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简介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代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在沂沭泗流域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是具有水行政管理职能的正局级事业单位。负责沂沭泗流域主要河道、湖泊、枢纽等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运用,负责直管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和保护,在直管工程范围内开展水行政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工作。
沂沭泗流域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主要由沂河、沭河、泗运河三大水系组成。地理位置北倚沂蒙山,南襟故黄河,西临黄河,东连黄海。流域面积八万平方公里,占淮河流域面积29%。流域范围地跨苏鲁豫皖4省15个地市,共77个县(市区)。沂沭泗流域处于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区,南临长三角、北接环渤海,地处亚欧大陆桥东部要塞,在国家实施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起着承东启西、呼应南北的重要作用。
目前,沂沭泗局直管工程包括河道961公里和南四湖、骆马湖2座大型湖泊,堤防1729公里、控制性水闸26座以及中型泵站1座。直管工程涉及山东省的济宁、枣庄、临沂、日照和江苏省的徐州、宿迁、连云港等7市30个县(市)。
沂沭泗局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局本部内设10个职能处室,下设水文局(信息中心)、防汛机动抢险队、综合事业发展中心、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等4个直属事业单位,南四湖水利管理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骆马湖水利管理局等3个直属局及淮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1个企业。南四湖水利管理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骆马湖水利管理局机关均为参公事业单位,3个直属局共下设19个基层派出机构(基层局)及7个事业单位。
全局事业人员总编制为1182人,其中行政执行人员编制(参公人员)500人,公益事业人员编制(事业人员)682人。截至2022年底,全局共有行政执行人员441人、公益事业人员45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116人、本科学历512人。
沂沭泗局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高度重视青年干部和人才培养。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较好,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较大,2022年首次选拔事业编制干部担任基层局班子成员,创造有利于基层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育人用人环境。遴选选调机制日渐成熟,2022年首次开展驻徐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从基层局选拔优秀事业人员调入驻徐事业单位工作,进一步拓宽基层人员发展空间。人才激励体制机制不断巩固,把创新团队、首???技师工作室作为培养平台,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薪酬福利制
度规范完善,职工幸福指数逐年提升,归属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有万里长河奔流入海,有宏伟工程庄严矗立,有执法船艇乘风破浪,有青山隐隐,有湖水潺潺,有河岸葱葱,有项目,有机会,有发展。今日种下“梧桐树”,唯盼“金凤凰”来栖。
与鸿鹄齐飞,目之所及皆为广袤天空。给沂沭泗一个机会,带你领略山河远阔,万里前程。
祝同学们云程发轫,顶峰相见!
沂沭泗局水文局(信息中心)简介
沂沭泗局水文局(信息中心)隶属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为中央驻地方(江苏徐州)正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沂沭泗流域的水旱灾害防御信息支撑、水文水资源技术指导、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水利科研创新等工作,长期致力于服务沂沭泗流域防汛抗旱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
沂沭泗局水文局(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拥有一支高度年轻化、技术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水文局公益事业人员编制总数为26人。现有在职职工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6人,研究生学历占在职人数的73%。正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6人,经济师1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在职人数的68%。从年龄结构看,35岁及以下的11人,35岁至45岁的5人,45岁以上6人,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趋势。专业领域涉及水文、通信、信息化等,拥有沂沭泗水文测报系统、水情信息交换系统、水情信息服务系统、洪水预报系统等先进的系统平台。
沂沭泗局水文局(信息中心)是沂沭泗流域水旱灾害防御的专业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单位。科技创新是水文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水文局始终在提升科研能力、狠抓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不断研究新课题、开发新技术。在近年的科技
