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法制办选拔笔试题公共科目部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日出于东,又落于西”揭示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 2.政府适合于提供公共产品,市场适合于提供私人产品。( ) 3.“出主意”、“用干部”是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 ) 4.依法执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本质要求。( )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坚持与时俱进。( ) 6.股份公司的股票交易都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 7.对于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 8.节能减排工作要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 9.市场调节的核心是市场价格调节。( ) 10.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 )。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B.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多予少取放活” 2.( )资源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A.自然 B.人才 C.科技 D.信息 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止。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 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4.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 )。 A.知情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罢免权 B.财产权、生存权、发展权、监督权 C.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D.自由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5.( )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A.施用农家肥 B.自然火灾 C.使用低残留农药 D.大型水利工程 6.( )有力地推动了国共合作、联合抗战局面的形成。 A.西安事变 B.《八一宣言》 C.卢沟桥事变 D.平型关大捷 7.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统一战线 D.独立自主
8.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 )。 A.主动提出辞去领导职务 B.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C.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D.自动辞去领导职务 9.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和( )为重点。 A.考任制 B.选任制 C.职务任期制 D.岗位管理制度 10.我国现行分税制把税种分为( )。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B.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C.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1.当前国际社会公认,( )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A.生物、能源和计算机 B.能源、土地和信息 C.材料、生物和信息 D.材料、能源和信息 12.“看不见的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提出来的。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汉斯 13.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 )。 A.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表人 C.委托代理人 D.指定代理人 14.在解决涉外经济合同争议时,我国法律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有不同规定时,应( )。 A.无条件地适用国际条约 B.经有关机关批准即可适用国际条约 C.适用该国际条约中中国未声明保留的条款 D.由法院或仲裁机构选择 15.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 A.政府 B.市场 C.公民个人 D.企业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1:市委书记马明在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中指出:“要以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统揽xx市的发展全局,创新实践,扎实工作,全力推进xx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将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新兴强势产业;努力化解要素欠缺的瓶颈,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用足用好转型政策,努力解决好民生社会问题;坚持科学决策,切实加强对经济转型工作的领导”。 材料2: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兆华在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中强调:经济转型要“集中全市民智民力,努力争取实现”;“环境是要素集聚的重要条件。转型需要良好环境,重点是软环境。软环境建设关键在人,主要在领导,重点环节是关键岗位和工作人员”。 材料3:省委常委、副省长竺延风最近视察我市时指出:“xx市发展势头非常好,项目有特色,有科技含量,有成长性。”“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市场规律是投资要赚钱,利益要有驱动力。”“全民创业环境来自于每个社会细胞的微观动力,
要把全民创业的微观动力找出来”。 问题:大力推进xx市的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在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核心作用方面,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四、作文题(30分) 《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不懈追求。一个领导干部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禀赋、志向、能力、机遇等。然而除了这些人们熟知的因素外,还有一种重要因素却常常被一些人忽视,那就是“有所畏”。 请结合上述题材,自拟题目,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专业科目部分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一位法律工作者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国的法律、一国的司法都要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安全感和信赖感,让人民可以对国家、对政府、对社会保持基本的、系统的乐观和最低限度的信任,永远心存希冀”。请你根据对这段话的理解,谈谈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如何体现这样的理念? 2、当前,我市信访形势十分严峻。在群众上访中,由于正常的上访和非正常的上访同时出现,合理的诉求和不合理的诉求相互交织, 往往使解决、处置十分困难。请你结合政府法制工作的实际,从“依法治访”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对策。 六、案例分析题(35分) 据报载,6月28日,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发生一起严重打砸抢烧的群体性事件。事件的起因是当地一名女初中生6月22日凌晨的意外溺水身亡。少数不法分子和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走上街头,冲击并烧毁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大楼,造成公共财产的严重损失和公共秩序的严重破坏。在这一事件中,参与者绝大多数属于“非直接利益相关”的普通群众。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类现象的深层次社会原因是什么?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你有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