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1年北京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详解(完整word版)
2020-03-05 16:34:44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1年北京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1年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综合基础知识

 

  本部分共60道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011-北京-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阶级社会中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社会规范B.都具有阶级性

 

  C.约束范围都相同D.都是治国途径

 

  【答案】C

 

  【题型】法律常识

 

  【考点】道德与法律

 

  【解析】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都具有阶级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治理国家的不同途径和方法。ABD都是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但是法律约束的范围与道德约束范围不同,道德的作用范围比法律广泛的多。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C不属于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1-北京-2.根据《宪法》和《物权法》,下列自然资源中不专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是()。

 

  A.矿藏B.土地C.水流D.海洋

 

  【答案】B

 

  【题型】宪法常识

 

  【考点】财产的所有权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土地并不是国家专属所有。矿藏和水流(包括海洋)是专属于国家所有的。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1-北京-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l00B.20C.200D.50

 

  【答案】D

 

  【题型】法律常识

 

  【考点】行政处罚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D项为正确答案。因此,本题选择D项。

 

  2011-北京-4.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A.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党组织

 

  C.国家权力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

 

  【答案】A

 

  【题型】管理常识

 

  【考点】行政管理的主体

 

  【解析】公共行政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在我国,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共行政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因此,本题选择A项。

 

  2011-北京-5.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答案】B

 

  【题型】刑法常识

 

  【考点】犯罪的概念

 

  【解析】选项A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B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项C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D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1-北京-6.某单位收发员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其行为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哪项权利?()

 

  A.隐私权B.通信自由

 

  C.通讯秘密D.社会文化权利

 

  【答案】B

 

  【题型】宪法常识

 

  【考点】公民的权利

 

  【解析】A项中所谓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B项中的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法人有权运用各种通讯手段与外界进行正当交往而其他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非法干涉,不得非法扣押、隐匿、截取或毁弃他人的信件,不得妨害和限制公民、法人使用这些通讯手段。C项中的通信秘密,是指公民、法人的信函、电话、电报、电传等的内容属于通信的个人秘密,除司法机关依法执行公务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开拆他人的信函、电报、电传,不得非法窃听、录音他人的电话。关于D项,我国现行《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他们都属于公民的社会文化权利。因此,本题选择B项。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2011-北京-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加以设定。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A.责令停产停业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限制人身自由D.没收非法财产

 

  【答案】C

 

  【题型】行政法常识

 

  【考点】行政处罚

 

  【解析】《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还明确规定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这是法律的专有权力,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都无权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因此,只能选C。其他选项可由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设定。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1-北京-8.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A.甲租赁乙的房屋,因拒付租金而发生纠纷

 

  B.甲与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乙违约

 

  C.甲借给乙1万元,乙到期不还欠款

 

  D.甲在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乙将西服卖掉

 

  【答案】A

 

  【题型】民法常识

 

  【考点】诉讼时效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害的。因此,本题选择A项。

 

  2011-北京-9.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

 

  A.犯罪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

 

  C.欺诈行为D.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答案】D

 

  【题型】民法常识

 

  【考点】民事行为

 

  【解析】《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因此题中的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行为。题中,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属于重大无误解,因此,本题选择D

 

  2011-北京-10.不动产物权的权利变动,通常以()为公示方法。

 

  A.交付B.占有

 

  C.登记D.合意

 

  【答案】C

 

  【题型】民法常识

 

  【考点】物权变动

 

  【解析】物权变动是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由于物权是对物直接支配的权利,具有优先效力和排他效力,如果物权变动无法为他人得知,必然难以保证交易的安全。因此,民法上对于物权变动必须进行公示。所谓公示,就是使他人可以察知物权变动的外在表现方式。一般来说,动产的变动以交付占有为公示方式。但对于不动产,无法转移占有,故不动产物权均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所以,ABD不能成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只有C项符合要求。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1-北京-11.“以德治民,取信于民”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答案】C

 

  【题型】人文常识

 

  【考点】儒家思想

 

  【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因此,本题答案为C。

 

  2011-北京-12.下列诗句,与中国和西域的物质文明交流无关的一组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C.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D.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城郊

 

  【答案】A

 

  【题型】人文常识

 

  【考点】中国古代史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1年北京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