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萍乡市2024年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
报考须知
一、考试安排
(一)预报名:2024年11月15日9:00至11月24日17:00;
(二)二次确认:2024年11月26日9:00至11月27日17:00;
(三)打印准考证:2024年12月4日9:00-12月8日14:30;
(四)笔试:2024年12月8日
9:00-11:00 综合知识笔试
14:00-15:30 专业科目笔试
二、专业要求
(一)招聘岗位条件中的学科专业按照《学科专业目录汇编》(见公告附件3)设置,专业名称后括号中的数字为学科专业代码。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名称和代码必须与招聘岗位要求一致,请特别注意区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代码。
目录中未列入的专业,考生可选择岗位表中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需与岗位要求专业主修课程基本一致,报名人员在资格审查阶段提供相应的学习课程等佐证资料(如毕业院校教育处或学院盖章的专业课程明细、与符合条件的专业课程对比、毕业院校专业设置说明等),经引才单位商市人社局同意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招考岗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报名人员须符
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名。如专业目录中的“(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其岗位条件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向)”,那么专业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不可报名。除专业目录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外,其他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名专业的依据。(二)往届毕业生中新旧专业名称不一致的,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按照对应的新专业名称进行报考。
(三)关于辅修专业报考问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学历证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学厅函〔2014〕14号)规定:高等学校只能为取得本校学籍的学生颁发并注册一份学历证书。单独的辅修证明不能证明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学历、学历性质等完整内容,不能作为“所学专业”的证明材料。辅修专业证书与学历证书配合使用,一般不单独作为学历证书使用。
三、学历要求
报考人员须在报名前取得相应层次的毕业证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可放宽到2024年12月31日)。相关教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也须在报名前取得。以硕士研究生身份报考人员须为通过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或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研机构就读,就读期间脱产在校学习,且就读期间人事关系(个人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转入就读院校或科研机构。
以国(境)外留学学历报考的人员须取得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同时提供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以及国(境)外课程的成绩单(毕业国原件及公证处公证的翻译件)等。
四、关于限应届毕业生报考岗位的要求
(一)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报考人员须为通过全国统一的高考、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或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或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研机构就读,且就读期间人事关系(个人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转入就读院校或科研机构,于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的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届博士毕业生可放宽到2024年12月31日)。
(二)除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外,2年择业期内(2022年、2023年)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即: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国家规定的2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到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正式编制),也可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三)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四)2024年9月1日至报名截止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并已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和在国家规定的2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到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正式编制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
考的岗位。五、关于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问题
(一)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报考人员须使用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应以其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应以其毕业时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二)非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报考人员可使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的,需对应层次年龄要求并提供符合招聘岗位对应层次专业所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六、关于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报考问题
国(境)外学历学位的在读人员既不能以其尚未取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进行报考,也不能以其已取得的其他学历学位证书进行报考。在报名截止日前尚未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均视为在读人员。
七 、关于岗位条件中的年龄要求
报考人员年龄需在18周岁以上且不超过岗位表中注明的年龄上限,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27日(含)。
年龄计算方法为:18周岁以上指2006年11月27日(含)以前出生,35周岁及以下是指1988年11月27日(含)以后出生。45周岁及以下是指1978年11月27日(含)以后
出生。50周岁及以下是指1973年11月27日(含)以后出生。八、关于工作经历的计算
招聘岗位要求工作经历的,只要毕业后具有相应时间的任何工作经历均可,须提供劳动合同及用人单位为考生缴纳的社保凭据,或劳动合同,或从事个私经济相关证照等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提供单位出具的证明和社保凭据即可。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经历,不论是否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均不视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至2024年11月27日。
九、要求具有资格证的岗位
考生需在报名结束前取得岗位要求的相关证书,或成绩通过能够取得证书,否则不予聘用。
十、关于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报考要求
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报考,需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在资格审查时提供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不得隐瞒实情进行报考。
十一、关于2024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报考问题
2024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不得报考。
十二、关于未满服务期违约的问题
引进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不少于5年服务期的协议。一经聘用,未完成岗位相应服务期的将依据聘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