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5年吉林省四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6-03-03 13:04: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答案应为
A

20 .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所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还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不管是原有的所谓编内职工,还是所谓的“非正式人员”如农民工,临时工,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所不同的只是进单位迟早不同或劳动合同长短有别而已。 由此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 )。

A:身份

B:待遇

C:权利

D:与企业的关系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这句话的内涵是:企业是雇主,劳动者都是企业的雇员,所以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是没有差别的。A项不对,不同的劳动者有不同的身份,如题干中提及的编内职工,农民工,临时工等,身份便有所不同;B项与C项仅凭常识即可排除,而题干中也指出了“进单位迟早不同或劳动合同长短不同”,这些因素不同,劳动者的待遇与权利也就当然会有所不同。所以选D

21 . 1)面露喜色(2)笑逐颜开(3)莞尔而笑(4)谈笑自若(5)捧腹大笑

 

 

A:21345

 

 

 

B:12354

 

 

 

C:41325

 

 

 

D:21435

 

 

 

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一体类排序中的逻辑顺序。题干五件事情描述的都是笑的幅度,笑的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谈笑自若→面露喜色→莞尔而笑→笑逐颜开→捧腹大笑。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22 . 根据对第二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 ①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②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 ③文化创造了人 ④文明创造了人 ⑤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而成为文明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答案:C。题目详解:根据“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和“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可以知①判断正确,②判断错误;“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和“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可知⑤判断正确。文化和文明都不可能创造人,③④判断错误。答案为C

 

 

 

23 . (1)受到奖励(2)改进工艺(3)传授他人(4)获得好评(5)节省原料

 

 

 

A:2-5-1-3-4       [wap.91eXam.Org]

 

 

 

B:2-1-5-4-3

 

 

 

C:3-4-2-5-1

 

 

 

D:3-1-5-4-2

 

 

 

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事件的逻辑顺序。首先改进工艺,达到了节省原料的效果,从而获得了奖励,他人也想学,于是传授他人技术,更多的人使用后,获得好评。所以答案为A

 

 

 

24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范围是()。

 

 

 

A:企业的人事管理

 

 

 

B: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C:企业的注册登记

 

 

 

D:企业的财务管理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5 . 6133269,( )

 

 

 

A:121

 

 

 

B:133

 

 

       [www.91exAM.ORG]

C:125

 

 

 

D:130

 

 

 

答案:分析:选d。思路一:13-6=732-13=1969-32=3771937均为质数,130-69=61 也为质数。其他选项均不是质数。思路二:数列规律是 偶 奇 偶 奇 偶思路三:13+5=6,23+5=13,33+5=32,43+5=69,53+5=130

 

 

 

26 . 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全面建设。  

 

 

 

A:发展经济,实现祖国的安全统一  

 

 

 

B:打得赢,不变质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D:国防建设,经济建设  

 

 

 

答案:B

 

 

 

27 . 对“生态整体主义”这一概念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生态整体主义是指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和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的生态观

 

 

 

B: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其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

 

 

 

C:生态整体主义把有利于维护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

 

 

 

D:生态整体主义不再考虑人类的利益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暂无>

 

 

 

28 .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舞蹈表达感情的特点是形神结合,以感情引起提到,以体动表达感情,给人以生动的直观形象。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舞蹈是内心情感的直观形象表现

 

 

 

B:舞蹈是情感表现的最高境界

 

 

 

C:舞蹈的艺术魅力在于能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

 

 

 

D:舞蹈的灵魂源自内心情感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寻找中心句。文中“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说明舞蹈比起语言和唱歌,能够更好的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29 . 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收录字母词早已是汉语词典和工具书编纂的惯例和通行的做法。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在辞书史上,这部词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它虽然还不是纯粹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典,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这段文字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

 

 

 

A:总结西文字母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规律

 

 

 

B:说明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早有先例

 

 

 

C:论述其对于近代以来辞书编纂的影响

 

 

 

D:探讨汉语词典收词规律的历史演变

 

 

 

答案:B。题目详解:根据设问可知,与《新尔雅》相关的表述均表“解释说明”或“举例论证”的作用。根据“前言搭后语”的语言逻辑,观点必定在其前后。故,第一句即为其证明的观点。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0 . 东北某市一建筑工地在施工中,将埋藏在地下的装有有毒物质的罐体损坏,导致罐内有毒物质泄漏,附近居民发生大面积中毒事件。那么,有关部门应如何处理?()?

 

 

 

A: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专家对中毒事件进行评估,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B:如果启动本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应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C:如果启动本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WWw.91exAM.org]

 

D:如果启动本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答案:D?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应急预案的建议。”第二十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所以,只有D项的说法正确

31 . 正是有了对现行户籍制度一点一滴的改动和松动,户籍坚冰才会一点一点地消融,彻底打破户籍壁垒才有希望。所以,用公平性标准来评判当前改革尝试和建议的合理性、有效性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误导,除了会迟滞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现实永远不会有理想中的完美,但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评判,用现实的理性去设计,不要求全责备,而要更多地看到一项措施是否有利于接近乃至实现最终的理想。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户籍制度改革要慢慢来

 

 

 

B:应该用公平性标准来评判当前的户籍改革

 

 

 

C:我们不能对户籍改革求全责备

 

 

 

D:户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该文段首先指出,对户籍制度的改动和松动使得打破户籍壁垒有了新的希望,然后通过指出用公平性标准来评判户籍改革的不合理之处来说明:我们不该对其求全责备,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由此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湖南省郴州市事业单位招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