成果评选和创新技术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作为沂沭泗局主要的技术支撑单位,水文局在履行职责的同时,致力于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利用基本建设、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经费渠道,深入开展水文信息化科学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共取得水利部大禹奖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学技术奖12项;独立撰写出版专著7部、参与12部,编辑出版沂沭泗水文学术交流论文集6部;获得各类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7项。沂沭泗局水文局(信息中心)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定期研究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职工队伍和人才工作的投入,通过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创造潜能。严格按照单位的职责、职能,科学合理地设定专业岗位,同时按照高、中、初级职称,划定一定比例,形成培养梯次,从而激发、调动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推动年轻人才的脱颖而出、推动住建队伍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重视技能素质的培养,鼓励职工参加业务培训,鼓励职工提升学历,晋升职称,积极参加相应技能竞赛等,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根据青年个人特点,采用老带新“一对一”的结对培养模式,引导帮助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成才。具备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实现职工收入的合理性分配和良性增长。关心职工日常福利
南四湖水利管理局简介
南四湖水利管理局成立于1983年,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186号,隶属于水利部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在所辖范围内行使水行政执法、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等职责。目前全局共有在职职工244人。
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内设8个职能科室,下属6个基层局和3个事业单位。下属上级湖水利管理局驻济宁市、下级湖水利管理局驻徐州市沛县、蔺家坝水利枢纽管理局驻徐州市铜山区、二级坝水利枢纽管理局驻拦湖大坝中段、韩庄水利枢纽管理局驻微山县韩庄镇和韩庄运河水利管理局驻枣庄市台儿庄区。
南四湖水利管理局直管工程包括:南四湖及南四湖湖西大堤、湖东堤,韩庄运河、伊家河、二级坝水利枢纽、韩庄水利枢纽、复新河节制闸和蔺家坝节制闸等,管理堤防345.11公里、水闸16座。
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建局以来,在水利部、淮委、沂沭泗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经过历届党委和全局干部职工的不懈拼搏、共同努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工程面貌日益改善,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维护河湖健
康生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将在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指引下,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南四湖水利管理局高度重视青年职工培养,持续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青年搭建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加入南四湖局大家庭,让青春在水利事业的建设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级湖水利管理局简介
上级湖水利管理局成立于1980年,1983年移交沂沭泗水利工程管理局南四湖管理处(现南四湖水利管理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太白西路16号。主要职责是负责所辖范围内直管工程的统一管理和安全运行、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统一管理、防汛抗旱、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维修养护、水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目前共有在职职工23人。
上级湖水利管理局内设办公室、水政与安全监督股(水政监察大队)、水资源股、财务股和水利管理股(防汛抗旱办公室)5个股室。上级湖水利管理局直管工程包括:复兴河节制闸、南四湖部分水域、南四湖湖西大堤桩号0+000~54+450段及湖东堤桩号0+000~29+457段。
上级湖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履行流域机构管理职能,全面强化河湖管理和保护,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南四湖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级湖水利管理局办公地点位于济宁市市区,有着优渥的办公环境,同时设有职工健身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
文体活动。上级湖水利管理局高度重视青年队伍的建设,青年职工拥有到不同岗位锻炼的机会和广阔的晋升空间。上级湖局大家庭期待优秀的你加入,成为光荣的河湖卫士,在水利事业绽放光芒!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简介
根据1981年国务院(国发[1981]第148号)批准,为促进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生产发展,由水利部对南四湖和沂沭河地区水利工程实行统一管理,1983年4月水利部淮委沂沭泗局在山东临沂组建成立沂沭河管理处,负责沂沭河直管区的水利管理工作,2003年3月沂沭河管理处更名为沂沭河水利管理局(以下简称沂沭河局)。
沂沭河局主要负责沂沭河流域山东部分直管工程的统一管理、安全运行、防汛抗旱、水域及岸线管理保护、水资源统一管理等;管理范围包括沂河、沭河、祊河等共计517.4公里河道、739.91公里堤防,控制性闸涵8座,其中大型水闸5座,分别为刘家道口节制闸、彭家道口分洪闸、人民胜利堰节制闸、新沭河泄洪闸、江风口分洪闸。
(一)机构设置
根据沂沭泗局2012年“三定”批复,沂沭河水利管理局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正处级事业单位,下设7个基层局和2个直属事业单位。7个基层局分别为沂河水利管理局、沭河水利管理局、大官庄水利枢纽管理局、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江风口分洪闸管理局、郯城河道管理局、河东河道管理局,2个事业单位为防汛机动抢险分队和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全局编制总数364名,其中行政执行人员编制136名;
公益事业人员编制228名。截止到2021年11月,全局在职职工261人其中参公管理人员117人,公益事业人员144人,离退休人员198人。沂沭河局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即直属局—基层局—管理所,一线管理主要由基层局及其管理所负责,管理范围涉及临沂、日照2个市,11个县区,水管单位均完成水管体制改革,落实了维修养护经费,直管工程维修养护由公司承担。
(二)防洪体系及洪水特性
沂沭河河道源短流急,山洪性特征显著,洪水峰高量大,水旱灾害频繁,防汛任务繁重。经过多年系统治理,沂河祊河口、沭河汤河口以下已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沂河祊河口以上至汶河口、沭河汤河口以上至浔河口已达20年一
