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合格从事“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自服务期满之日起3年内符合报考岗位条件的,凭由省级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广东省“三支一扶”合格证书》或《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证书》在现场报名时办理加分申请,逾期未提供材料的视为放弃加分。
服务期内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凭县级以上组织部门或人社部门同意报考证明,方可报考。报考证明必须有经办人签名、联系电话和工作单位盖章。
7、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界定?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参加相关工作的,即使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也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8、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须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9、在企业工作,不能提供劳动合同或工资证明、社保证明,只能提供企业证明的,能否通过基层工作经历的资格审查?
只有企业出具的证明,不能通过基层工作经历的资格审查。报名人员可提供其他佐证材料,以证明企业工作经历。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佐证材料,或所提供材料不足以证明的,不能通过资格审查。
二、关于报名
10、填写《报名登记表》需要注意什么?
填写《怀集县2017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必须真实、全面、准确。对应填写报考单位、岗位代码和笔试类别,对学习和工作经历栏目,应按时间先后顺序,从高中开始,填写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地、何单位工作学习、任何职。报考与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存在回避关系的考生,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不得漏填,以免影响资格审核。
凡主要信息填报不全、不真实导致未通过招聘单位资格审查或影响招聘结果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负责。
11、能否网上报名?
本次招考实行现场报名,不设网上报名。
三、关于考试、体检和考察
12、笔试科目如何分类?
笔试内容:根据招考岗位不同类别设置笔试内容,分别为A、B俩类,考试科目不指定参考用书。
(1)A类:管理岗位和非B类专业技术岗位,考试内容为综合知识。
(2)B类: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考试内容为医疗卫生类综合知识。
13、如果身份证遗失或正在办理中,怎样处理方可参加考试?
《准考证》上规定:“考生必须带齐准考证、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如身份证失效、遗失或更换中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凭准考证及临时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临时身份证是唯一可以代替身份证作为入场参加考试的法定身份证明凭证,任何其他证件都不能代替身份证参加考试。
14、户口簿、护照、工作证、驾驶执照、学生证等证件能否代替身份证参加考试?
户口簿、护照、工作证、驾驶执照、学生证等证件都不能代替身份证参加考试。本次考试把二代身份证(临时身份证)作为允许考生进入考场的唯一身份证明。
15、身份证办理受理回执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带有考生本人照片并加盖公章的身份证明,能否代替身份证参加考试?
不能。
16、考试地点在哪里?
笔试地点在怀集县城,准考证编号、考试地点和试室安排情况请报考人员于2017年11月15日后笔试前登录怀集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dhj.gov.cn)首页“公示公告”栏或点击“政务公开”栏进入怀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页面自行查阅填写。
17、如何查询笔试成绩?
笔试成绩请登录怀集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dhj.gov.cn)首页“公示公告”栏或点击“政务公开”栏进入怀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页面查询。
18、体检有何规定?
体检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组织实施,体检标准按《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通用标准》执行。
19、考察有何规定?
考察由用人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组织考察。
四、报名政策咨询事项
20、对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有疑问的,如何咨询?
报考岗位所需资格条件的设置,由招聘单位负责解释,咨询电话详见岗位表(附件1),也可咨询怀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电话:0758-5593002、5593007。附件6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
(教职成[2010]4号)
二〇一〇年三月八日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与实施说明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修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有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等原则,更加强调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强调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与产业结构、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体系。在专业设置上,重点发展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加强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专业建设。
二、《目录》修订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02)》、《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分类标准(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各批新职业目录以及现行的职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企业、岗位和生产过程,对应专业技能、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继续学习专业方向。
三、与原《目录》相比,修订后的新《目录》在内容体系上做了重大调整,设立了“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等项内容。专业类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19个,专业数由原来的270个增加到321个,专业(技能)方向(即原“专门化举例”)由原来的470个增加到920个,列举对应职业(工种)1185个,列举职业资格证书720个,列举继续学习专业方向554个。这些调整旨在通过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为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国计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新《目录》列举的大部分职业(工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含新增本2005-2007)、2008-2009新职业目录,或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行业特有职业(工种);列举的职业资格证书一般为相关职业(工种)中颁布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并适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考取的资格证书;列举的继续学习的高职专业和本科专业来自《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新《目录》专业代码(原为专业编码)由6位数字表示,第1-2位代表专业类,第3-4位代表专业,第5-6位代表设置专业的区域。新《目录》内专业代码第5-6位为00。
五、各省要根据新《目录》和《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结合本省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对已开设的专业进行调整更新。
1.各地现有专业与新《目录》内专业内涵、外延基本相同或相近,或基本被新《目录》内专业所覆盖的,应当采用新《目录》内专业的名称及代码。未列入新《目录》的原《目录》专业,以及各地实际开设的《目录》外专业,经论证确需保留开设的,可列为本省专业。新《目录》外涉及公安司法、医药卫生类的专业,各地从2010年秋季学期新生起不再自行开设。
2.本省专业,应根据专业属性归入新《目录》前18个相应的专业类,作为该类专业的其他专业,专业编码方式为:第1-2位同该专业类代码;第3-4位从该类专业已使用专业代码依次向后编排;第5-6位为本省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如,北京市在《目录》外开设2个农林牧渔类专业,其专业代码应为013311,013411。
3.个别不适合归入新《目录》前18个专业类的专业,归入“其他类”,专业编码方式为:第1-2位为19;第3-4位从01开始排序;第5-6位为本省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
目录
01 农林牧渔类
010100设施农业生产技术
010200现代农艺技术
010300观光农业经营
010400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
010500种子生产与经营
010600植物保护
010700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010800茶叶生产与加工
010900蚕桑生产与经营
011000中草药种植
011100棉花加工与检验
011200烟草生产与加工
011300现代林业技术
011400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011500园林技术
011600园林绿化
011700木材加工
011800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011900特种动物养殖
012000畜牧兽医
012100宠物养护与经营
012200淡水养殖
012300海水生态养殖
012400航海捕捞
012500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012600农产品营销与储运
012700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012800农村电气技术
012900农业与农村用水
013000农村环境监测
013100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013200农资连锁经营与管理
02 资源环境类
020100国土资源调查
020200地质调查与找矿
020300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020400地球物理勘探
020500钻探工程技术
020600掘进工程技术
020700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
020800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施工
020900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021000地质与测量
021100水文与水资源勘测
021200采矿技术
021300矿山机械运行与维修
021400矿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