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2015年陕西西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六)
2015-02-25 12:39: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积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平合理地协调和平衡在发掘、整理、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关系。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正确的表述是综合运用多种法律手段,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促进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故答案选D

12.【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ABC三项的说法正确。D项中的保国会是1898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的,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故答案选D

13.【答案】A。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14.【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的区别是所有制基础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15.【答案】D。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买卖国债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

16.【答案】B。解析:初次分配即实行按劳分配,通过市场机制,多劳多得,先富带动后富。再次分配则注重公平,这时候主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17.【答案】D。解析: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A项为货币的价值尺度,BC项为支付手段,因此,答案为D

18.【答案】B。解析: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19.【答案】C。解析: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0.【答案】A。解析: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正确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去做,也就是要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从此,实事求是成为中共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因此A为正确选项。B项中主要是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C项主要是论述了三大法宝;D项主要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因此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1.【答案】A。解析: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

22.【答案】A。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B项不是根本标志;C项革命的基本性质没有变,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D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还是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3.【答案】D。解析:A项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B项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C项有理、有利、有节是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在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均不符合题干要求。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但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始终不变,都是工农联盟。

24.【答案】D。解析:1945年我党召开了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5.【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26.【答案】C。解析: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

27.【答案】B。解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所以不能选。故选B

28.【答案】A。解析: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十分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这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了十分具体的着力点。

29.【答案】A。解析: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0.【答案】C。解析: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理想建设又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31.【答案】C。解析:一国两制构想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解决国家统一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从构想到成熟,目的始终是希望实现祖国统一。

32.【答案】C。解析: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决定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

33.【答案】B。解析: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34.【答案】D。解析: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共同富裕是改革的根本目标。

35.【答案】C。解析:中国政府在恐怖主义问题上的观点: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加强国际合作

36.【答案】C。解析:宏观调控可以为微观经济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微观经济的运行决定着宏观调控的成本和难度,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统一的。ABD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联系的理论。

37.【答案】B。解析:之所以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

38.【答案】C。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因此,本题答案为C

39.【答案】D。解析: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本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40.【答案】C。解析:一般法与特别法是以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对法所做的分类。

41.【答案】C。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42.【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规定,水流是由国家专属所有的。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43.【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即法律规定的法院受理审判一定范围内行政案件的权限。《若干解释》第1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这类行为并没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实际的变动,因此不能作为被诉的对象。A项某区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作出许可证有效,不予撤销的书面答复,就是重复处理的行为,没有实际影响到乙公司的权益,所以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44.【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故选C

45.【答案】A。解析: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诉讼制度。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是指有处分权的行政机关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以上定义,可知题干中的概念指的是行政程序,所以选A项。

46.【答案】A。解析:国家赔偿的范围只包括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也不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对于县工商局的违法扣押行为,某厂只能要求返还扣押的财产。不能履行合同的损失属于可得利润的损失,名誉损失属于精神损害的范围,依法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至于停产损失,只在被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时适用,而且只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某厂并未被吊销许可证和执照或责令停产停业,也并不确定停产的100万元是否属于经常性、必要的费用开支。

47.【答案】D。解析:《行政复议法》第14条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题目中对浙江省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浙江省政府提出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8.【答案】B。解析:我国通常意义上的行政授权概念有其独特的内涵,系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选项B正确。

49.【答案】A。解析:《刑法》第32条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第34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故A错误,应选。

50.【答案】C。解析: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51.【答案】D。解析:宣告死亡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自然人为死亡人的制度。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具有相同法律后果。被宣告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山东省事业编录用考试模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