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报考指南
1.那些人员可以报考A岗位?
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2024年优秀应届毕业生等人员,具体为:
(1)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取得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相应学历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非在职)。毕业时间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落款时间为准。
(2)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取得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生(非在职),毕业时间以毕业证书落款时间为准(学位证书须于2024年12月31日前取得);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仅颁发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非在职),学位证书须于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毕业时间以学位证书落款时间为准。
(3)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历相应证书及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留学回国人员。毕业时间以学历证书和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落款时间为准。
(4)正在参加或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自报到之日到报名首日)。
2.那些人员可以报考B岗位?
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往届毕业生。具体是指2023年8月31
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人员(取得国(境)外学历者还须提交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年龄为40周岁以下(即1983年9月30日以后出生)。3.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包括哪些?
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包括我省招募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报考时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①“大学生村官”提供聘任合同和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出具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证书》;②“三支一扶”计划,提供我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提供由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④“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提供团省委出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志愿服务证。
4.广东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如何加分?
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粤人发〔2007〕141号),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自服务期满之日起3年内(服务期满后时间按证书落款日期至报名首日计算)报名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加5分。符合加分条件的应聘人员报名时须向招聘单位如实申报加分政策项目,并提供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否则视为主动放弃。
5.招聘岗位专业条件按照什么目录执行?
招聘岗位中专业条件按照《广东省202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公务员专业目录》)设置,应聘人员所学专业、代码以《公务员专业目录》为准,其他专业目录一律不作为专业界定的依据。
6.应聘人员应如何判断本人所学专业?
应聘人员所学专业按所获毕业证书上的专业为准。辅修专业、学位种类均不作为专业依据。
7.应聘人员应如何选择专业报考?
应聘人员所学专业已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列表的,不得报考所学专业代码与招聘岗位专业代码不一致的岗位。岗位表中的“专业”要求为“学科门类”(代码为2位数)的,如应聘人员所学专业为该“学科门类”所含“学科”(代码为4位数)或“专业”(代码为6位数)的,均符合报考条件。岗位表中的“专业”要求为“学科”(代码为4位数)的,如应聘人员所学专业为该“学科”所含“专业”(代码为6位数)的,均符合报考条件。
若所学专业为《公务员专业目录》中旧专业的,按其对应的专业名称进行报考。如旧专业后注明“部分”的,须征询招聘单位同意后报考。
8.应聘人员以相近专业报考有什么要求?
应聘人员所学专业已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列表的,不得以相近专业报考。应聘人员所学专业(含境外学历学位)未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无专业代码)中,但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相近,所学专业主要课程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的主要课
程基本一致的,可填写毕业证书上专业名称和上传成绩表进行报考,同时出具院校关于课程相似度证明,由招聘单位审核后认定为相近专业的可通过报考。若招聘岗位专业条件为“专业”(代码为6位数),应聘人员所获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为该“专业”的上一级“学科”(代码为4位数)或“学科门类”(代码为2位数),可按前款规定以相近专业报考。
应聘人员所获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为“学科”(代码为4位数)或“学科门类”(代码为2位数)的,不得以相近专业报考其他的“学科门类”、“学科”及所含专业。
9.应聘人员专业中有培养方向的如何报考?
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招聘岗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应聘人员须符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考。如《公务员专业目录》中的“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A120202)”,某岗位设置为“企业管理(限:财务管理)(A120202)”,则此专业中财务管理方向的应聘人员方可报考,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不可报考。
除《公务员专业目录》中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外,其他毕业证上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考专业的依据。
10.应聘人员可否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有何要求?
答:招聘对象为A的岗位,报考者不得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必须以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招聘对象为B的岗位,报考者可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国内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2024年应届毕业生(非在职)以非最高学历报考的,须于2024年9月1日前取得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2024年应届毕业生(非在职)以非最高学历报考的,须于2024年12月31日前取得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其他应聘人员以非最高学历报考的,须于面试资格审核前取得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逾期未取得的,不得聘用。
11.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可以报考哪些岗位?
非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可以报考招聘对象为B的岗位,但不能报考招聘对象为A的岗位。
12.可以第二学位报考吗?
答:报考人员须同时具有所学专业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不接受没有相应专业毕业证书的辅修第二学位考生报考。
13.网上报名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1)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通过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前务必认真阅读招聘信息,选择符合条件的岗位报考。
(2)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报名,报考人员必须使用本人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实名报考。本次招聘共有长春、西安、南昌、珠海四个考点,考生只可选择一个考点报考,且每人限报考1个岗位。个人条件与报考岗位要求不符的,成绩无效。
(3)报名时填写注册信息、报名信息及选择岗位过程中应认真录入、仔细核对,通过系统提交确认相关信息时必须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请考生提交前认真核查以免因信息填报错误不能报考。
(4)报名时应按照规定流程和时限尽早完成各环节操作。
(5)报名提交的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清晰、全面,凡提供的报考材料或信息不实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本次报考资格;经认定属恶意报考的,将纳入个人诚信档案。
(6)报考者所留的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应准确无误,确保能够及时联系。
14.对考生教师资格证有何要求?
答:所有考生报名时原则上需提供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证。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2024届毕业生,可持有效期内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报名应聘;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师范生,提交有效期内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报名应聘。拟聘用人员必须在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办理聘用手续,逾期取消其聘用资格。
15.国(境)外学历、学位人员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函等有关证明材料。应聘人员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查询认证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在国(境)内就读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人员,需取得由教育部所属的相关机构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函。
16.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1)每人限报考一个岗位,报名结束前可修改报名信息。如出现报名多个岗位并提交资料,则判定为审核不合格并取消相关资格。
(2)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报名。个人条件与报考岗位要求不符的,考试成绩无效,一切后果由报考者本人承担;
(3)报考者提供的联系电话应准确无误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能够及时联系;因提供错误联系信息或通讯不畅造成的后果由报考者承担。
(4)没有拿到202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如何处理?
可联系院系辅导员或就业办老师,出具2024年应届毕业生推荐证明或者推荐函,暂无统一格式要求。
17.怎么查看网上报名的审核结果?
为提高工作效率,将组织专家在报名结束后根据岗位情况统一进行资格初审。考生可适时登录报名系统,查看网上报名的审核结果。
18.答疑与咨询
为避免因咨询电话占线而影响报名,考生如对报名系统、招考政策有疑问,应先详细阅读公告、问题解答及岗位表等;如仍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0756-2123735、2121721,受理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2:00,14:00-18:00。如遇咨询电话占线或无法接通时,请将详细情况电邮至jyjzzrsk@zhuha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