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上虞区区情介绍
上虞地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杭州湾大湾区的“金南翼”,位于杭州和宁波的几何中心,是绍兴三大城区之一,区域面积1362.4平方公里,整个地形地貌呈现“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下辖7个街道、13个乡镇,共有户籍人口71.42万,外来常住人口约21万。2023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29位、比上一年上升4位。
上虞是一座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置县于公元前222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虞舜故乡、英台故里、全球青瓷发源地之一、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孝德文化之乡、浙江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传统二十四孝故事中,男孝首篇“孝感动天”的舜帝、女孝首篇“投江救父”的曹娥均出自上虞。历史上曾出现过“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孕育形成了孝德、瓷源、春晖等一批具有丰富内涵的地域特色文化,共有上虞籍院士17人。2022年,集思广益凝练了“明德尚贤、创变笃行”新时代上虞精神、“今在上虞、遇见未来”城市品牌口号和“上虞吉象”城市IP。
上虞是一座产业兴旺的实力之城。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端制造是上虞经济的主体,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52.2:43.3,是全省17个工业经济强县市区之一。拥有1
个国家级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曹娥江经开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规上工业企业873家,境内上市企业20家,目前正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和集成电路装备、合成生物、氢能与储能等“5+4”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锻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虞的传统商贸业和休闲旅游业也比较发达,是全国知名的“建筑之乡”和全省首批建筑强县(市、区)。上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以赋能未来的高度抓好教育、人才、科技“三位一体”创新发展,高质量建设曹娥江科创走廊,按照“一个支柱产业对接一所知名大学、共建一个产业研究院”思路,加强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大院名校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天津大学绍兴研究院成为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区已集聚3所应用型大学、12家大学研究院、4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连续两年夺得省“科技创新鼎”。
上虞是一座精致大气的品质之城。纳入杭甬“半小时”、上海“1小时”经济圈,与沪杭甬形成“同城化”发展。全区总体呈现“北都市、南花园”的发展格局,母亲河曹娥江穿城而过,“一江两岸”区域已建成总部楼宇35栋、在建19栋。南部800平方公里的虞南山区,是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的主阵地,
拥有15万亩鲜果采摘基地,“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在长三角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目前正在创新实施区内山海协作“6510”行动,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上虞全域特别是虞南片区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