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2016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查要点(三)
2016-02-25 13:59: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7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7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77.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78.“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

 

    180.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82.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8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

 

    184.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188.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189.1940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3.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194.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0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2.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04.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20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0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09.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2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1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12.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13.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2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5.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6.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8.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219.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0.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下列错误的是: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1.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2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22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22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225.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城市合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6.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22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8.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2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不要四面出击

 

    231.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3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33.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234.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235.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3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238.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1.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42.现价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244.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45.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24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47.把物质说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49.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50.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25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52.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合

 

    253.上层建筑的两个方面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5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