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上海市 2012公共基础知识专家押题试卷二(专家解析版)(五)
2012-10-29 21:08: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则2 00 7年为“十一五”的第二年。故选B。
1、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年。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题为时事政治题,参见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
2、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话是汉代哲学家王充所写的《论衡》中的一句名言,主要意思是坚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善于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意见。这一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3、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以采取强制执行的方法为标准,可将执行性强制措施分为间接强制执行措施和直接强制执行措施两类。间接强制执行措施主要有执行罚和代执行两种形式。
4、 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分析我们党的现实情况得出的科学结论,它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神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故选A。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作出了科学判断。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作品实行自动保护,作品完成即取得著作权。
6、 我国对作品实行()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形而E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原子论基础上的哲学观点,即把自然科学变成哲学观点,因此这种观点有科学依据,不否认物质的客观性。但它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形态。即用个性来取代共性,也就是不懂得一般和个别之间的辩证关系。
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形态。犯罪已形成某种停止形态后,不可能再出现其他的停止形态。某甲的抢劫行为已达到既遂状态。
8、 某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女青年钱包。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还给女青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犯罪未遂包括对象不能犯未遂和工具不能犯未遂,甲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9、 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_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的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_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1、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的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意识对事物的主观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12、 从唯物论角度看,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科学地分析国际局势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及时提出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
13、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并在受理后查明诉讼超过时效的理由,如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应驳回其诉讼请求。但如果已超过民法所规定的20年最长时效,则当事人无起诉权。
14、 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15、 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生产,就不能生存,更不能发展,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满足人民对物质财富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最终还是要依靠发展生产力,故选C。
16、 “共产主义是没有剥削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 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7、 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共利益而由国家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故选D。
18、 事业单位通常以()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我国《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权利。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
19、 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通过调节货币的发行量来调节社会的供求关系是国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国家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关键。应选A。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廿、()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关键。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我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监督机关。这一规定确立了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的特殊地位,即检察机关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21、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布,以便让社会遵守执行。我国法律在全国人大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了E式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
22、 法律的公布是指()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1)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2)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交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3)全国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③北洋军阀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注意材料反映的信息,招聘中以不正当的理由拒绝女性,是一种在工作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侵犯的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而不是休息权、取得报酬权等。
24、 某工商局招聘员工时,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女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劳动者的()。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通知指告知事项的文字或口信,是很宽泛的概念,不可选。通告指一般的报告,而通报是下级对上级的报告,因此此处秘书长特别顾问的讲话应该是通报。依赖是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而依靠不强凋不能自立或自给,而文字中也没有这层含义.因此用依靠较恰当。
25、 安理会举行会议,听取了秘书长缅甸问题特别顾问甘巴里先生关于他访问缅甸情况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在会上发言强调,缅甸的未来只能——缅甸人民和政府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A“围绕”与“为中心”重复。B搭配不当,质量可以提高,数量则为增加。C‘‘发表,,和“介绍”用其一即町。
2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只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27、 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此题中张某向范某家走去的行为属于为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张某的行为尚未进人犯罪实行阶段。因此属于犯罪预备。此题只要知道犯罪未遂的要件,便可得到正确答案。犯罪未遂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28、 张某与范某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张某得知范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范家走去, 途巾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张某的行为属于()。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不予追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我国刑法规定的()的,可以不予追究。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关于上层建筑的知识,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30、 我们所说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上层建筑自身也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两个部分分别是()。

Tags:事业单位 模拟 word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辽宁省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命题专家..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