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震局2016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定于6月12-13日进行笔试和面试,请 通过资格初审、接到电话或短信通知的考生按照下列要求参加资格复审和考试。
一、报到时间
2016年6月11日15:00--17:00。
二、报到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边家村水文巷4号 陕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大楼305。
三、报到注意事项
(一)请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按时报到,接受资格复审,并携带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及成绩单电子版(硕士研究生同时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及复印件)、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获奖证书、发表文章等的原件及复印件1份;
2、一寸照片1张;
3、面试演讲用PPT。
(二)考生所提供的证件、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对于提供虚假证件及个人资料的,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资格。
(三)凡决定参加招聘考试的考生应于2016年6月6日12:00时前发送电子邮件确认参加考试,主题为"岗位+姓名,参加/不参加",电子信箱:sxsdzjzp@163.com。逾期不确认者视为主动放弃报考。
四、考试安排
(一)笔试
时间:6月12日8:30-10:10科技常识、公文与论文写作知识;10:20-12:00政治理论综合、英语。
地点:陕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大楼11楼报告厅。
笔试成绩超过分数线(硕士120分、本科110分)的前3名考生进入面试及部门考核环节。
(二)面试及部门考核
时间:6月13日08:00-18:00。
地点:陕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大楼10楼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
参加同一岗位面试人数少于录用计划3倍时,考生面试成绩应达到80分,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
(三)成绩构成
总成绩构成:
1、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占30%;
2、用人单位专业考核成绩占10%;
3、面试成绩占60%。
(四)成绩查询
受笔试、面试时间间隔较短所限,以电话通知形式通知考试合格的考生,其他考生可电话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
五、面试相关要求
面试分为自我陈述和问答两部分。自我陈述时间10分钟(其中学术报告陈述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问答时间8分钟。自我陈述部分需准备PPT,其内容包括个人简历、参加过的社会实践、主要参与完成过的课题或项目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对竞聘岗位的认识和工作后的设想、学术报告等部分。学术报告部分选题见附件。
六、体检
体检人选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按照与岗位计划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等执行。
体检时间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寇亮 袁亮
联系电话:029-88465312
附件:学术报告部分选题.doc
学术答辩选题
(根据所报岗位及专业任选其一)
一、预报中心
(一)地球物理
1、简述几种地震孕育模式理论及其特点和优缺点。
2、简述目前常用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分析处理方法及在地震预测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介绍本人在这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二)力学
1、简述断裂力学三种裂纹类型及其在地质现象中的表现,阐述断裂力学应用于断层力学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2、简单论述运动学断层模型和动力学断层模型的区别和联系。并分析哪一种更能揭示断层破裂的本质,难点又在什么地方?
(三)地球化学
1、地下水溶解气观测方法及映震特征。
2、地下水(气)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剂、同位素年代学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二、监测中心
(一)大地测量专业:
1、论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和WGS-84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2、试述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二)电子工程或通讯专业:
1、简述采样定理。采样频率过低或过高各有什么问题?若地震信号的频带范围为0—40HZ,数据采集器的最低采样频率应为多少?
2、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分别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三、应急中心
(一)基于烈度观测数据的地震影响场分布特征研究
(二)区域场地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估算方法研究
(三)基于格网的城市建筑群结构分类方法研究
(四)少震地区建筑结构易损性判定方法研究
(五)典型民居抗震性能的数字模拟研究
(六)城市建筑群地震风险评估研究
(七)农村民居地震风险评估研究
(八)基于高清影像的地面建筑物识别方法研究
(九)基于高清影像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研究
(十)无人微型飞行器航拍影像快速配准方法研究
(十一)基于高精度空间分布的震后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四、台站
(一)地球物理学
地震预警的概念及技术原理,作用及其局限性?
(二)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有哪些研究方法?结合所学,谈一谈这些方法如何应用于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测预报工作?
(三)大地测量
简述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在GPS、水准测量方面的学习和体会,并谈谈该技术如何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四)通信工程
阐述网络通信目前发展现状,结合毕业设计或参与项目(科研)的经历(具有代表性),表述在实施中所用到的网络通信等相关技术、应用目的和实现方法。
(五)仪器仪表
简述精密仪器机械或测试计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结合研究、项目经历,谈谈对地震监测仪器研究的想法。
(六)电子工程
介绍电子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专业基础,浅谈相关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五、条件保障中心
1、基建现场管理的要点是什么?当你接到项目时,你准备如何操作?
陕西省地震局
2016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