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定的准备阶段。(2)法律制定的确定阶段。(3)法律制定的完备阶段。动议的形成属于制定的准备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细则》的制定颁布属于法律的完备阶段。草案的起草和征询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是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
2010-北京-19.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 属于国际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
【答案】B
【题型】法理常识
【考点】法的分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会制定的非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属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他们都属于国内法,只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由联合国制定的,属于国际法。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0-北京-20.法律的规定得到具体实施后,对普通人将来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这表 明法律具有:
A.教育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A
【题型】法理常识
【考点】法的作用
【解析】法的规范作用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包括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确定指引一般是规定义务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有选择的指引一般是规定权利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第二,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第三,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第四,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第五,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法律的教育作用是对普通人将来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题选择A项。 2010-北京-2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题型】法理常识
【考点】法的渊源
【解析】中国现时成文法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 法、国际条约。其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法的渊源体系中分别居于核心地位和尤为重要的地位。ABD都属于法律,不具有概括性,都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只有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0-北京-2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A.多党制
B.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答案】D
【题型】宪法常识
【考点】政党制度
【解析】。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多党制和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都不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67557.htm>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75.htm>主义政党制度。因此,本题选择D项
2010-北京-23.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中原因在于:
A.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B.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什么联系
C.科学研究自发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D.科学研究自觉地贯穿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答案】C
【题型】哲学常识
【考点】唯物辩证法
【解析】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 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 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 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由此只可,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会自发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0-北京-2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
A.它主张对以往的一切哲学进行彻底的否定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 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答案】A
【题型】哲学常识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理论。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它除了承认一切具体事物对于它赖以生存的条件来说具有暂时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所固有的
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彻底革命的性质,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科学体系。可知,BCD的表述是正确的。A项不正确,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主张对以往的一切哲学进行彻底的否定 ,而是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因此,本题选择A项
2010-北京-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A.《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答案】D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是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也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因此,本题选择D项
2010-北京-26.在国际国内严重政治风波考验面前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宣言书是:
A.《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D.邓小平南方谈话
【答案】D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因此,本题选择D项。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D.公有制和市场经济
【答案】C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1985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一是发展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0-北京-2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A.发展高科技
B.发展经济
C.发展教育
D.发展能源交通
【答案】B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开始了他着名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0-北京-29.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做出了新的发 展,这体现在:
A.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B.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C.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D.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答案】B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社会主义本质
【解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和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0-北京-30.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共产党没有及时有效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的改革路线
C.西方推行的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D.都对
【答案】B
【题型】人文常识
【考点】苏联解体
【解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内外因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共产党没有及时有效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是内部的根本原因,.西方推行的国家“和
平演变”战略是外部的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错误的改革路线是直接原因,因此,本题选择B项。 二、多项选择题
2010-北京-1.下列文种必然属于上行文的是:
A. 命令
B.通知
C.请示
D.报告
E.通报
【答案】CD
【题型】公文常识
【考点】上行文
【解析】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通知 、函。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题中,命令属于下行文,通知属于平行文或者下行文,通报属于下行文。因此,只有请示和报告属于上行文,因此,本题选择CD两项。
2010-北京-2.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
A. 特急
B.急件
C.火急
D.加急
E.平件
【答案】AB
【题型】公文常识
【考点】紧急公文
【解析】公文行文时应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或“加急”);紧急电报应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因此,本题选择AB两项。
2010-北京-3.一份完整的公文的书面格式,是由( )几部分组成。
A. 眉首部分
B.主体部分
C.版记
D.页码
【答案】ABC
【题型】公文常识
【考点】公文的组成部分
【解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训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一份完整的公文的书面格式主要包括眉首、主体和版记,因此,本题选择ABC三项。
2010-北京-4.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机制,包括:
A. 一般监督
B.人大监督
C.专门监督
D.媒体监督
【答案】BD
【题型】法律常识
【考点】法律监督
【解析】一般监督,也叫层级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属于行政机关的背部监督。专门监督是指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是政府内部设立的专门行使监察权的监察机关,对国家所有行政部门的公共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进行的全面的监督。行政监察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的人事监督活动。国家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体系,是指由来自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为保证行政工作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实施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体系,主要由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公民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等六个方面构成。题中,只有人大监督和媒体监督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机制。因此,选择BD两项。
2010-北京-5.行政首长应当承担的公务员责任包括:
A. 接受辞退
B.行政处分
C.承担行政赔偿
D.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答案】ABCD
【题型】公务员法
【考点】行政首长
【解析】行政首长的责任。主要包括四种:一是公务员责任。即行政首长作为公务员队伍的特殊群体,应当承担公务员的责任。具体包括接受辞退,行政处分,承担行政赔偿,承担刑事法律责任。二是行政责任。即行政首长作为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