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23年04月广西北海市市直教育系统教师招聘216人公告 附件lo1sdbxlj45
2023-05-04 00:11:41 【
1
附件2
2023年北海市市直教育系统公开招聘
教师考试大纲与说明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一、考试性质
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教育学与教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试行)〉20121号)结合教育学和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2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并能分析在贯彻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2)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3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
3
好师生关系。
5.班级管理
(1)了解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理解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2)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3)运用所学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课外活动
(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
(2)能设计、指导、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7.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1)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3)了解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几大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生本教育学派、生命化教育学派、主体性教育学派、新教育学派、情境教育学派、情感教育学派、理解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
(4)能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现象。
(二)教学法
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2)理解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含义和意义。
(3)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4)理解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4
的关系。
(5)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及在课程目标方面的创新。
(6)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2.教学过程
1)理解教学的含义、意义、基本要素和基本任务。
(2)了解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3)了解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说。
(4)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5)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6)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内容
(1)理解教学内容的含义、特性及载体。
(2)掌握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3)掌握课程标准的含义、意义、性质和内容。
(4)掌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的关系。
(5)掌握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6)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性质、意义和基本内容。
(7)了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8)掌握课程资源的含义、意义和分类,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教学设计
(1)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基础、过程和方法。
(2)理解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3)了解课程内容的编排形式。
5
(4)掌握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教学实施
(1)掌握我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
(2)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4)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含义和特点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
(5)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6)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7)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和局限。
(9)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10)掌握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意义和具体要求。
(11)掌握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对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进行恰当评价。
6.教学评价
(1)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和基本类型。
(2)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
(3)掌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
(4)掌握我国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5)掌握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教学评价。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6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与分值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70
70
多项选择题
10
12
判断题
20
11
材料分析题
5
7
合计
105
100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
考试模块
分值
教育与教育学
5
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8
学校
7
教师与学生
10
班级管理
8
课外活动
5
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10
教学目标
6
教学过程
6
教学内容
10
教学设计
5
教学实施
15
教学评价
5
合计
100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
六、题型示例
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题,每小题1分,7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例1语言回述全文要点、重点,同时用一些线条、符号、文字等标明关系,统领全文。这种讲课后的随堂板书重在(
A.展示中心 B.指引思路
C.强化整体 D.提示结构
考查目的:了解课堂板书的目的。
解析讲课之前,为了学好新课出几道思考题、过渡题、准备题、尝试题等让学生去看书,这种讲前的随堂板书重在指引学生的学习思路。讲课之中板书,重在展示中心。讲课中板书反映的内容是课文的主体和重点,因此,不仅要精心遣词造句,充分发挥其文学效力,更要把握时机,才能使学生思维的脉络与教师的讲解配合默契。讲完之后板书,重在强化整体。讲完后,在原有板书基础上,以简短语言回述全文要点、重点,同时用一些线条、符号、文字、勾、连、点、画,标明关系,统领全文,可使学生对全文的整体内容得到强化。
答案为“C.强化整体”,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评分标准:
得分
答题情况
1
C
0
错选、多选或不选
101.212分)
8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例1】下列属于杜威“新三中心论”内容的有(
A.“学生中心” B.“活动中心”
C.“经验中心” D.“课堂中心”
考查目的:掌握杜威“新三中心论”。
解析:杜威提出了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区别于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中课堂中心、材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
答案:ABC
评分标准:
得分
答题情况
1.2
ABC
0
多选、少选、错选、不选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5分,11分)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A来表示,认为错误的用B来表示,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的核心关系。
考查目的:理解师生关系。
解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中最核心的关系。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简单难度题。
答案:B
评分标准:
9
得分
答题情况
0.55
B
0
错选、不选
51.47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例1】学生“减负”议题在2018年两会期间成为关注焦点。某中学周老师受此启发,“为什么学生学习负担那么重?”为题,用从网上直接下载的问卷,对当地学校408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83份。周老师对所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撰写了论文。
从调查研究法的角度分析,周老师的调查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包括(
A.缩小抽样范围 B.自编或改编问卷
C.调整调查课题 D.提高问卷回收率
考查目的:掌握教育调查法。
解析材料中的周老师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法收集研究资料。问卷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实对回收的问卷,首先要辨析其有效性,剔除废卷同时,要30%50%70%一般不应低于70%。计算问卷回收率的公式为回收率=总回收量÷总发放量×100%,周老师对当地学校408名学生进行
10
183=183÷408×100%=44.85%,说明问卷回收率偏低。
着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学习负担重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周老师研究的题目过大,单靠一份问卷难以收集到复杂而丰富的资料。二是周老师没有根据调查目的进行设计编制问卷,而是从网上下载使用别人现成的问卷,拿来的问卷让课题具有可行性,即课题对一线的周老师来说是可操作的。其次根据调查目的,自编问卷或改编别人的问卷。第三,大抽样范围,进一步提高问卷回收率,让调查搜集的数据更有代表性和说明力。
故答案为A。属于运用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评分标准:
得分
答题情况
1.4
A
0
多选、少选、错选、不选
11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一、考试性质
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试者掌握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开展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以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试行)〉20121号)结合教育心理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掌握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学生心理发展的概述。
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及其特征,掌握关键期的定义。
(2)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12
了解认知概念及要素,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3)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了解人格概念及影响因素,理解同一性概念,掌握并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4)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
①学生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掌握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含义及特点,理解如何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因材施教。
③学生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性格的含义及类型,掌握性格的特征,理解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并能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④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掌握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
3.教师心理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
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了解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加以实施。
13
了解角色的含义,理解教师角色的构成与特征。
掌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阶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
(2)教师的威信。
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运用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3)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掌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了解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及特征,运用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与方法。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其作用,了解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的含义,了解教师期望效应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运用教师期望效应以及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的方法。
(6)教师的人格特征。
掌握教师人格特征的表现。
(7)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4.学习心理
(1)学习概述。
