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直属事业单位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
主管
部门 |
招聘单位 |
招聘岗位 |
岗位编码 |
招聘
人数 |
招聘
对象
范围 |
其他条件要求 |
笔试
开考 比例 |
备注 |
年龄 |
学历
或学位 |
专业条件要求 |
其他 |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5人) |
环境统计分析 |
3230101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环境科学 |
|
3:1 |
|
生态与生物科学研究 |
3230102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生态学 |
|
3:1 |
|
生态遥感研究 |
3230103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地理信息系统 |
|
3:1 |
|
可持续发展研究 |
3230104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环境生物学 |
|
3:1 |
|
环境法研究 |
3230105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
|
3:1 |
|
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
(3人) |
放射性监测 |
3230201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 |
本科(学士):应用物理学(核物理)
研究生(硕士):化学(放射化学方向)、核能科学与工程 |
|
3:1 |
|
电磁环境监测 |
3230202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 |
本科(学士):通信工程
研究生(硕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3:1 |
|
放射源管理 |
3230203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 |
本科(学士):核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研究生(硕士):核技术及应用 |
|
3:1 |
|
主管
部门 |
招聘
单位 |
招聘岗位 |
岗位编码 |
招聘
人数 |
招聘
对象
范围 |
其他条件要求 |
笔试
开考
比例 |
备注 |
年龄 |
学历
或学位 |
专业条件要求 |
其他 |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
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3人) |
分析测试 |
3230301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
|
3:1 |
|
空气自动监测 |
3230302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环境科学、
分析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3:1 |
|
遥感解译与生态监测 |
3230303 |
1 |
详见
公告 |
197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
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 |
|
3:1 |
|
注:1、本表各岗位相关的其他条件及要求请见本公告正文;2、报考者本人提供的有效学位证和毕业证所载学位和学历及专业名称,须完全符合其所报岗位“学历或学位”和“专业条件要求”两栏的学历、专业条件要求。
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单位性质 单位地址 主要职能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18号该院 主要负责研究生态环境质量,污染发展趋势,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标准体系,提供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验收、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规划与设计及其他社会需求的环境科技服务。具有国家甲级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国家甲级工程咨询证书、国家乙级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证书和省甲级环境污染工艺设计证书。
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抚琴西路营通街57号 负责全省城市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监测收集、运送和废物库运行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18号负责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环境纠纷技术仲裁监测、授权发布全省环境质量及污染公告、指导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建设,研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等工作。
二、招聘对象、范围及基本条件
(一)招聘的对象和范围
(二)基本条件
1、报考者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2)身体健康,体检合格,具有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3)符 合本公告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具体条件及资格要求(详见《招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其中报考者本人有效的学位证以及毕业证所载学历和专业名称,与拟报考岗位“学历或学位”和“专业条件要求”(指与学历学位相对应的专业条件)两栏的学历、专业资格条件要求应相符;不符者,请勿报考,否则取消报考(聘用) 资格的责任自负。
(4)中小学教师报考者,须征得县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同意。
(5)委培、定向毕业生,须征得原委培、定向单位同意。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6)有违反有关规定不适宜报考事业单位的。
三、公开招聘单位和名额
本次招聘均在事业单位经批准设置的岗位内招聘,招聘名额为11名,其中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5名、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3名、省环境监测中心站3名,具体岗位见《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
四、报名及网上缴费
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报名
1、明确要求。报考者登录报名网站后,应认真阅读本公告,详细了解招聘对象、范围、条件以及有关政策规定和有关注意事项等内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全符合报考条件的一个岗位报名,每个报考者在本批次事业单位公招中限报一个岗位。
在招聘的任何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条件、弄虚作假、违反回避制度、或同时参加了同批次事业单位两处及以上考试以及多岗位报考的,报考或聘用资格一律无效,且责任自负。
2、填报信息。符合条件的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如实、准确填写《2011年12月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信息表》(以下简称《报考信息表》)的各项内容。
本次公招我部门不进行网络资格审查。报考者所填《报考信息表》的各项内容仅作为报考者参加笔试的依据,报考者最终是否符合所报岗位条件要求,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厅负责的面试资格审查、考核中的复核确认和省人社厅审核确认的结果最终确定。
3、上传相片。报考者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表》后,按网络提示上传JPG格式、大小15—20K的报考者近期免冠证件照。四川省人事人才考试测评基地根据报考者所传相片的质量在网上进行审查,并在报考者上传相片后1日内及时反馈审查意见。上传相片质量审查不合格的,报考者应按提示要求重新上传。
