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区情介绍
中山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区东部,经纬度为东经121.63°、北纬38.92°,东、南、北三面濒临黄海,西部与西岗区接壤。中山区是大连城市的发祥地,是大连市的中心城区。陆地面积47.4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43平方公里,海岸线和岛岸线总长42.53公里。全区辖海军广场街道、人民路街道、青泥洼桥街道、葵英街道、桃源街道、老虎滩街道共6个街道,56个社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户籍人口36.8万人,常住人口38.8万人。
中山区有历史记载始于东汉,时称“三山”,唐朝初称“三山浦”,明清称“青泥洼”。1945年大连解放以后,大连市政府将全市划分为12个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其中黑咀子区改为中山区,并于1946年成立中山区委、区政府。后又陆续将老虎滩、中央、南山、寺儿沟等区并入。至1959年,今中山辖区范围基本形成。
中山区是大连市最早的建成区和城市核心功能区,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基本保持在96%左右,以金融为龙头,以航运物流、现代商贸和文化旅游为展翼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主城区”。
中山区是金融服务集聚区。全区有各类金融和融资及中介服务类机构447家。金融资产规模占全市75%,近年金融业税收在全市占比保持55%以上。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2.8%,区级税收贡献12.2%。
中山区是港航物流承载区。区内航运物流业优势明显,航运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748家,占全市航运物流企业总数的80%,全球2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中的11家、世界物流百强企业11家、国家AAA级以上物流企业16家落户中山。港航服务企业区级税收贡献率最高时达到15%。
中山区是商务商贸服务区。辖区内拥有柏威年、时代广场、凯丹广场等众多城市商业综合体,起源于青泥洼桥的大商集团是辽宁省首个千亿规模的本土商业企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区级税收比重的20%左右。区内会计师、律师、工程造价、担保认证等经济鉴证类中介服务业发达,有各类咨询公司1523家,事务所178家,评估公司54家。全区商务楼宇47座,总建筑面积202.5万平方米,全口径税收过亿元楼宇26座,重点楼宇平均入驻率达到80%,楼宇经济税收贡献率达到70%。
中山区是文化旅游发展区。目前全区共有文化创意企业2900余家,文化重点项目41个。全区文化资源丰富,有56处省市级保护建筑,拥有连锁街老商业区等历史街区和大连京剧院、宏济大舞台、人民文化俱乐部等标志性文化建筑。区内有五星级酒店8家,集聚160多家旅游服务机构,有滨海观光路20余公里,
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虎滩海洋公园和4A级旅游景区棒棰岛。中山区是国家首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辽宁省首批“基础教育强区”。先后获得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区、全国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辽宁省首届科研兴教十强县(区)、辽宁省艺术教育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现有中小学41所,其^91考试网办小学23所、初中8所、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5所,其中小学2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目前共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辽宁省特级教师4人、辽宁省最美校长1人、辽宁省专家型校长3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骨干校长10 人、辽宁省骨干教师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