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题。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案例一: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现在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亲好。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她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区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2011-北京-86.社区工作者在与刘某进行沟通时,应需要运用的技巧是()。
①同感②诚恳③温暖与尊重④积极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工作技巧
【解析】社区工作者在与刘某进行沟通时需要运用的技巧有:(1)同感。社区工作者应通过阅读刘某的资料或与其接触,设身处地地感受刘某所面对的困难,增进对刘某的认识和理解;(2)诚恳。要求社区工作者在与刘某沟通时要始终保持诚恳的、开放的、真实的态度;(3)温暖与尊重。要求社区工作者要关心、关注刘某的一切,并能够向刘某传达这种情感,使刘某感觉到被尊重和被关心着;(4)积极主动。社区工作者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表明对刘某的关心,希望他尽快融入社会,更好地生活下去。①②③④都属于沟通技巧,本题选择D项。
2011-北京-87.当前刘某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
B.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
C.刘某不能作为弱势群体接受特殊照顾
D.受刑者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答案】C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工作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A、B、D三项属于刘某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刘某却不属于弱势群体,所以他不能享受到作为弱势群体应得的特殊照顾,故这不应是其当前面临的问题。本题答案选C。
2011-北京-88.针对刘某当前的状况,其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是()。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B.教育、就业权益的需要
C.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D.人格尊重权利的需要
【答案】A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工作
【解析】作为正常的社会人,最基本、最首要的需要就是获得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在满足了这一需要后,才是教育、就业、再社会化的需要。因此本题选A。
2011-北京-89.社区工作者安排刘某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其经常迟到,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工作者应()。
A.对其行为进行批评并要其检讨B.放任自流,不再管他
C.与其进行谈话,对其进行引导D.对其进行说教
【答案】C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工作
【解析】鉴于刘某的敏感性,对其进行批评和说教,显然方法不当,排除A、D。对其放任自流,更加不是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排除。因此本题选C。
2011-北京-90.本案例不能体现社区工作者的哪项工作内容( )。
A.社区服务B.社区照顾C.社区卫生D.社区矫正
【答案】C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工作
【解析】社区工作者对刘某的帮助体现了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的工作。材料本身就体现了社区矫正的内容。通观材料,没有涉及社区卫生的内容。因此本题选C。 案例二:
跃龙小区从2000年上半年开始,在区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引导下,在全区范围内发起了创建法制小区、文化小区、文明小区、绿色小区的活动。
历时十几年来,跃龙小区定期组织小区居民进行法制宣传,小区不仅设立了专门的法制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还成立了法制宣传小组,定期印制法律宣传画报,分发给小区居民。2003小区正式提出了“小区九没有”(没有一户居民家中被盗、没有一辆自行车被盗、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次交通事故、没有一桩大的邻里纠纷、没有一处黄赌毒、没有易燃易爆物品、没有一起火灾)的法制小区建设概念,几年来在社区工作者和小区居民的共同领导下,小区基本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为了建设文化小区,跃龙小区工作者提出了在小区内建设:市民学校、老年大学、家庭教育学校。面向不同年龄和需求,全方位开展社区教育,学科学、学文化、树理想、讲道德。大大提升了小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针对目前社区居民中下岗人员多、生活困难的问题,跃龙小区积极采取多种途径,一是将社区内的保洁、服务岗位腾退出来给他们安排工作;二是将商业门点低价出租,给他们经营;三是组织家政服务,成立巾帼家政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钟点工、做家宴、保姆。到目前为止,社区已安排了1100多名下岗人员再就业。社区的组织细胞是家庭,文明社区的落脚点也在家庭。现跃龙社区的家庭都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形成了家庭邻里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社区工作者带头倡导小区的绿化美化;小区居委会健全了小区内的文体设施,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群体活动:利用科普宣传栏等宣传设施,开展面向居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积极推广新型节水、节电技术与器具,实行垃圾袋装或垃圾分类,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等环境危险物活动。小区环保达标,形成了环境优美、维护有佳的洁净小区。
2011-北京-91.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社区承担的基本职责有哪些?()
①协助政府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退休、失业人员管理,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美化、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②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居民的社会服务工作,发展志愿者队伍,开展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活动
③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教育居民增强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代表居民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监督评议,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和服务进行监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建议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①
【答案】C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职责
【解析】上述四项虽然都是社区承担的基本职责,但只有①③两项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所以正确答案为C。
2011-北京-9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加强社区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
③是党和政府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步骤
④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⑤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改革的迫切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建设
【解析】创建文明、文化社区,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意义;社区创建法治小区,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体现了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社区建设提出建设“法制小区、文化小区、文明小区、绿色小区”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履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都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基层政权建设材料并没有体现,所以可以排除⑤。正确答案为A。
2011-北京-93.假如你是跃龙小区的工作者,要组织一次普法宣传活动,你将如何安排以下工作?( )
①通过网络、图书查阅相关资料②成立宣传小组
③确定宣传主题④争取普法宣传志愿者
⑤通过画报、展板、小册子进行宣传⑥进行民意调查宣传结果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②-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②-⑤-⑥D.④-②-③-①-⑤-⑥
【答案】D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工作
【解析】首先要做的工作时争取普法宣传者,根据这些普法志愿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知识水平等安排相应的任务,接着由这些普法志愿者以及其他社区工作者共同组成宣传小组,再由宣传小组商定宣传主题,确定宣传主题之后,再安排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查阅搜集后资料后,安排相应人员通过制作画报、展板、小册子等方式进行此次普法宣传,最后还要对这次普法宣传的结果进行民意调查。所以正确答案为D。
2011-北京-94.针对跃龙社区居民中的失业人员、孤寡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烈军属,他们生活困难。社区工作者可以向他们提供的服务是( )。
A.经营性服务B.商业服务
C.福利服务D.志愿服务
【答案】C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服务
【解析】社区工作者可以为这类居民申请福利,也可以派志愿者去照顾孤寡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但是要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则选择为他们提供福利服务。
2011-北京-95.下列不属于城市社区建设内容的是( )。
A.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
B.促进本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高人均收入
C.组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
D.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
【答案】B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建设
【解析】社区建设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开展面向社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等;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所以正确答案为B。
案例三:
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而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因此,其父母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向社区工作者进行了求助,社区工作者针对小安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如对周围居民进行了谈话,改变大家对小安的态度,对小安经常采取心理访谈,以稳定其情绪,并鼓励其参加社区活动。
2011-北京-96.针对社区居民对小安的态度,社区工作者能采用的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
A.对小安进行心理辅导,告诉其不要理会别人的言论
B.对居民进行谈话,同时还要对小安进行定时的心理咨询
C.对居民进行警告,防止其不良言论对小安造成伤害
D.说服小安的父母换个环境,重新开始
【答案】B
【题型】社区常识
【考点】社区工作
【解析】针对小安自身的精神疾病状况,A项显然不恰当。C项的做法只会加剧社区居民对小安的反感,排除。D项的做法完全没有尽到社区工作者的义务,排除。B项从小安与社区居民两方同时入手,采用缓和有效的措施,最为恰当、有效。本题选择B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