择多决定于个人偏好,行为多表现为一时冲动,即在主观意识不成熟,客观资历经验不足的前提下,仅仅凭借着高昂的热情和自信盲目入市,结果往往是以失败收场。此外,《道德经》里写到“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田里令人心发狂”,也就是说在金钱的直接刺激下,大学生一旦介入股市,必将影响学业。
总的来说,大学生炒股现象,源于目前股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牛市”行情。当全民谈股、炒股时,“熊市”也就不远了。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讲,在以学为主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把握好投资理财和学业之间的这种关系,要把握好这种平衡,切不可盲目入市。
3.你是招聘单位的主管,单位让你负责招聘,你的一个亲戚很想应聘你们单位,他让你帮忙,希望能获得一个岗位,对此你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招聘的主要目的在于人尽其才,找到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因此,作为面试主管,面对亲戚要求安排岗位这件事,我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选拔原则。具体来说,我会这样去做:
首先,对于亲戚自身的任职条件我会先行进行了解,询问其所学专业、自身特长、理想的工作职位、从业经历等基本信息。在了解核实了亲戚自身的条件后,我会根据了解的情况以及岗位的需求看是否能够胜任岗位工作。
其次,如果亲戚自身的条件非常符合我们岗位的要求,我会遵从“举贤不避亲”的原则,积极推荐其加入我们单位。并将亲戚自身的任职优势和岗位匹配度说明给其他面试主管,听取其他面试主管是否愿意接纳其到单位工作的意见。一旦其他面试主管同意之后,在面试前,我会将相关岗位的职责、工作要求、规定制度等情况提前告知亲戚,希望他积极准备。在面试环节,我会按照面试正常程序,对亲戚进行面试,避免因个人因素影响面试的公平性问题,之后根据亲戚的表现来决定其去留。
最后,如果亲戚自身的条件并不符合岗位的要求,我会委婉地向其说明不适合应聘岗位的原因,这即是对单位负责,也是对其自身长远发展负责,希望他可以理解。并且通过对其面试结果,告知他今后应该努力、改进的方面。当然,我也会结合亲戚的自身条件,为他推荐一些他适合从事的工作,从而尽快解决就业问题。
5、股市涨跌厉害,国家对此展开救市行为,有人认为国家救市的行为违反了不干预市场经济、由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承诺,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国家救市行为是一种宏观调控,维护的是市场环境,保障的是所有参与者的利益。即使在市场经济成熟的美国,股市大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救市,这样做并没有否认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地位。
首先,市场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手段,无论是过去作为补充手段还是现在作为主要手段,它都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裕服务的。之所以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看中的是它的效率和公平。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它天然有着短视和波动性等缺陷。特别是在股市这种投机性非常强的领域,波动性尤其明显。为了抑制波动性过大给参与者带来的风险,股市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法律和规则的严格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由市场。因此,救市也不过是在极端情况下,对股市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罢了。
其次,有人认为,国家救市就是拿国家财政给参与者解套,这是对救市的一种误解。第一,各大券商集体救市用的是自己公司的资金,并没有动用国家财政;第二,企业自救采用的是员工持股计划,高管承诺增持或者不减持,更没有动用国家财政;第三,证金公司扩容救市,资金来自各大商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而商业银行的钱来自央行增发,也并没有动用国家财政;第四,养老金如果入市,其性质属于社会保险基金,也不是国家财政。因此,国??救市其实是动用了更多的市场参与方,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运行方式。
最后,一定要看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股市暴跌损害的不仅仅是散户的利益,而是会损害大量的上市公司,以及更大范围的实体行业。一旦出现大面积流动性短缺,资金链断裂,那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波及到更多的个人。因此,在必要的时候科学有效地救市,是政府不可推缷的责任。当然,长远来看,各参与方吸取经验,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则是此次股灾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