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第九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黔西南州科学技术协会下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考试疫情防疫工作方案
按照国家及我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疫情传播,确保人才对接的安全,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保障
本次人才对接防疫工作由黔西南州科协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开展人才引进防疫工作。
二、线下环境设置事项
黔西南州科协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如下工作: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
2.做好候考室、面试室、候分室的消毒处理工作,不使用空调,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做好健康监测,对参加活动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对进入活动场所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
4.做好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5.保持活动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6.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
7.设立应急区域。当出现疑似症状人员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安排就近就医。
8.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人员对接相关工作
由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如下工作;
1.求职人才资质审核合格后,工作人员电话通知防疫要求或通过邮件等形式向求职人才发放求职人才线下对接注意事项、人才对接结束后注意事项。
2.人才对接活动期间,所有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或肘臂遮挡口鼻,将使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打喷嚏和咳嗽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洗双手。
3.按照贵州省疫情防控的需要,考生若有境外及疫情中高风险省份区域旅居史的,在进入面试、体检各环节之前,须提供近7天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单。无核酸检测证明的,需提前进行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参加面试。
4.本次面试不聚集、小规模开展人才对接相关活动。工作小组备选三个会议室作为候考室、面试室、候分室。确保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面试时考官全程配戴口罩,面试者可不戴口罩。面试全程控制时间,每位不超15分钟,中间间隔3分钟,由工作人员对面试室进行消毒。求职人才在候考室、候分室期间需全程配戴口罩。
四、求职人才线下对接注意事项
1.求职人才收到用人单位邀约后,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勿前往新冠肺炎中高风险地区,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2.求职人才在线下对接前28天内出现发热(≥37.3°C)、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或有境外及疫情中高风险省份或区域的旅居史,暂缓线下对接相关事宜,另行安排对接时间。
3.参加线下对接的求职人才需在微信小程序中下载贵州健康码,并确认健康码为绿色,并经体温测量正常后,方能参加线下对接。贵州省外户籍人员需提供入贵州省境内核酸检测无新冠肺炎感染证明方可参加面试。
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线下对接的求职人才,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途经公共场所后,尽快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请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及时进行手消。
5.考生须如实告知以上个人情况,在考试时如实填报《第九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黔西南州科协下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面试个人防疫情况申报表》。
五、其他事项
1.人才对接活动结束后,评审专家及求职人才28天内若出现发热(≥37.3°C)、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时,或发生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应立即按照防控要求做好自我处置,并如实将相关信息告知用人单位。
2.考生在参加考试前28天进行个人体温(2次/天)监测,如出现发热(≥37.3°C)、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请及时与黔西南州科协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0859—3222121),若未报告,一经发现,取消面试资格。
3.考生须如实告知以上个人情况,如有隐瞒一律取消参考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