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农业生物技术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重点开展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植物功能基因组与抗逆分子生物学、特殊微生物资源与功能基因组学、微生物酶工程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等方面研究。因工作需要,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17年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18人。现将有关招聘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要求
招聘岗位信息详见《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17年度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岗位信息一览表》(附件1)
二、报名条件
(一)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统招统分应届毕业生,且年龄须在35周岁以下(1982年7月1日以后出生)。未纳入教育部统一招生计划的军校毕业生、网络教育毕业生、非招聘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定向生或委培毕业生、社会实践生、成人高等教育或自学考试毕业生等,不属本次招聘范围。
(二)具有北京户籍或符合在京落户政策、年龄35周岁以下(1982年7月1日以后出生)、尚未办理就业(派遣)手续的国(境)外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可以报考但只能应聘生源要求为“不限”的岗位。其中,留学回国人员须取得教育部门的学历学位认证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回国时间不超过两年(2015年7月1日以后回国),非北京户籍留学回国人员须在国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目前仍在读的留学人员和在站工作的博士后人员,可以参照上述人员报名应聘,但应及时提交符合办理接收手续的相关材料,否则取消录用资格。
(三)其他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农业科技事业,具有热心为“三农”服务的志向;
2.工作态度积极,事业心、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3.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4.身体健康,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主动性强,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应届毕业生能按期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在站博士后人员能按期顺利出站。
三、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式:应聘考生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17年度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岗位信息一览表》(附件1),了解具体岗位的招聘要求,可通过电子邮件、邮寄、传真或现场递送方式送交我所人事处,邮件标题以“应聘+姓名+毕业院校”命名。
(二)报名提交材料:《报名登记表》(附件2)、个人简历(含近期免冠彩色照片)、在校成绩单、学生证、身份证、《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博士后进站通知书、外语水平等级证书、研究论文、学术成果、获奖证明等有关材料的复印件。京内生源需提交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页的影印件。
(三)报名截止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2月24日(以收到邮寄材料时间为准)。
四、招聘程序
(一)个人报名
(二)资格审查
(三)笔试、面试及专业考试
笔试时间为2017年3月12日,面试及专业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四)体检、考察
(五)公示拟录用人选
(六)上报审批
(七)签订聘用合同
五、注意事项
(一)提供的资料务必详尽、真实。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招录资格。
(二)京外生源需符合留京或进京落户相关政策。
(三)每位考生职能报考一个岗位。
(四)务必准确填写联系电话和地址,保持电话畅通,情况如有变化请及时告知。
(五)招录有关信息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网站上发布,请及时上网查阅。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于大伟 张岐蜀
电话(传真):010-82109847/82109849
电子邮箱:yudawei@caas.cn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人事处
邮编:100081
2017年1月25日
原标题:中国农科院生物所2017年度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公告
点击下载>>>
1.2017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岗位信息一览表.docx
附件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17年度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岗位信息一览表
|
岗位名称
|
岗位简介
|
专业要求
|
学位学历
|
数量
|
生源要求
|
其他要求
|
|
作物分子生物学及遗传改良研究团队科研岗位
|
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高光效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玉米等作物健康功能因子的代谢调控机制、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田间实验与表型考察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6
|
应届毕业生
(京内生源优先)
|
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SCI论文2篇以上,累积影响因子大于6.0。
|
|
转基因分子检测与安全评价科研岗位
|
开发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用于转基因生物及其他领域的检测监管;利用现代组学如转录组、表观组、蛋白质组等技术用于基因编辑作物检测与评价
|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3
|
应届毕业生
(京内生源)
|
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SCI论文2篇或单篇影响因子大于3.0。
|
|
人事处(党办)党务人事管理岗位
|
负责党务人事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计划、总结、报告等起草工作,负责相关制度的制修订工作等
|
人力资源管理、农经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
|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
1
|
应届毕业生
(京内生源)
|
中共党员。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熟练运用办公软件。
|
|
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科研助理
|
从事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2
|
博士后出站人员(生源不限)
|
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SCI论文2篇以上(累计影响因子大于6.0)。
|
|
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科研助理
|
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
|
生物信息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2
|
博士后出站人员(生源不限)
|
有博士后工作经历, 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SCI论文2篇以上(累计影响因子大于6.0)。
|
|
岗位名称
|
岗位简介
|
专业要求
|
学位学历
|
数量
|
生源要求
|
其他要求
|
|
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科研骨干
|
进行高光效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1
|
博士后出站人员(生源不限)
|
有博士后工作经历, 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SCI论文2篇以上(累计影响因子大于6.0)。
|
|
微生物酶工程研究室真核表达系统构建和改良研究
|
熟悉新的表达系统构建;熟悉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发
|
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1
|
博士后出站人员(生源不限)
|
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SCI论文1篇以上(影响因子大于3.0),有相应的专利授权。
|
|
微生物酶工程研究室环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
熟悉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的分子微生物学研究;筛选高效表达元件
|
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1
|
博士后出站人员(生源不限)
|
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SCI论文2篇以上(累计影响因子大于5.0)。
|
|
植物抗逆分子机理及育种研究
|
独立开展百脉根、棉花、拟南芥抗逆分子机理及分子育种研究工作,协助管理实验室、申报国家项目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研究生
|
1
|
博士后出站人员(生源不限)
|
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2.0以上,主持博士后基金项目,具有实验室管理、项目申报等工作经验者优先。
|
2.2017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报名登记表.doc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17年度
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报名登记表
应聘岗位: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
|
生源地
|
|
民族
|
|
政治面貌
|
|
照 片
|
|
婚姻状况
|
|
健康状况
|
|
|
|
毕业学校及
专业名称
|
|
|
|
学历学位
|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联系电话
|
|
E-mail
|
|
|
教育及
工作
(实习)
经历
|
|
|
计算机及
外语水平
|
|
|
在校期间
任职情况
|
|
|
获奖
情况
|
|
|
参与
科研
情况
|
|
|
发表
论文
|
|
|
社会活动
及爱好特长
|
|
|
自我
评价
|
|
|
|
|
|
|
|
|
|
注:如寄送纸质版,请正反页打印一页A4纸,不得加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017年1月25日
In this world there is always danger for those who are afraid of it. 对于害怕危险的人,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危险的。
It's a day after the fair. 错过良机,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