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国家石油储备中心面向高校招聘2019年应届毕业生4名。
一、招聘职位
综合处、财务审计处、储备和安全处、工程和环保处各1名工作人员。
二、招聘岗位需求条件(见附件)
三、应考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宪法和法律,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北京户籍生源;
7.具有符合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经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院校2019年应届毕业生。
9.海外院校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毕业,经国家教育部认证学历学位并具有派遣资格的全日制留学生。
10.凡曾受过行政处分,在各级公务员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不得报名。
四、招聘程序
中心2019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报名表(见附表),身份证(招聘工作主要分为七个环节: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录用。
1.报名。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19年1月31日17:00截至。报名者请登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下载并填写《国家石油储备中心2019年应届毕业生报名表》。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将报名材料发送到指定邮箱:gjsycbzx@sohu.com,邮件主题请写明“求职+岗位+姓名”,如“求职+综合管理岗+张三”,不接待来访。每名应聘人员限报一个岗位。(联系电话:67757678-811 88653065)
应考人员提交的报名材料应包括:国家石油储备中心2019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报名表、身份证、学生证、在校期间成绩单、就业推荐表,也可附上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证书或研究成果以及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以上材料提供扫描件或照片)。
2.笔试和面试。2018年2月下旬组织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按1:5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笔试和面试具体时间、地点等相关事项将另行通知。
3.确定考察人员。考生总分按笔试和面试成绩5:5计算,考察人选按总分从高到低的原则综合确定。
4.体检和考察。由中心组织考生统一进行体检。综合考生的考试成绩、体检等情况后,确定拟录用人选并进行考察。
5.公示和聘用。拟录用人选名单将对外公示,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拟录用人选公示期满如无异议,经报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完成签订聘用合同等工作。
原标题: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招聘2019年应届毕业生公告
点击下载>>>
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招聘岗位需求条件.docx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招聘岗位需求条件
序号 | 工作部门 | 岗 位 | 专业 | 学历 | 岗位要求 |
1 | 综合处 | 1人 综合管理 | 石油工程、 化学工程专业 | 硕士研究生 | 要求具有石油化工领域相关知识基础,综合协调能力强,具备较好文字能力和英语水平。 |
2 | 财务审计处 | 1人 出纳 | 会计专业 | 本科生 | 要求能够胜任现金出纳、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任务。 |
3 | 储备和安全处 | 1人 石油储备 管理 | 油气储运专业 | 硕士研究生 | 要求掌握油气储运运行管理方面的技术知识,熟悉油气储运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
4 | 工程和环保处 | 1人 工程项目 建设管理 | 工程建设管理、石油化工建设管理专业 | 硕士研究生 | 要求熟悉石油石化工程项目建设,具备较高的公文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 |
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应届毕业生招聘报名表.docx国家石油储备中心2019年应届毕业生招考报名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照片 |
民 族 | | 政治面貌 | | 籍 贯 | |
出 生 地 | | 现户口所在地 | | 入学前户口所在地 | |
身 高 | | 婚姻状况 | | 身份证号码 | |
报考职位 | | 联系电话 | |
毕业院校及专业 | | 学历 学位 | |
外语水平 | | 计算机水平 | |
爱好与特长 | |
奖惩情况 | |
学习经历 | |
社会实践工作经历 | |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 称谓 | 姓名 | 出生年月 | 政治面貌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注:本表必须如实填写各项内容,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定邮箱:gjsycbzx@sohu.com,并粘贴本人近期一寸彩色照片。
国家石油储备中心
2018年12月25日
来源: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fwyd/SYkaoshizhaopin/zyhgjjgsydwgkzp/zpgg/201812/t20181225_307630.html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