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类型。
14
(2)学习的主要理论流派。
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②认知学习理论。
了解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了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理解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理解并运用罗杰斯的学习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①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作用,掌握并运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掌握并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我效能感理论,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②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学习策略的分类。
(4)知识学习与迁移。
①了解知识的含义,理解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含义,了解技能、元认知的含义。
②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了解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5)问题解决的学习。
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及过程,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6)创造性思维。
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概念、本质与特点,理解智力、环境、个性等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结合实际运用训练学生创造性
15
思维的方法。
5.品德心理
(1)掌握品德的定义及心理结构。
(2)运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
6.课堂管理心理
(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及阶段。
(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掌握并运用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调控策略。
(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教师对课堂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德育概述
(1)掌握德育的概念,理解德育的功能。
(2)理解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4)掌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精神并能分析在贯彻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1)了解德育目标的概念与功能。
(2)理解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依据。
(3)掌握我国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
(4)掌握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16
(5)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3.德育过程
(1)了解德育过程的概念。
(2)掌握德育过程的结构与基本矛盾。
(3)理解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4)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其理论分析和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现象与问题。
4.德育原则
(1)理解德育原则的含义。
(2)掌握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3)运用德育原则分析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现象与问题。
5.德育途径、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
(1)了解德育途径、德育模式、德育方法的含义。
(2)掌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四种德育模式。
(3)理解确定德育方法的依据,运用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解决德育实践中的问题。
(4)会运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
6.德育资源
(1)了解德育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什么是德育资源意识,了解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4)运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区、媒介等德育资源。
7.教育政策法规
17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了解我国教育基本制度理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保护学生权利的措施,掌握违反《教育法》的法律责任并进行案例分析。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理解《义务教育法》对学校教育教学、政府经费保障的规定;掌握违反正确分析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3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待遇制度的规定掌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并运用相关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4)《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了解教师资格证的取得及管理制度理解违反教师资格条例的法律责任;掌握教师资格取得的条件。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理解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掌握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法律规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良行为的预防以及严重不良行为矫正的法律规定掌握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法律规定,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思路。
(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了解学生事故损害赔偿的规定理解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和处理程序掌握学
18
校责任事故、无责任事故的法律规定,并运用相关的规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出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
8了解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理解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的举措理解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9)《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学生有哪些情形可以实施教育惩戒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哪些行为。
(10)了解《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1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掌握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教育的规定。
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与作用,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和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作用。
(2)掌握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运用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正确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3)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掌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4)理解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师德建设相关文件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内容、方法、途径等规定运用教师职
19
业道德规范要求、评价标准评判教师职业行为,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关于规范从教行为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试行)》及其附件《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与分值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70
70
多项选择题
10
12
判断题
20
11
材料分析题
5
7
合计
105
100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
考试模块
分 值
绪论
4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6
教师心理
12
学习心理
16
品德心理
7
课堂管理心理
5
20
德育概述
3
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4
德育过程
5
德育原则
3
德育途径、德育模式与德育方法
6
德育资源
2
教育政策法规
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8
合 计
100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题,每小题1分,7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例1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教师编写的下列教学目标属于“领会”层次的是(
A.通过学习,能够辨别所给的一段文字是否符合逻辑
B.让学生区分一篇报道中的事实与观点
C.给定事实材料,让学生写出一篇报道
D.要求学生概括出《纪念白求恩》的故事情节
考查目的:了解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
解析: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公布出来,该领域的教育目标包含由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共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21
一、知识记住所学材料,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等的回忆;可使用的描述动词:定义、叙述、背诵等。二、领领悟所学材料的意义,但不一定将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可用描述动词解释、辨别等。三、运用将所学概念、规;四、分析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 ;可用描述动词分解、说明等。五、综合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体系,强调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可用描述动词:创造、编写等。六、评价:对材料作价值评判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进行评判;可用描述动词:评价、对比等。
本题的ABC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了解层次,较难题。
答案:D
评分标准:
得分
答题情况
1
D
0
错选、多选或不选
101.212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例1】下列属于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观点的有(
A.强调对榜样人物行为的观察和模仿,进而提高自身的品德发展
B.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
22
C.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D.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和体谅
考查目的:运用中小学的德育模式。
70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该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CD
评分标准:
得分
答题情况
1.2
CD
0
错选、多选或不选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5分,11分)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A来表示,认为错误的用B来表示,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陆老师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的要求。
考查目的考核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23
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评判。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教书育人”要求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该题属于理解层次知识,容易题。
答案:A
评分标准:
得分
答题情况
0.55
A
0
错选或不选
51.47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例1能力,尽快适应教师职业,他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现场观摩优秀教师授课并主动上公开课,注意收集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还反复观看自己的公开课视频,反思教学行为,做到对各教学环节都有准确而客观的了解,以便及时调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依据教学监控能力相关内容分析此材料,小杨采用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包括(
A.角色改变技术 B.合作训练技术
C.教学反馈技术 D.现场指导技术
考查目的:运用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与方法。
24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1)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2)使(3)背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其最终能达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本题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答案:ACD
评分标准:
得分
答题情况
1.4
ACD
0
多选、少选、错选、不选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3年04月广州市卫生健康系统“..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