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的分子调控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雄穗发育表观遗传调控与高温胁迫下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解析。研究目标是利用各种组学手段,并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致力于解析染色质修饰在玉米雄穗发育尤其是生殖细胞发生和发育上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雄穗“应对”高温胁迫的关键机制。现因工作需要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名,竭诚欢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应聘。
一、招聘岗位:玉米雄穗发育调控机理研究
二、岗位级别:助理研究员
三、聘任形式:岗位聘用
四、岗位职责:
1. 开展玉米雄穗发育相关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等实验;
2. 协助组长或独立完成课题申请,与协助完成研究组承担的相关科研项目;
3. 协助指导研究生,完成研究组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应聘条件:
1. 具有生物学、农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玉米发育学、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向研究经历者优先;
2. 在相关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有影响力的论文(IF>5至少一篇);
3. 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相关研究技术;
4. 具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热爱科研事业,做事认真严谨,责任心强,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5. 具有北京市户口或符合国家以及中国科学院人员聘用中落户北京相关政策其他情形的;
6. 满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应聘岗位的其他聘任条件;
六、聘用人员待遇:
按照研究所在编人员管理,聘用期间的薪酬福利等参照国家、中科院以及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
七、应聘材料:
1. 填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公开招聘人员申请表》;
2. 证明个人能力的材料,如:论文首页、专利证书、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3.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4. 北京市体检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的健康体检表。
八、应聘程序:
请应聘者认真填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公开招聘人员申请表》(见附件,详细说明求学、工作期间的发表论文情况,应聘科研岗位的人员需标出SCI五年影响因子),应聘材料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至招聘岗位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岗位+学历+专业+毕业学校+户籍所在地(非应届须注明)”。
研究所岗位招聘部门将根据植物所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和岗位基本任职条件,以及具体招聘条件和岗位职责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电话或Email通知初审合格者后续招聘事宜,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再另行告知。
应聘过程中如有政策问题请联系人事处,联系人:杜老师,电话:010-62836607
欢迎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加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62836875
E-mail:zhangmei01@ibcas.ac.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原标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的分子调控研究组招聘启事
点击下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公开招聘人员申请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公开招聘人员申请表
应聘部门: 应聘岗位:
基本信息 | 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证件照 电子版 (必贴) |
出生日期 | | 婚否 | | 政治面貌 | |
籍贯 | | 户口 所在地 | | 身份证 号码 | |
是否应届毕业生 | | 是否博后出站人员 | | 是否社会在职 | |
学历 学位 | 全日制教育 | | 毕业院校 | | 专业 | |
在职教育 | | 毕业院校 | | 专业 | |
联系方式 | 手机电话 | | 电子邮箱 | | 通迅地址 | |
教育简历(从高中起) | 起止年月 院校 专业 学历 学位 |
工作简历(时间连续,包括博士后经历) | 起止年月 单位 岗位 职级/职务 |
配偶情况 | 姓名 | 民族 | 政治面貌 | 户口/生源所在地 |
| | | |
毕业院校及专业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
学位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 | 硕士 | |
博士 | |
代表性工作介绍 | 简要介绍代表性工作及成果,可列出发表论文(只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并标出期刊ISSN)、专著、专利、报告、参与课题、获奖、实验技术、外语及计算机水平、个人特长等 |
|
应聘岗位陈述 | 简述对岗位的理解、个人应聘优势、工作设想等(不够可另附纸) |
|
其他需要说明情况 | 如是否与原单位有过劳动仲裁经历、是否有亲属在植物所工作等。 |
本人承诺所填写的申请表中所有信息真实有效,用人单位有权对表中信息进行核实。若申请表中有任何虚假,本人自愿承担相应责任。 签字: 年 月 日 |
如申请人为本单位工作人员,请所属研究组或部门出具审批意见。 研究组组长(或部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来源:http://www.ibcas.ac.cn/zhaopin/201902/t20190201_5238593.html
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t is lawful to learn even from an enemy. 向敌人学习不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