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1年江西省下半年省直事业单位笔试真题答案及解析
管理岗
一、选择题
1.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 )
A 世界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C 世界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社会心理,社会思想体系,道德
B 政治思想,逻辑学,心理学
C法律思想,宗教,思维体系
D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和艺术
【答案】D
【解析】意识形态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A中社会思想体系不属于观念范畴;B中逻辑学、心理学不是由统治阶级提出的;C中思维体系不属于观念范畴。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 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答案】C
【解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二者不同的回答便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即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即思维决定存在。我只想说:思维和存在并不完全等同于意识和物质,存在不仅包括物质,还包括部分精神的存在。思维也不仅仅指意识,它比意识广。
4.哲学的基本问题(
)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D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认得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问题
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关系问题
C社会发展有无规律性的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D
【解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讨论的问题。
6.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
B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C 物质世界运动的普遍规律
D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
【答案】A
【解析】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8.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根据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答案】D
【解析】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9.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关键在于(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把我事物的度
C认识事物的量
D确定事物的质
【答案】B
【解析】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10.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
)
A矛盾的斗争性决定
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
【答案】C
【解析】事物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存在和解决,所以矛盾的主要方面占决定性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
11.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现象是本质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答案】C
【解析】从奢侈发展到危亡的过程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2.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科学文化的矛盾
D 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3.“鲶鱼效应”是一种传统的养鱼方法,通常情况下,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可是船舱中放人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C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D 矛盾的斗争性会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D.
【解析】A仅注意鱼群因为运动而存在,而忽视鱼群运动是鲶鱼所致。鲶鱼是激活鱼群的外因,B错误。C不符合题意。
14.雪莱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体现了( )
A 普遍联系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
D 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辩证法否定观认为,事物发展是一个曲折过程,经历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题干中雪莱所说的已经来临的冬天喻指道路的曲折性,而不远后的春天则喻指前途的光明性。C项是此名言所蕴含哲理,故为正选。
15.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容易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 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D 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答案】D.
【解析】最低的木板喻指局部。最低的木板决定容量,体现局部对全局的影响,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16.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 )
A 《反对本本主义》和《井冈山的斗争》
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村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解析】AC为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作品。B为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代表作。理论成果:一是指出中国革命的任务,开始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开始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三是初步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为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
17.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问题是( )
A 必须反对本本主义
B 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C 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态度和方法
D 必须做正确的调查
【答案】C.
【解析】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着重指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注意:1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2开展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18.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
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党的七大前后
【答案】A.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闽西写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著作,提出了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创性的道路的理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著作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19.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B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C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D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答案】D.
【解析】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2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
A 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照着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去做
C 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 以苏联为警戒,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A.
【解析】《论十大关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B,犯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C,《论十大关系》只是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对于何种道路才适合中国这一问题并没有全面的认识D,是一个实际操作的问题,没有上升到指导思想的高度。
21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的讽刺了( )
A 主观主义的学风
B 宗派主义的学风
C 党八股的文风
D 官僚主义的作风
【答案】A
【解析】主席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中在批评主观主义时说:“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三个有利于”标准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D
【解析】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辉煌成就,证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民政部,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等部门陆续展开捐助活动,铁道部积极准备对捐助物资的运输做到优先挂送,优先放行,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运到灾区,这里的捐助物资( )
A是商品,因为他们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使用价值
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们是供人们消费的
【答案】C
【解析】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3、商品是经过交换且非进入使用过程的劳动产品。
由上可知,商品是一类用来交换的物品,而没有交换的物品就不具有商品的特性。
2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1年江西省下半年省直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和答案详解(管理岗)》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