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分
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
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7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描写()的诗
A 庐山 B 黄山 C 泰山 D 终南山
答案:A
解析:此两句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全文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以,是李白描写庐山的诗句。
75、临川四梦的作者是()
A 欧阳修 B 汤显祖 C 蒋士铨 D 文廷式
答案:B
解析: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
《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76、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是指()
A 美女 B 太阳 C 情感 D 明月
答案:D
解析:在这两句诗中,但愿的含义是“希望”,婵娟是指“明月“或”嫦娥”。诗句含义为: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7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的诗
A 杜甫 B 李商隐 C 杜牧D 韩愈
答案:A.解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全文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8、清明上河图是()的画作.
A、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解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 24.8 厘米,长 528.7 厘
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
京故宫博物院。
79、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A、食宿费用 B 学费 C 书费 D 由于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
答案:D.解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ABC 三项是上大学期间的费用,不符合题目要求。D 项,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是不上大学可能得到的价值,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80、囚徒困境说明()
A、双方按自己的利益行事,结果一方赢,一方输
B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C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D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没有一方赢,也没有一方输
答案:B
解析: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
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如果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
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
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
大利益所在。囚徒为了避免同伙出卖自己,为了使自己可能承担的的后果最小,在如此情况
下会选择招供。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都拒不招供,最后无罪释放)。
81、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会下降,则对该物品的需求量会()
A、上升 B 减少 C 不变 D 呈波动状态
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预期商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会抑制本期消费,持币观望以待价格下跌时购买消费,导致本期需求大大降低,供给相对扩大,价格加速下跌;其后,消费者在价格下跌时大量购买商品,导致需求大大增加,供给相对减少,价格反弹。
8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个别劳动时间B 供求关系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复杂劳动时间
答案:C.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3、能够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是()
A.利润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平均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
答案:D
解析: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84.复杂的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A、调整贴现率法 B、调整期望净现金效益量法 C、决策树法 D、敏感性分析法
答案:C
85.行为科学理论是根据()的观点提出来的。
A、经纪人 B、社会人 C、自燥现人 D、复杂人
答案:B.解析:行为科学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的霍桑实验,而真正发展却在 20 世纪 50 年代。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职工是“社会人”,即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86、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念涉及的市场是()
A、产品市场 B、货币市场 C、劳动市场 D、国际市场
答案:A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仅分析产品市场上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87.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斯金纳 D、弗洛姆
答案:A
解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 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
论文中所提出。
88、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医药用品的需求()
A、弹性为零 B、很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短期内缺乏弹性而长期内弹性较大
答案:C
解析:价格弹性,即是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则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
应变动的灵敏度。例如,不买也无妨的奢侈品就属于弹性商品,而生活必需的农产品、医药
用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都属于非弹性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影响较小。
89、一国在一段时期内 GNP 的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但是总值却在不断提高,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经过处于()阶段。
A、复苏 B、繁荣 C、衰退 D、兼涤
答案:B
解析: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
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可以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
和复苏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GNP 增长量上升,说明处于经济周期的复苏或者繁荣阶段。
其中,复苏阶段增长率不断升高,繁荣阶段增长率逐渐变低。
90、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之间,对经济是有利的。
A、0.15%—2% B、2%—4%C、1%—3% D、0.5%—4%
解析: B
91、交界优势力理论是( ) 提出来的
A、凯恩斯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 、李嘉图
解析:D “交界优势理论”又叫“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2.社会保险是()
A、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B、给付标准比商业保险高
C、具有强制性 D、费用由国家承担
解析:C 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给付标准比商业保险低;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
93.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 )通常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A、0.2 B、0.3 C、0.4 D、0.5
解析:C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
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 0.4 作
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94、公文稿本中、“原稿”是指( )
A、定稿 B、草稿 C、已发稿 D、讨论稿
答案:B
解析:稿本指文稿和文本,同一文件在撰稿、印制过程中会形成不同文稿,称之为稿本。由
于不同稿本产生于不同的拟制阶段,因而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草稿、定稿、
试行草案、正本、存本和副本。其中,草稿或叫定稿,是文件的原始稿件。
95、简报的报尾一般有 2 个基本内容:()
A、发送范围与印制分数 B、主编单位与印发份数印发份数
C、发送范围与主编单位 D、印发日期与印发份数
解析:D。简报由“报头”,“报文”和“报尾”三个部分组成。
报头:包含 1,简报的名称,2,简报的期数,3,简报的编发单位,4,印发日期,5,保密要求,
6,简报的编号;报文:包含 1,目录,2,按语,3,报文的主体;报尾:1,发送范围,2,印制份数。
96、我国古代应用文的标志是()
A、商秋 B、左传 C、尚书 D、国语
解析:C 尚书是古代应用文的标志。
97、公文的作者是指()
A、审核人 B、发文机关 C、撰稿人 D、签发人
答案:B
解析: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活动或处理
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
事务作用的载体。
98、发文字号是由()组成
A、紧急程度与保密期限 B、眉首、主体和版次www.91exam.org
C、主题词和成文日期 D、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
答案:D解析: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如果是联合行文,只要标注只要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99、两个以上的机关联合发文、其公文成文日期以()为准
A、实行日期 B、最后一个机关领导签发时间C、印发时间 D、会议讨论通过时间
答案:B
解析:确定公文成文日期的原则是:一般公文以负责人签发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
文,以通过日期为准;法规性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两个以上机关(部门)的联合发文,
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100、公文标题中、任何情况下,()是不能省略的
A、文种 B、事由 C、机关名称 D、发送机关
答案:A。解析:标题结构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省略“文种”要素。
第二部分主观题
材料1
最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对中国网民规模及结构特征、互联网基础资源、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手机网民结构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调查分析。调查显示: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较2011年提升4个百分点;在网民年龄结构方面,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已接近高位,30-39岁群体使用率逐步攀升,将成为下一阶段增长主力,50岁以上高龄人群使用率变化较小;在学历方面,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互联网使用率超过90%,已近饱和。信息化时代,网络可以帮助人们快捷地了解新动态,掌握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材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