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2013年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冲刺题七(附答案详解)(八)
2013-07-27 14:50: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案只能是B项。

  69.C  【解析】新颁布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一年。

  70.D  【解析】新颁布的《公务员法》规定: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 、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故正确答案为D项。

  71.C  【解析】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所以C项降职不是行政处分。

  72.D  【解析】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部门是国家税务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监察系统和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都是各级政府领导下的职能部门。

  73.A  【解析】“以意役法”就是真正确立主题的统治地位,主题一经确定就调动一切手段来突出它、表现它,这是公文写作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正确答案为A项。

  74.C  【解析】说明中,有概说、界说、解说三种具体形式。其中概说是指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总体性的、概括性的介绍解说。对照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75.C  【解析】公文按内容涉及国家的秘密的程度,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机密文件是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

  76.C  【解析】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而使用的公文,决议是公布经过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而使用的公文,由此可见,两种公文产生的程序是不一样的。故正确答案为C 项。

  77.C  【解析】议案是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正好符合某市政府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项。

  78.C  【解析】党的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用公报。此题考查的是对公文分类的定义。

  79.C  【解析】所谓意见是指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一种公文形式。故正确答案为C项。

  80.A  【解析】公文的成文时间又称为日期,指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

  81.D  【解析】发文号其作用在于为检索和引用文件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统计和管理公文提供依据。

  82.C  【解析】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多级行文就是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

  三、多项选择题

  83.ACD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二元论,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观和二元论的局限。同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又是它的一个局限。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所以不可知论并不是它的局限。

  84.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我们知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且运动和静止不可分割,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事物只是相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是静止的,但它实际仍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85.ABCD  【解析】革命有主观条件,也有客观条件。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形成足以推翻反动政权的强大的革命力量,这是革命的主观条件。没有革命客观的形势,就不可能爆发革命;有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再加上革命的主观条件,才能引起革命。

  86.ABC   【解析】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受到社会实践水平、历史条件和主体认识水平的限制,但是不受客体无限性的限制,因为虽然客体具有无限性,但是我们认识真理的过程也是无限的,所以这不是限制条件。

  87.ABCD  【解析】邓小平理论形成有国内、国际、历史和现实的条件。其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国际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国内历史条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国外历史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国内的现实条件。

  88.ABCD  【解析】“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它是生产力标准的深化,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体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89.BCD   【解析】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在冲破“两个凡是”桎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是要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但不是要摆脱一切条条框框,如果摆脱了一切条条框框,那就失去了依据,就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了。

  90.BC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败,归根结底就在于对改革这个问题不是完全清醒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结底也在于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C项。

  91.ABCD  【解析】“发展才是硬道理”实际上是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而且如果我们的生产力发展的太慢,也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92.AB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3.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即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到党的十四大成熟并形成科学体系。故正确答案为B、C、D项。

  94.ABCD  【解析】首先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次,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要求。

  95.BCD   【解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相对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言的,它具有高产出、低消耗的特点,故正确答案是B、C、D项。

  96.ABCD  【解析】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97.ABD   【解析】我国目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很多种,除了原有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外,还包括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在改革的实践中,广大群众通过承包、租赁、破产、兼并、委托经营、出租转让等方式创造公有制财产的各种实现形式,都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一种。

  98.BCD   【解析】台湾问题首先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它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也是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障碍,由此可见台湾问题不是二战中遗留下来的问题。

  99.ABCD  【解析】听证程序是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公开举行专门会议,由行政处罚机关调查人员提出指控、证据和处理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的程序。举行听证会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行政机关将要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和较大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二是当事人依法提出听证要求,由行政机关组织听证会。

  100.ABC  【解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而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赠与合同由合同法规定。

  101.ABC  【解析】刑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102.ABCD 【解析】《行政诉讼法》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撤销判决:①主要证据不足;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③违反法定程序;④超越职权;⑤滥用职权。

  103.ACD  【解析】行政赔偿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金钱赔偿、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因此赔礼道歉不属于行政赔偿。

  104.ACD  【解析】派出机构分为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如城市基层政府派出的街道办事处,某些市县政府在其管理的经济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以及作为省级政府派出机构的地区行政公署;派出所是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不属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

  105.ABD  【解析】 公务员的工资是指国家分配给政府机关任职人员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是其劳动的报酬,国家公务员实行级别工资制,它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部分组成,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A、B、D项。

  106.ABC  【解析】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现阶段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市场监管职能。

  107.CD   【解析】现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和传统的人事行政制度相比,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二是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三是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四是具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五是具有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108.ABC  【解析】积累与占有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亲自观察体验;二是调查采访;三是从已有文献资料中采集资料。

  109.ABD  【解析】议论就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以直接表现观点和态度,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基本表达方式。议论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例证是论证的一种方法。故正确答案是A、B、D项。

  110.CD   【解析】公文中可以证实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识有印章和签署,签发人只是人的名字,只有通过签字,才能发生效力。

  111.BC   【解析】这道题是在考查词语的语意,作为撰写公文的一个常识,必须要明确词语语意的轻重,否则就会引出很多的麻烦和问题。其中语意依次递轻的是“不得、不准”和“必须、应当”,故正确答案为B、C项。

  四、案例分析题

  112.A    【解析】在进行行政诉讼中,行政复议案件被告的确认,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一款,经复议而起诉的案件中被告的确认分四种情况,一是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二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就是被告;三是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四是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A项。

  113.C    【解析】理由见上题,这种情况就是被告确认的第二种情况,则此时的被告应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故正确答案为C项。

  114.B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由此可见,此题中可以有两个法院来管辖,一个是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第二个是由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复议改变原决定,也可以由附议机关及国家行政工商管理局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115.BC   【解析】分析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借调基层人员的原因,是因为张处长认为自己处里人手不够,而且不占编制,不用发工资。所以可以排除A、D两项。机构改革主要是在转变政府职能,既然税务处定编4个人,那么四个人就应该满足工作的需要,现在出现事务繁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