(二)网上缴费
(三)岗位调整
(四)打印报名表
(五)打印准考证
五、考试
本次公开招聘采取综合淘汰的考试方式进行。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考试成绩按以下原则计算:
考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40%+面试成绩60%。
(一)笔试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5个岗位专业知识笔试参考资料:
(1)环境统计分析岗位参考资料:《环境统计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小华,刘瑞民,曾勇编著;《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志峰,刘静玲等 编著。
(2)生态与生物科学研究岗位参考资料:《普通生态学》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中文版)》李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生态学》孙儒泳 李庆芬 牛翠娟 娄安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生态遥感研究岗位参考资料:《地 理信息系统概论》 黄杏元、马劲松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张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李建松编,武汉大学出版社;《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炳编,武汉大学出版社;《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编,科学出版社;《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杨正尧、程效军、成枢编,武汉大学出版 社。
(4)可持续发展研究岗位参考资料:《生物多样性教程》(作者:K.V.克里施纳默西,张正旺主译,化学工业出版社);《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史新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5)环境法研究岗位参考资料:《环境学导论》何强,井文涌,王翊亭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环境保护法教程》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或《环境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3个岗位专业知识笔试参考资料:
(1)放射性监测岗位:分析化学、放射化学、原子核物理、辐射防护、环境放射性监测。
参考资料:《放射化学》原子能出版社、祝霖主编;《分析化学》2000年第四版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核物理(卢希庭 主编,修订版)、辐射防护导论(方杰 编 原子能出版社)、环境与辐射(任天山著原子能出版社)。
(2)电磁环境监测岗位:电磁辐射污染源、电磁辐射测量基础与仪器(电磁辐射测量原理)。
参考资料:《电磁辐射讲义》国家环保总局监督管理司。
(3)放射源管理岗位:核安全综合知识、 辐射防护、放射性监测、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参考资料:《核安全综合知识》《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丛书》编委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辐射防护导论》 原子能出版社 方杰、《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原子能出版社 潘志强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罗上庚)。
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3个岗位专业知识笔试参考资料:
(1)分析测试岗位参考资料: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大气物理、大气化学与大气扩散、气象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大气边界层化学、物理化学、光化学、自动控制原理、点式和长光程五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O3、CO)空气自动监测站使用说明书。
(2)空气自动监测岗位参考资料:
①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②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上册).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3)遥感解译与生态监测岗位参考资料:
①《2008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实施方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8;
②《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环保部颁布;
③《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2010年第一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④《遥感原理》,版本不限;
⑤《生态学原理》,版本不限。
3、笔试时间。定于2011年12月10日举行(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缺考任一笔试科目的报考者,视作自动放弃,取消报考资格。
申请加分的报考者,务于2011年12月2日17∶00前在工作时间将服务所在地县以上团委(或人社局、教育局)出具的证明、考核材料、服务合同(协议)和服务证书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交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人事处(地址:成都市西御街31号,联系电话028-86112517),以便审查。材料不齐备、非原件或逾期未交材料的,不予受理、责任自负。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加分。
(二)面试
1、面试方式。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2、确定面试入围资格审查人员。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根据各具体招聘岗位的参考人员笔试总成绩和招聘名额,从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确定面试入围资格审查人员。与最后一名面试入围资格审查人员笔试总成绩相同的人员,一并确定为面试入围资格审查人员。
获得面试入围审查资格的人员请按照规定的时间带上以下材料到指定地点办理面试资格审查手续:
②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
③有效的学位证、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
其中,2012年应届毕业生参加面试资格审查时,需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就读院系及专业等情况的证明原件。其最终是否符合报考岗位的学位、学历和专业资格条件,以本人毕业时取得的有效学位证及毕业证所载学历和专业名称为准。
④其他与报考资格相关的材料;
不能按要求提供上述证件和证明以及未按时参加资格审查的,视为自动放弃其面试资格。
面试入围资格审查中因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取消面试资格以及因缺少上述证件和没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审查自动放弃其面试审查资格而产生的空额,按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人员参加面试资格审查。依次等额递补取得面试审查资格的人员,由省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根据报考者在《报考信息表》上所留联系电话直接通知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因递补人员联系电话留错或不畅通导致不能递补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自行放弃,责任自负。
4、面试时间及地点。面试的时间及地点详见面试通知书。
