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2012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卷(十)(附答案)(八)
2012-10-26 12:04: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多项选择题

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2分,共40分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①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革命则是社会形态的质变。②前者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进行的,是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调整,改革前后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基本性质不变;而后者则是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由此导致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使社会发展出现质的飞跃。③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在革命后,改革又成为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1、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后者是社会形态的根本质变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C.前者一般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系;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计划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客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等特点;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
2、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n

A.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

B.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具有客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等特点

D.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具体表现在: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具体表现在: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3、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要求公民(‘)。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要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C.不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D.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共有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不适用调解原则,见《行政诉讼法》第5 O条及《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另一个共同的基本原则:起诉、申请复议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原则,见《行政诉讼法》第44条及《行政复议法》第3 9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致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裁决停止执行的;(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当然,两大制度中最重要的不同或差异在于审理的性质上。行政诉讼的审理是合法性审查,见《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而行政复议中的审查则既有合法性审查,又有适当性审查,见《行政复议法》第7条规定:“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由此体现了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功能及各自监督范围的广泛程度。
4、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A.合法性审查原则

B.适当性审查原则

C.不适用调解原则

D.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犯罪客体的实质是刑法保护的利益,区别于犯罪的行为对象,犯罪对象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5、犯罪客体是(    )。

A.犯罪对象

B.社会利益或权益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A, D]
答案解析: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属下行文。批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审批性批复;一类是指示性批复。因此选AD。
6、针对请示的内容主要涉及的两个方面,批复也可分为(    )。

A.指示性批复

B.报告性批复

C.请示性批复

D.审批性批复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所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具有以下特点: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国家设有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权机关,它对内领导地方政权机关,对外代表国家行使主权;全国划分为若干层级的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并设立各级地方政权机关,地方政权机关隶属于中央政权机关,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因此,本题应选ABCD。
7、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有(    )。

A.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B.国家只有一套中央机构

C.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D.只有一个国家主权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贯穿在邓小平整个理论之中的重要命题。它的涵义是:(1)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于发展。(2)以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3)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4)把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因此应选ABCD。
9、“发展才是硬道理”所表达的是(    )。

A.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发展

B.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要靠自己的发展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B, D]
答案解析: 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政治性、社会性。
10、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    )。

A.国家性

B.社会性

C.民族性

D.政治性

参考答案: [B, C, D]
答案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成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11、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的制度有(    )。

A.资讯公开制度

B.告知制度

C.听取意见制度

D.听证制度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故正确答案为AC。
1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对事物直接的认识,具体生动,丰富多彩

D.对事物间接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 [A, D]
答案解析: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13、邓小平指出,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市场的基本功能有配置资源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评估功能。
14、市场的基本功能有(    )。

A.配置资源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节功能

D.评估功能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种因素。
15、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A.犯意表示

B.犯罪的故意

C.犯罪的目的

D.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 [B, C, D]
答案解析: 优先购买权是指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在转让自己的财产时,他方在同等条件下有比法律关系外的第三人优先购买该财产的权利。该权利具有准物权性质,当优先购买权人主张该权利时,转让财产的当事人与第三人的转让行为将归于无效。因此,哪些民事主体享有优先购买权,必须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优先购买权不同于优先受偿权,后者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前提下,担保物权人就担保物拍卖的价款比其他普通债权人有优先得到清偿的权利。前者设立的目的在于取得物权,后者在于清偿债务。抵押权人享有的就是优先受偿权,故A项排除。根据《合伙企业法》第2 2条规定:合伙人依法转让其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优先受让与优先购买属于同义,故合伙人也享有优先购买权。《合同法》第2 30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的权利。《民法通则>第7 8条第3款规定: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据此,房屋承租人和按份共有人也享有优先购买权。综上,B、C、D符合题意。
16、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民事主体中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是()。

A.抵押权人

B.合伙人

C.房屋承租人

D.按份共有人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上诉的形式要件具体包括下列三方面:第一,合格的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第二,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第三,应当递交上诉状。
17、上诉成立的条件是()。

A.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B.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C.当事人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D.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上诉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是行政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因此A、C、D正确。
18、有关行政立法,正确的表述是()。

A.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C.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制定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

D.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按照立法程序所做的行为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考查对宏观手段的理解。选ABCD
19、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是()。

A.宏观间接调控原则

B.计划指导原则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

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识记题。对金融市场功能分类的考查。选AB。
20、金融市场按功能不同可分为()。

A.一级市场

B.二级市场

C.有形市场

D.无形市场

Tags:事业单位 历年真题 word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102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