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综合分析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材料1:我国石油、天燃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对节约能源进行了立法。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材料2: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环境保护总局、发展和改革委会员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7年11月下旬,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12月,备受关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见。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ABcD[解析]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能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 1上述材料说明()。
-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AcD[解析]《节约能源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简称,该法于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A项正确。《能源法》还未颁行,B项错误。C项正确。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需要,急需修订。 - 2针对能源和污染问题,我国相关立法进程稳步推进,关于这方面的立法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ABc[解析]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解决能源消耗高的主要途径和思路。 - 3我国政府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思路有()。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ABD[解析]2008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政府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把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务求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42008年是完成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应尽快形成的工作格局是()。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ABC[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 - 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ABc[解析]A、B、c在材料中均有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入选。 - 6以上材料表明()。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ABcD[解析]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有:(1)以主权者身份,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力;(2)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力;(3)使用威胁手段,如请愿、示威、罢工等活动;(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游说等手段,影响政策导向;(6)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 - 7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有()。
-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AB[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行政规章有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之分,不一定都以总理令的形式公布。法律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故C、D项错误。 - 8关于《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2、 (三) 材料1: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9/6;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AB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C项错误。 - 1对于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B[解析]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谈到推进财政体制建设时指出,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合理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文件是()。
-
参考答案: [A, D] 答案解析: AD[解析]政府应该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应加大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角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Ac[解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内涵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 - 4下列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AB[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 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要围绕并推进的T作是()。
-
3、 (四) 材料l:2。06年12月26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在北京召开一届八次峰会,研究棕榈油和面粉涨价引起的企业成本增加问题。会议商定高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5元以上),中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元以上)和低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元以下)涨价的时间和实施步骤。从2007年7月26日开始,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中低价方便面价格整体上调,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导致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 材料2:针对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8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对方便面价格串通案调查情况的通报》,认定方便面集体涨价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并责令方便面中国分会立即改正错误,消除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ABC[解析]方便面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向全行业传递龙头企业上调价格的信息。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阻碍了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 1在方便面涨价事件中,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B[解析]略 - 2有关部门对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的处理表明,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的职能是()。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A[解析]商品的价格应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并未遵从这一规律,且违反了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 3有关部门对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串通涨价行为的定性表明()。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ABcD[解析]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 - 4下列有关行业协会的表述正确的有()。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C[解析]略 -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令方便面中国分会立即改正错误、消除影响的行为属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