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23年05月江苏省淮安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附件pro20zc5hij
2023-05-22 05:40:43 【
1
2023年淮安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
报考指南
问题
《公告》《职位表》以上”“以下”“以前”“以后等均包括本项。
二、关于年龄、年限计算等截止日期问题
20238135岁以下,即198781日以后出生。以此类推。
2023831日。比如2年以上工作经历,即2021831日以前参加工作。以此类推。
(三)截至202381日,尚在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的,不得报考。
三、关于学历问题
职位要求的可以报考。
报考问题。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函授等)毕业生符合公告和职位要求的,可以报考。
(三)关于取得国(境)外学位的人员报考问题。取得国(境)
2
外学位且符合公告和职位要求的,可以报考。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报考:1由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下达招生计划,参加全国(省)统一招生考试,按规定被军队院校录取并取得军队院校学历的人员;2在军队服役期间取得军队院校学历的人员;3取得军队院校学历证书,并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历认定并注册的(教育部学历认证网站可核验)人员。
学士学位的报考者,其第二学位证书(须普通高等学历)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并能在相关认证网站核验的,可以第二学位的专业报考。
四、关于专业问题
按照《江苏省202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执行,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不在《目录》内,按以下执行:
(一)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与报考职位要求的专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为同一专业:
及其之外,其他部分均相同。
XXXXXXXX专业名称括号外相同且括号内为XXXX方向
专业对照表中对应的新旧专业。
(二)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名称带括号且括号内为专业培养方向或补充说明的,原则上括号内或括号外之一符合职位专业要求
3
即可。
五、关于中共预备党员报考问题
以报考。
六、关于回避问题
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领导关系的职位工作,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所列情形的遴选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女、外孙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本条所列亲属关系,包括法律规定的拟制血亲关系。
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包括上一级正副职与下一级正副职之间的领导关系。
七、关于报名信息填报和资格初审问题
4
本人基本信息,信息填报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或者因报考人员原因无法取得联系,导致未通过遴选部门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职位表》中要求的其他条件涉及的相关信息须48网站查询资格初审结果。如资格初审未通过的,在规定时间内,可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八、关于身份证问题
居民身份证在本次公开遴选公务员的报名、资格审查、笔试、职位业务水平测试、面试、体检等环节都要使用,报考人员必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且要与报名时登记的身份证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相一致。
时身份证或户口所在地(考点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临时身份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九、关于违纪违规报考人员处理
职位要求如实、准确、完整地填写有关报名信息,经查实属于虚报、瞒报等情形的,以及在资格复审合格后无故放弃的,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人事考试机构将视情况向报考人员所在单位进行通报。
5
经阅卷专家组确认的,由具体组织实施考试的考试机构给予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报考人员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视具体情况参照《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了具体解释,201994日起施行。
依法处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3年05月江苏省淮安市市级机关..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