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王某(15岁)是初中学生。一次他开着父亲的车出去玩,在驾车途中将一过路行人撞伤。王某很害怕,欲驾车逃跑,但他又想:“被撞伤的人肯定会告发我,还不如把他轧死。”于是又驾车从伤者身上轧过去,然后逃跑。后来,伤者经抢救,保住了性命。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驾车撞伤路人本身构成交通事故或交通肇事。因王某主观上是过失,即并非故意撞伤人,因此不构成故意犯罪,事实上也不需负刑事责任,因其15岁,交通肇事罪不属于14周岁到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的8类犯罪。
- 1王某撞伤路人的行为性质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本案中,王某从伤者身上轧过去,在主观上具有故意(“还不如把他轧死”),客观上实施了驾车从伤者身上轧过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 2王某开车从伤者身上轧过去的行为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王某将路人撞伤,不负刑事责任;但后来实施的欲将路人轧死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应以罪行后果最严重的行为论处,即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3王某将路人撞伤的行为和后来欲将路人撞死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
-
2、 2()07年8月5日,甲市第十八中学教师黄某与妻子刘某携小儿子在市某公园游玩时,偶遇黄某小学时的同学张某(公安机关通缉的盗窃在逃犯),闲谈几句话,张某向黄某借了40元钱.后义匆匆离去。黄某离开公园时,在公园门口被A区公安分局的两名刑警截住,进行盘问并强行搜身.黄某十分气愤,与公安人员发生争执,后被带往区公安分局。经初步审查后,8月7日A区公安分局以黄某资助在逃犯人,并有共同盗窃之嫌为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0日,拘留期满释放后,黄某不服,以根本不知道张某是在逃犯.也未’与张某有任何来往为由,向市公安局提出了复议。经复议,市公安局在8月28日即作出复议裁决,维持了 A区公安分局的行政裁决。黄某对复议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故正确答案为B。
- 1本案中黄某提起诉讼的最迟时间应为(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如果黄某提起行政诉讼,应以A区公安分局为被告。《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在本案中,市公安局维持了A区公安分局的原具体行政行为,这种情况下,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 2 如果黄某提起行政诉讼,则被告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时,未告知赔偿请求人的诉权或者起诉期限,致使赔偿请求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起诉期限从赔偿请求人实际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计算,但逾期的期间自赔偿请求人收到赔偿决定之日起不得超过1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 3 赔偿义务机关做出赔偿决定后未告知赔偿请求人起诉期限,则其起诉期限从赔偿请求人实 际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时计算,但(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黄某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黄某在此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不能受理。《行政复议法》第1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故本题选C。
- 4如果 黄某在复议期间就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 )。
-
3、 甲、乙、丙分别居住在平海市的A区、B区和C区,甲收到乙的一张支票,票面金额10万元,付款行是平海市D区的市商业银行D区分行,甲于6月1日收到支票,6月3日以背书方式将支票转给丙,6月5日丙带支票到银行兑现,结果在路上遗失。丙找了几天未找到,不得已于 6月9日向法院提出公示催告申请,法院于6月10日受理此案后,指定审判员王某独任审理此案。同时通知市商业银行D区分行停止支付,并于6月15日发出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刊。公爪催告期间由人民法院决定从6月16日到8月15日。丙遗失的支票被李某拾到,李桀似造背书于6月12日到平海市E区百货商场骗取了价值9万余元的商品。商场收到支票后于6月22日到银行交票发现此票是别人遗失的,赶紧到法院申报。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93条的规定:“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和灭失,可以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所以丙应向D区法院申请。
- 1 丙应向哪个法院起诉?(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法院于6月15日发出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
- 2法院下述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支付人。”所以B是正确答案。
- 3商场向法院申报后,法院应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