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江西:2017年09月江西井冈山经开区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8人公告 - 事业单位考试网(二十七)
2017-09-20 19:44: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搏增快。(
)

139、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刻、震中、震源深度。(×)

140、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来表示;而烈度则表示地震后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尽相同。(√)

141、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   

142、人防工程是封闭的,一旦出现火灾、高温、烟雾或毒气会迅速充满地下空间。 ()

143、长期困在黑暗中的人员,在救出重见光明前,应用灯光照射检查其双眼视力,以免失明。 (×)

144、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145、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

14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147、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

148、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149、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可以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

150、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151、未做好应急设备日常维护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单位,只要给予一定金额的罚款处分就可以了。(×)

152、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 (√)

15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

154、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155、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156、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157、发布预警级别警报就意味着进入了预警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要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158、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布预警级别,不得变更。 (×)

159、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16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与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当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是完全一样的。 (×)

161、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16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163、患甲类传染病死亡的,死者的尸体可直接交予其亲属开追悼会。(×)

164、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165、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

166、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

1671、根据《水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水工程的义务,不得侵占、毁坏堤防、护岸、防汛、水文监测、水文地质监测等工程设施。 ()

16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    

169、在紧急防汛期间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汛期结束后应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170、河道管理机构和其他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可以结合平时的管理任务,组织本单位的防汛抢险队伍,作为紧急抢险的骨干力量。        ()

171. 使用绳索进行救人、自救训练时,首先应对绳索长度进行测量。(×

172. 集水器是将消防水带输送的一股的正压水流合并为两股或两股以上所必须的连接器具。(×

173. 翻越障碍训练时,必须设置缓冲垫,在落点等处应当设置专人保护。(

174. 利用深井、烟热、化工等模拟装置训练时,必须检查装置安全功能;严格控制起爆物和燃油的使用。(

175. 实战演练必须根据假设的灾害事故现场特点,在单位有关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按照实战要求严格组织实施。(

176. 严禁在轻质屋顶、遮阳棚、雨搭、可燃油气罐上部设置水枪阵地。(

177. 使用锤、斧、挠钩等器材破拆时,必须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178. 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着火能量、三者相互作用。(

179. 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

180. 闪燃是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181. 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自燃四种。( ×

182. 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高温度称为闪点。( ×

183. 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都是由化学爆炸引起的。( ×

184. 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

185. 按燃烧对象可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 ×

186. 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为火情侦察提供依据。(

187.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188. 水带使用后应置于太阳下曝晒。(×

189. 手提式防爆强光照明灯用于有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照明。(

190. 机动排烟机主要用于对火场内部浓烟区域进行排烟送风。(

191. 空气呼吸器使用前气瓶压力不能低于15 Mp√。(×

192. 灭火防护服使用年限一般为15年。(×

193. 在灭火战斗中,积极抢救人命是指挥员优先考虑和竭力实现的首要任务。(

194. 先控制是指灭火作战中必须将阻止火势蔓延作为作战行动首先采取的措施。(

195. 堵截是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战术原则。(×

196、扑救火灾只是消防专业人员的事。(×

197. 消防车、消防艇在执行火灾扑救或抢救救援任务时,同样受

交通指挥信号的限制。(×

198. 公共娱乐场所内可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99、火情侦察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任务,应根据到场的灭火力量、火势发展等情况有序地进行。(

200. 火场警戒,是维持火场秩序,防止灾害范围或火灾损失进一步扩大,保障灭火战斗行动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战斗行动。(

201.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加强装备建设,严格队伍管理,严格教育训练,做好执勤战斗保障,不断提高执勤战斗能力。( ) []

202.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健全执勤战斗信息报告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准确报告执勤战斗信息。( ) []

203.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开展经常性战备教育。补兵退伍期间、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战备教育。( × ) []

204.消防车(艇)的停放(泊靠)和个人装备的放置,必须便于出动,符合实战要求。( ) []

205.执勤战斗装备应当按照标准配备,统一编号,建立档案。坚持定期检查、保养,发现故障、损坏应当及时修复或者补充。( ) []

206.消防车库应当保持整洁卫生,严禁存放与执勤战斗无关的物品,可安排相关人员住宿看守。( × ) []

207.通信员应掌握辖区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熟悉中队执勤战斗预案中本岗位的主要任务。( × ) []

208.公安消防中队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必须按照规定着装登车,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中队值班首长应当检查登车情况,并随首车出动。( ) []

209.受理报警后,应当根据灾情、预案和调动方案,迅速调派力量,及时了解灾害事故现场情况,并立即通知值班首长或者全勤指挥部遂行作战。( × ) []

210.现场作战指挥部,应当设在接近现场、便于观察、便于指挥、便于撤离、比较安全的地点,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 ) []

211.公安消防部队现场作战指挥部的总指挥员,一般由公安消防总(支)队当日值班指挥长或者到场的总(支)队领导担任。( × ) []

212.疏散物资应当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和起火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根据轻重缓急有组织地进行。( ) []

213.当火势迅速蔓延难以控制时,可以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根据火势蔓延的速度,选择任何位置拆除毗邻火灾现场的可燃建(构)筑物,开辟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 × ) []

214.抢险救援力量编成一般以消防中队为基本作战单位,以作业组为基本作战单元,每个作业组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确定1名组长负责。( × ) []

215.灾害事故(事件)处置结束后,可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根据救援情况接受任何新闻媒体采访。( × ) []

216.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战斗,必须做好战斗、生活和医疗等保障工作。( ) []

217.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作用,加强与公安相关警种、武警以及安监、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完成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任务。( ) []

218.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组织指挥应当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不得越级指挥。( × ) []

219.灾害事故(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全面、细致地检查清理现场,并视情留有必要力量实施监护和配合后续处置,并向事故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移交现场。( ) []

220.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 []

221.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 ) []

222.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 []]

22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 × ) []

224.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办法,经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 []

225.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 []

226.总队、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江西:2017年09月江西万年报社新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