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一、1000米跑
(一)测试方法
受测者分组进行测试,用站立式起跑。受测者从起点线处听到起跑口令后起跑,记时开始,受测者完成1000米距离到达终点线,记时结束并记录跑完全程时间。
(二)成绩评定
测试以完成时间记取成绩,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时间(秒) | 4'35″ | 4'20〃 | 4'15〃 | 4'10〃 | 4'05〃 | 4'00〃 | 3'55〃 | 3'50〃 | 3'45〃 | 3'40〃 |
分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得分超出10分的,每递减5秒增加1分,最高15分。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时间(秒) | 3'35〃 | 3'30〃 | 3'25〃 | 3'20〃 | 3'15〃及以下 |
分值 | 11 | 12 | 13 | 14 | 15 |
(三)评判规则
故意挤撞、推拉、阻挡其他受测者行进的以及偏离跑道或取捷径行进的,视为“不合格”。
二、立定跳远
(一)场地设置
在跑道或平地上标出起跳线。
(二)测试方法
考生站立在起跳线后,脚尖与线齐平,不得踩线,不得离开地面,听到“开始”口令后,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助跑、垫步或连跳动作,测量起跳后沿至身体任何着地最近点后沿的垂直距离,两次测试,记录成绩较好的1次。
(三)成绩评定
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距离(米) | 2.01 | 2.13 | 2.17 | 2.21 | 2.25 | 2.29 | 2.33 | 2.37 | 2.41 | 2.45 |
分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得分超出10分的,每递增4厘米增加1分,最高15分,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距离(米) | 2.49 | 2.53 | 2.57 | 2.61 | 2.65及以上 |
分值 | 11 | 12 | 13 | 14 | 15 |
(四)评判规则
(1)起跳时踩线不计成绩。
(2)有助跑、垫步或连跳动作,不计成绩。
三、单杠引体向上
(一)测试方法
听到“开始”的口令,记时开始,受测者跳起,双手正握单杠悬垂,悬垂时双肘关节伸直,双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高于杠面,然后身体下落还原成悬垂动作,记为完成1次引体向上。受测者双手不离开单杠,按此动作进行。听到“3分钟时间到”的口令,记时记数结束,受测者下杠。
(二)成绩评定
以3分钟内的完成次数记取成绩,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次数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分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得分超出10分的,每递增1次增加1分,最高15分,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次数 | 12 | 13 | 14 | 15 | 16及以上 |
分值 | 11 | 12 | 13 | 14 | 15 |
(三)评判规则
(1)拉杠时,下颌未高于杠面,不计次数。
(2)悬垂时,双肘关节未伸直,不计次数。
(3)身体借助振浪或摆动的,不计次数。
(4)测试中,脚触及地面或立柱,结束考核。
四、10米×4往返跑
(一)场地设置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终)点线和折返线,起点线距折返线10米。(场地设置如下)
0米起点线 10米折返线
(二)测试方法
受测者2人一组参加测试,从起点线处听到起跑口令后起跑,记时开始,在折返线处返回跑向起跑线,到达起跑线时为完成1次往返。连续完成2次往返,记时结束并记录跑完全程时间。
(三)成绩评定
测试以完成时间记取成绩,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时间(秒) | 14〃50 | 13〃70 | 13〃50 | 13〃30 | 12〃90 | 12〃70 | 12〃50 | 12〃30 | 11〃90 | 10〃30 |
分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得分超出10分的,每递减0.1秒增加1分,最高15分。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时间(秒) | 10〃20 | 10〃10 | 10〃00 | 9〃90 | 9〃80及以下 |
分值 | 11 | 12 | 13 | 14 | 15 |
得分超出10分的,每递减0.1秒增加1分,最高15分。具体记取方法如下:
时间(秒) | 11〃20 | 11〃10 | 11〃00 | 10〃90 | 10〃80及以下 |
分值 | 11 | 12 | 13 | 14 | 15 |
(四)评判规则
折返时,单脚踏入折返线,方可返回;折返时,脚未踏入折返线就返回的,每发现1次,完成时间增加5秒。
受测者未连续完成2次往返跑的,视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