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500精选题(三)
2016-02-25 13:56: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A.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社会意识是对科学文化的反映

D.社会意识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正确答案:ABD

第【40】题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因为( )

A.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

B.人是生活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而且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D.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

正确答案:BCD

第【41】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

A.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

B.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C.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

D.既认为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

正确答案:ABCD

第【42】题

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

正确答案:ABC

第【43】题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说(  )。

A.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

B.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C.需要选择适当的经济体制,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

D.需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

正确答案:ABCD

第【44】题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

B.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

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正确答案:AB

第【45】题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能制造生产工具

B.是否具有社会性

C.是否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

D.是否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正确答案:ABCD

第【46】题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为( )

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

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

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

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ABCD

第【47】题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 )

A.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

B.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实现的

C.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

D.对军事、政治的影响而实现的

正确答案:CD

第【48】题

地理环境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原因为( )

A.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它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D.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正确答案:ABCD

第【49】题

物质生产之所以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是因为(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

B.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制约着人口生产的方向、规模和速度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

D.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具有较少惯性

正确答案:ABC

第【50】题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的有( )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B.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

C.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D.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正确答案:BC

第【51】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正确答案:ACD

第【52】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地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 )

A.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ABCD

第【53】题

感性认识向理论认识飞跃的条件有( )

A.要占有十分丰富的材料

B.要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C.要经过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要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正确答案:ABC

第【54】题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因为(  )。

A.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丰富,修正和发展

B.理性认识重要,感性认识不重要

C.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理论的指导作用,达到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目的

D.实践比理论重要

正确答案:AC

第【55】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观点( )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肯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

正确答案:CD

第【56】题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源与流的关系

B.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C.直接经验可靠,间接经验不可靠

D.直接经验不可靠,间接经验可靠

正确答案:AB

第【57】题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的社会形式( )

A.是和劳动的一般性质统一的

B.是指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展开和发展

C.说明劳动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D.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

正确答案:ABCD

第【58】题

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观点,说明( )

A.劳动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B.自然创造人和社会创造人的统一

C.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和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

D.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ABC

第【59】题

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将会导致( )

A.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

B.辩证唯物的相对主义真理观

C.相对主义真理观

D.实用主义真理观

正确答案:AC

第【60】题

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D.唯心主义真理观

正确答案:ACD

第【71】题

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问题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B.随着电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对整个世界深刻巨大的变化

C.电脑应用生产和生活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D.电脑部分代替和节省了人的脑力,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的脑力

正确答案:ABCD

第【72】题

人们所获得一切知识来源于( )

A.天资聪慧

B.社会生产实践

C.科学实验实践

D.改造社会的实践

正确答案:BCD

第【73】题

认识客体与客观物质的关系在于( )

A.认识客体既可能是客观物质,也可能是精神客体

B.客观物质中只有与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关系的才成为认识客体

C.客观物质是无限的,认识客体是有限的

D.客观物质是自在的,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选定的

正确答案:ABCD

第【74】题

下列各项属于矛盾的同一性的有(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正确答案:ACD

第【75】题

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联系( )

A.内部联系

B.本质联系

C.必然联系

D.主要联系

正确答案:ABCD

第【76】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正确答案:AD

第【77】题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是( )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正确答案:BCD

第【78】题

下列事例中属于前进中回复的有( )

A.被推翻的旧势力暂时复辟

B.从原始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

C.农民用旧麦种培育出新麦种

D.生产——消费——生产

正确答案:BCD

第【79】题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

A.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B.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

D.抓住了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

正确答案:AD

第【80】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 )

A.根本性质不同

B.形式完全相同

C.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

D.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某些特征

正确答案:CD

第【81】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依据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ACD

第【82】题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 )

A.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B.全盘否定

C.批判地继承

D.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正确答案:ACD

第【83】题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内容有(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D.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ABC

第【84】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正确答案:BCD

第【85】题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系;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ABC

第【86】题

历史上唯心主义长期存在并占统治地位的根源有( )

A.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直线性

B.自发分工的存在

C.阶级压迫和剥削阶级的偏见

D.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规模狭小

正确答案:ABCD

第【87】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的改革的不同点的表现有( )

A.前者是主动的、自觉的;后者是被动的、自发的

B.前者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的;后者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

C.前者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后者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D.前者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后者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正确答案:ABCD

第【88】题

科学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表现在( )

A.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就不能发明创造新的现代化的生产工具

B.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操纵或重复制造已有的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也是困难的

C.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就不能制造更高级的新材料

D.科学理论在现代化生产中,可以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

正确答案:ABC

第【89】题

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