面试当日,面试人员凭面试通知书、本人有效身份证按面试通知书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准时到面试考场候考。未按规定时间到考场候考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由此出现的面试名额空缺不再递补面试人选。
如因面试入围资格审查或缺考出现空缺而产生的实际参加面试人数低于规定的面试入围比例时,面试正常进行。
5、面试主要范围。
包括意愿素质(动机愿望、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兴趣爱好等)、智能素质(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人格素质(举止仪表、性格气质等)和知识素质(综合知识、专业知识等)四个方面。
6、面试成绩公布。报考者的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报考者本人签字确认。
(三)考试成绩公布
六、体检
(一)体检人员确定
根据招聘名额,按照报考者考试总成绩,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如考试总成绩相同,按面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体检人员,下同。
(二)体检标准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为此,凡报考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招考岗位的人员,在进 入体检时须进行血铅检查。
(三)体检时间和地点
体检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时间、集合地点及人员名单随面试人员考试总成绩公布。
未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以及未在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规定项目体检的报考者,视为自动弃权。
(四)复检及递补
初次体检不合格的,本人可在接到体检结果通知三日内申请复检一次。复检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指定到除原体检医院以外的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申请复检人员的体检结果以复检结果为准。
某岗位因体检人员自动弃权或体检不合格而出现的空额,按照参加面试报考者的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体检人员。如该岗位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员体检均不合格或无人可递补,不再递补。
七、考核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对 体检合格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情况、道德品质修养、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对其与报考相关的人事档案等材料的真实有效性和报考资格进行核实确认。对取消报考资格以及通过考核后报考者自动放弃出现的空额,按该岗位参加面试报考者的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人选进行体检和考 核,如该岗位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员综合考核均不合格或无人可递补,不再递补。
八、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拟报送省人社厅审核确认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准考证号、招聘岗位要求的本人其他有关基本情况、考试总成绩、排名以及该岗位招聘条件等,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和举报。举报者应以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凡以匿名或其他方式反映的问题不予受理。
对公示期间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取消被公示人拟聘用人员资格,不再予以审核确认;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或难以否定的,可先报送省人社厅进行审核确认,但一经核实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取消其拟聘用或聘用人员资格。公示期间因被公示人弃权或因其被举报查实取消资格后出现的 空额不再递补。
公示后因拟确认人员弃权等原因出现的招聘名额空额,不再递补。
九、审核确认和办理聘用手续
公告公示无异议人员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厅通知报送以下材料的时间和地点。
1、在职人员应提供原单位出具的同意其到新单位应聘的书面材料(通过省人社厅审核确认后,在职人员再按招聘单位要求提供正式同意解除聘用(劳动)合同或者同意流(调)动的书面材料)或者生效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等有效书面证明材料以及有效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有学位要求的,下同)。
2、毕业两年内尚未就业的普通大专院校全日制毕业生应提供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有效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未就业证明。
3、2012届毕业生应在2012年7月31日前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就业报到证》。
4、下岗、失业人员应提供户口所在地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发放的《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明、有效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出具的档案管理证明。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对报考者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在汇总后将拟聘用人员的相关材料报省人社厅审核确认。省人社厅将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公告以及我部门报送的审核确认材料,对拟聘用人员的报考资格和本次公招的规范性进行最终审核确认。
通过省人社厅审核确认的拟聘用人员,取得聘用人员资格。
用人单位凭省人社厅的确认复函,通知取得聘用资格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具体时间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书面通知为准)到单位报到,并按照有关规定签订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合同,实行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
逾期不能按要求提供上述材料的以及通过省人社厅审核确认后,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其拟聘(聘用)人员资格。因以上原因产生的空额,不再递补。
十、纪律与监督
十一、特别提示
2、请报考者确保联系方式正确、畅通。否则因无法与报考者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报考者自行负责。
3、本部门和省人社厅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十二、有关咨询、监督电话
专业科目笔试参考资料咨询电话:028-85589448(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人事办公室)、028-87731915(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办公室)、028-85552447(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办公室)
公告、政策、专业科目笔试、面试考务咨询电话: 028-86118305 86112517(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人事处)
监督电话:028-86152521(省环境保护厅监察室)
028-86139086(省人社厅监察室)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