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英文名称: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通识教育基础课/选修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2(理论学时:23学时;实践学时:9学时)
学分:2
四、先修课程
无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职业素养的提升也至关重要。课程通过系统讲解对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几项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人际沟通技能,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全过程,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培养造就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1、职业素养的内涵,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2、不同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3、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课程难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取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队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 主题 | 教学内容 | 课堂活动 | 课后作业 | 学时 | 类别 | 地点 |
1 | 就业形势与求职定位 | 1、设定情景,虚拟人物“华大业”是我校低年级学生,对职业规划比较迷茫;2、教师介绍我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和形势,引导学生根据性格、技能、专业等进行求职定位,明确实现个人职业目标所需的职业素养。 | 职业规划测评 | 寻找身边的榜样,进行人物访谈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2 | 时间管理与自信演讲 | 1、设定情景,虚拟人物“华大业”不知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教师讲授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两项职业素养:时间管理、自信演讲。 | 钱买时间;成就事件分享 | 自我能力分析和树立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3 | 讲座或团体辅导(课外实践) | 邀请基层和重点单位就业校友和毕业生分享心路历程。 | | | 3 | 学生实践 | 统一组织 |
4 | 职业素养情绪管理与有效沟通 | 1、设定情景,虚拟人物“华大业”不知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教师讲授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两项职业素养:情绪管理、有效沟通。 | “情绪源”传递;“你说我画”,“总经理下达任务” | 自学简历制作基本技巧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5 | 简历制作 | 1、设定情景,虚拟人物“华大业”投递简历屡屡石沉大海;2、讲授简历的种类、能力型简历构成、注意事项及投递建议。 | 设定虚拟人物的个人经历,针对不同的岗位,学生撰写简历,开展组内评价和组间互评。 | 自学面试基本技巧,准备无领导小组讨论。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6 | 面试技巧 | 1、设定情景,虚拟人物“华大业”在面试中屡屡受挫;2、教师讲授常见面试类型与应对,应届生面试常见问题及回答技巧。 | 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活动 | 观看“职来职往”节目,下次课分享作为企业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7 | 讲座或团体辅导(课外实践) | 邀请职场人士介绍本行业现状、发展趋势,招聘标准和对同学们的建议。 | | | 3 | 学生实践 | 统一组织 |
8 | 创业启蒙 | 1、设定情景,虚拟人物“华大业”已经工作5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知识储备,希望能创业;2、教师分析商业模式画布模板,讲解商业模式的九个模块包括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价值主张、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和成本结构。 | 各小组设计创业画布,并用虚拟货币对其他小组投资,根据各小组最终获得的虚拟金额进行评比。 | 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一样的人生)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9 |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志向,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1、设定情景,虚拟人物已经退休,回顾职业生涯;2、教师引导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名族的事业中。 | 准备1分钟自我介绍和个人简历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10 | 企业走访(课外实践) | 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访问真切感受企业文化,近距离接触企业高管,帮助同学们提升对职业世界的认知,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 | | 3 | 学生实践 | 统一组织 |
11 | 展示交流 | 每位学生分别进行课堂展示,包含:1、1分钟自我介绍;2、本人简历设计思路;3、结构化面试。 | | | 2 | 教师讲授 | 课堂 |
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
1、《职业素养入门与提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庄明科、谢伟;
2、《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谷兰、杨开;
3、《大学生职业素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伍大勇;
4《职业素养基础》,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杨千朴;
5、《员工职业素养培训》,中国发展出版社,龚晓路、黄锐;
6、《职业化员工必修的10堂课》,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家强;
7、《职场沟通概述》,中信出版社,李建伍;
8、《人际关系与沟通》,清华大学出版社,曾仕强,刘君政。
十一、课程成绩评定与记载
本课程为体验式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考核办法将主要依据课堂表现、出勤、期末作业的情况来评定,其中课堂表现占50%,出勤占15%,期末作业占35%。
终结性考试形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