遇防洪标准;干支流上游建有岸堤、跋山等9座大型水库和28座中型水库,总库容33.5亿m3;流域基本形成以上游水库为基础、中下游河道堤防为骨干、下游控制性水闸及分洪道工程为保证的完整防洪工程体系。沂、沭河均发源于沂蒙山区,属山洪性河道,上中游属山丘区,河床比降大,洪水具有源短流急、峰高量大、暴涨暴落等特点,破坏性大;中下游为平原区,河道比降较小,行洪不畅,洪水过程缓慢,持续时间长,堤防防守压力大;加之流域连续多年未发生大的洪水,防洪工程体系未经过设计标准洪水检验,沂河汶河口以上、沭河浔河口以上堤防防洪标准不统一,流域整体防洪工作仍然面临复杂考验。1993年和2012年洪水是流域近年来发生的两次较大量级洪水。
(三)主要工作情况
多年来,沂沭河局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努力为临沂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一是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水利安全保障,强化工程维修养护,提高水利管理水平,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成功战胜了1993、2012、2019年“利奇马”台风暴雨洪水和2020年沂河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和沭河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等流域性洪水。二是不断提高水利服务效能,积极做好沿河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协调,协助完成西安路祊河桥、陶然路沂河桥、鲁南高铁、京沪高速扩建等重点项目的涉水申报审批,配合完成沂沭邳治理、分沂入沭扩大、刘家道口枢纽等一批大型水利基
建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沂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探索水资源流域与区域协作管理,推进直管河湖“清四乱”和构建“无违河湖”,着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四是持续推进依法管水治水,不断加强涉河工程建设、水行政许可、河道采砂、取排水的管理,推进采砂联合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有力维护河道管理秩序和沿河社会稳定。(四)文明单位创建成果
沂沭河局机关2006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成功争创全国水利文明单位,2019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多年来,沂沭河局不断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以来连续4年度被上级考核为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含下属单位在内的8家单位全部取得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其中4家荣获省级荣誉称号,4家单位获得市级及以上“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号示范集体”、“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42人次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创新奖,20多名同志获得厅局级以上重要工作表彰。2019年,成功防御“利奇马”台风暴雨洪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抗击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圆满完成河湖清违整治专项行动任务,获得临沂市通报表扬。2020年,成功抵御沂河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和沭河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确保2020年安全度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水利安全保障,获得临沂市抗击“8.14”洪水
沂河水利管理局简介她是一条张扬着自信与大气的河流,发源于泰沂山脉的南部,倾诉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一路盘山绕崮、吸纳千溪百流,桀骜不驯地从山间冲出,势不可挡地奔流向海。它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平方公里,河面最宽达1540米,自北向南贯穿临沂,由江苏燕尾入海,是发源于山东境内的第一大河,她,就是临沂人民的母亲河——沂河。
作为沂河的“代言人”,沂河水利管理局坐落于临沂市兰山区。成立于1957年4月,原为沂河管理所,2003年4月份更名为沂河水利管理局,作为水利部淮委流域管理机构,隶属于沂沭泗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为独立核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临沂市沂水、沂南、兰山、罗庄、费县境内沂河、祊河、邳苍分洪道三条河流的防汛、工程管理、水行政执法以及维修养护等任务,直管河道203.99km,直管堤防262.1km。
坐落于沂蒙精神发源地的沂河水利管理局一直致力于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融会贯通,单位与职工共同成长、共享成果、共迎挑战。沂河水利管理局是水利部“全国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淮委“水政水资源文明服务窗口”,2017-2020年连续四年被临沂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职工多
人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临沂市劳动模范”“临沂市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沂河水利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把沂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不断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奋力谱写新时代沂河水利事业的美好乐章。
漫步沂河畔,观赏沂河景,在感受沂河的端庄与大气,壮阔与自信的同时,你会深深知道,沂河为什么会是临沂人心中最美的母亲河。是它,创造着无数历史文化的奇迹,滋润着八百里沂蒙的文明;是它,融入了以生命与奉献诠释的热烈之红,河水深流,不言冷暖。
“昨日不可追,未来大有为”。青年们,快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到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的伟大实践中,快将青春的希望播种到由“大美新”到“强富精”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的美好篇章中!造福于家乡、造福于人民,沂河会因你而更精彩!欢迎莘莘学子选择投身水利事业,选择沂河水利管理局!
