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安厅下属事业单位编辑岗面试真题和答案第一题:
你和同事工作上有分歧,同事对你有意见,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同事是工作中的伙伴,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朋友,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相当重要,我会尽力处理好这件事情。
第一,我不会和同事发生言语上的争执,而是要冷静的反思自己,找到分歧所在,和同事耐心沟通交流,充分听取同事的意见。
第二,如果发现自己的方案不对或者考虑不够全面,我会主动向同事道歉,和他说明情况,并认真采纳同事的意见;如果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之后,发现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而同事的意见还有值得商榷之处,我会找个适当的时机和同事交流,但是要注意说话方式,语气尽可能委婉,我想同事也会本着以工作为重的原则,从大局着想,做出理性的判断。
第三,在闲暇之余积极参加集体性的活动,可以和同事出去吃饭或者钓鱼,一起运动等,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团结合作,处理好人际关系,做一名领导信任、同事支持、群众满意的机关工作人员。
第二题:
几千名本科生、研究生纷纷报考有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卫工人,还有人说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择业自由,数千名本科生、研究生争当环卫工,本无可厚非,但细细想来,却有些荒诞。高学历者当环卫工人,固然可以提升环卫工人的整体素质,促进环卫事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讲,高学历者去开环卫车扫街,是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事业编制在我国意味着“铁饭碗”,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待遇好。几千名高学历人才寒窗苦读十数载,却甘愿抛弃所学,去城市街道上“挥洒青春”,其求职动机很难想象与事业编这一编制无关。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699万,创历年之最,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前提下,某些环卫工人岗位的招聘条件,可能显得相当“诱人”,本科生、研究生纷纷争抢,可谓“趋利避害”。另外,许多高学历人才在高校只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之个人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难免存在“从众”心理,其中折射出的择业观念偏差可见一斑。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政府应该重视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扫除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一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既提供创业的优惠条件,又进行积极地引导和规范,以保护毕业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还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实现毕业生和企业间求职愿望和用人需求的“双匹配”。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应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客观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合理地调整择业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明确就业定位,同时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地知识结构,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