河东河道管理局简介河东河道管理局隶属于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2003年由《关于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下属直管单位更名的批复》(淮委人教〔2003〕96号)批准成立。单位编制总数为32人(行政管理编制12人,公益事业编制20人),领导职数3人,在职职工26人,退休职工11人。主要负责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境内沂河、沭河以及汤河回水段三条河流的工程管理、防汛、水行政管理等任务。
河东河道管理局在淮委、沂沭泗局、沂沭河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水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防汛防台、采砂管理、工程管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推进,水利管理事业稳步发展,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着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近年来,被评为水利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水利部水利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三级单位、淮委工人先锋号、省级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基层水管单位综合发展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
河东河道管理局地处临沂市河东区中心地段,紧邻城市商圈,生活便利;坐拥沂河与沭河两河流域黄金交会,启阳机场、长深高速、临沂东站尽皆醇熟畅达;沂河滨河景区、汤河湿地公园贯穿其里,河道工程、生态面貌整洁有序;办
公区单独成院,园林绿化环境优美,水文化展室、党建展室设施齐全,充满人文关怀;中青年职工多为业务骨干,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工作氛围融洽,职工发展前景明朗,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凝聚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欢迎优秀毕业生加入河东河道管理局,与我们一道继续做好沂沭河的忠诚“卫士”,为保护家乡河做出应有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河道管理事业的华彩乐章。
骆马湖水利管理局简介
骆马湖水利管理局(以下简称骆马湖局)是1985年2月按照国务院国发[1981]148号文组建的正处级流域管理机构,隶属于水利部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局址设在江苏省宿迁市富康大道350号。骆马湖局直管沂沭泗水系江苏境内的沂河、新沂河、沭河、京杭运河(宿迁闸以上)、邳苍分洪道、骆马湖和嶂山闸、宿迁闸两座大中型水闸,下设邳州河道管理局、新沂河道管理局、沭阳河道管理局、灌南河道管理局、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嶂山闸管理局6个基层局和防汛机动抢险队、机关后勤服务中心2个直属事业单位。全局总编制301人,其中参公编制129人,事业编制172人。
统管骆马湖地区骨干防洪工程35年来,骆马湖水利管理局认真做好水利管理和工程维修养护,工程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的协调作用,合理调度洪水,处理苏鲁边界水事矛盾,参与防洪抢险,战胜了多年较大洪水,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近几年获得了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书香宿迁”先进单位、宿迁市高质量发展考核“重大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骆马湖水利管理局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每年有计划地从高校招聘水利管理各类专业人才,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工作;不定期组织开展技能人才“比武”活动,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在参公人员中积极落实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全面拓展人才发展空间。
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骆马湖局将继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骆马湖局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篇章。
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简介
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是骆马湖水利管理局直属的流域管理机构,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局址位于宿迁市城北的中运河宿迁枢纽水利风景区内。内设办公室、水政水资源股、财务股、水利管理股(防办)四个股室和宿迁闸管理所、新沂河管理所、骆马湖管理所、支口管理所、黄墩管理所5个管理所。全局总编制38人,截止到2022年12月,全局共有在编人员35人。
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统管沂沭泗水系下游江苏省宿迁市境内的“两河一湖一闸”——中运河、新沂河、骆马湖、宿迁闸等流域性防洪工程及水资源。主要负责管理范围内防汛抢险、工程管理、维修养护、水行政执法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等工作,同时,骆马湖、中运河和宿迁闸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担负着输水任务,宿迁闸常年开启运行,每年向上游调水3.5亿立方米左右。
近年来,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致力于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幸福河湖建设,积极贯彻“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好工程维修养护,积极落实河湖长制,推动直管河湖范围内“四乱”问题清理整治的同时满足流域人民对美好水生态、水文化的需求,2022年中运河宿迁水利枢纽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
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高度重视青年职工队伍建设,引导青年职工树立远大理想,鼓励青年职工发挥才智,安排青年职工到重要岗位锻炼。同时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为职工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使青年职工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职工队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宿迁水利纽枢管理局位于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江苏宿迁市城区,办公驻地背靠京杭大运河,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是青年人才工作、生活、创业的理想之地。热忱欢迎广大青年学子来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发展、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