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2013年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冲刺题八(附答案详解)(五)
2013-07-27 14:52: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bsp; )

  18.国务院各部委的副职领导,直属机关、办事机关等的正副职领导,由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任命。                                                                (    )

  19.国务院组成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需经国务院总理提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    )

  20.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    )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

  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每小题5分)

  1.某县县委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发出免去一位同志的乡镇卫生局局长职务和任命另一位同志担任该职务的通知。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没有讨论这两位同志的任免事项时,县政府就发出了任命拟免去乡镇卫生局局长职务的同志为县委委员的通知,县委一位负责同志也找拟任乡镇卫生局局长职务的同志谈话,让他离职就任。对于这种不按法定程序任命干部的做法,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时向县委提出了意见。县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随后,县委与县政府分别撤销了原来发出的通知。

  问: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宪法和法律的哪些有关规定?

  2.被告人何某(男,39岁,某县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所看守人员),2001年9月13日在某县公安局看守所值班时,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私自将该所招待修建工人的白酒倒出半碗(约半斤)自饮,醉倒在值班室的床上,造成关押在该所15号监号内的叶某、余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砸烂窗户后潜逃的严重后果。事件发生后,武装民警和该所干警搜捕时,被告人仍在熟睡,直到县公安局领导闻讯赶到该所时才被唤醒。

  问:被告人何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是玩忽职守罪,还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五、公文改错题(共10分)

  请将下面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每小题1分)

  ××市人民政府文件

  ×府发[2004]第11号

  关于表彰市××厂实现“安全生产年”的通报

  市属各企业:

  为确保企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厂从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花大力气抓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建立了安全生产各级岗位责任制,2003年实现全年无重大生产和伤亡事故,成为我市标兵企业。为此,市政府决定给予市××厂通报表扬,以资鼓励。

  市政府号召全市各企业学习市××厂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争创标兵企业,为把我市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

  特此通报

  主题词:关于表彰通报

  ××市政府(印章)

二○○四年元月

  六、综合分析题(共10分)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

  材料二:刘青山、张子善……竟凭借职权,不顾国法党纪,不管人民疾苦,盗窃机场建筑款、救灾粮、治河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及剥削克扣民工工资、骗取银行贷款等共达一百五十五亿四千九百五十四万元的巨款,借机关生产名义进行违法经营,并交送四十九亿巨款给奸商张文义倒卖钢铁木材,瓦解国营厂矿,任其投机倒把,扰乱金融,使人民资财损失达十四亿元之多。

  --摘自《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开除刘青山、张子善党籍的决议》

  材料三: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国家机关中查出一批贪污犯。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和当时担任书记的张子善,堕落成为大贪污犯,被法院判处死刑。“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

  材料四:毛主席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 000个、20 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摘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东汉初期和后期的历史论证“倡廉则兴,腐败则亡”的道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建国初期的形势,说明当时开展“三反运动”的必要性。

  (3)1949~1953年,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风、反腐倡廉,提出了什么方针?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4)刘青山、张子善蜕化变质的深刻教训对当前反腐倡廉有何警惕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考查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决定因素。A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C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领导,D项全国政协根本就不是国家机关,这些都不能决定政府组成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所以答案应该是B。

  2.A  【解析】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等内容。本题中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是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为, 所以这名中学生的行为是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为。

  3.D  【解析】考查国家机构设置中办事机构的概念。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相符合。

  4.B  【解析】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也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最直接的体现者,因此才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正确答案为B。

  5.D  【解析】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属于人民法院对妨碍诉讼的当事人或者诉讼相关人的强制措施,是为维护法院秩序和诉讼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对于这种行为当事人有异议只能选择申诉作为救济途径,而不能选择起诉或者复议。

  6.A  【解析】在2002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颁给王选和黄昆的应该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7.B  【解析】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现有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不能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所以选B。

  8.C  【解析】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所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步骤就是政企分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应再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或者由国家统负盈亏的经济单位,而应该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权力和义务的法人实体。当然也不能完全任由其发展,所有权仍属于国家全民所有,但并不要求拥有全部的所有权。

  9.C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①守法上的平等,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②司法上的平等,任何人的合法利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③反对特权,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这并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实施的一项基本原则。考生容易误选B,事实上立法上我国对不同的民族是有区别的,不可能适用一律平等的原则。

  10.C 【解析】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依法行使权利。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不能任意行使,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

  11.A 【解析】②的错误在于“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而不是“神舟三号”。 在排除②之后, 正确答案只能是A。

  12.B 【解析】中国的义务教育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强制性,这一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义务教育主要是家庭的义务,即由家长负担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西方国家的义务教育是强调教育免费性,义务由国家承担。A、C、D则不是本质特征,不选。

  13.C 【解析】本题较容易,只要知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为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错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全国上下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主要是批驳“两个凡是”的错误理论,从而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由此理论先导,再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14.A 【解析】本题考查上行文的定义。上行文是指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但不等于是说一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发送的公文都是上行文。所以正确答案为A。

  15.B 【解析】根据《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晋升科、处、司(厅)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厅)、部级副职和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助理调研员、调研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四年以上;晋升助理巡视员、巡视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五年以上。因此答案就是B 。

  16.A 【解析】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新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C 【解析】③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台湾民众也是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④的错误在于我们从未承诺过放弃使用武力, 由于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我们不可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使用武力的目的是达到以武力促统一。

  1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基础,在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分析其中的共同规律和方法,并为具体科学提供哲学指导。因而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具体科学领域的运用。其他选项不足以说明哲学就能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1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法律具有强制性和阶级意志性。它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社会规则就在于它的强制性, 而这种强制性是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所以答案为C。

  20.C 【解析】此题只要记住了国家公务员分为十五个级别,但领导职务分为十个职务等次名称,相对应由十三个级别即可做对。

  21.D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的本质特征。真理就是人们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谬误则相反,是错误反映的主观认识。又B、C项的根源仍在D,所以正确答案为D。

  22.C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案范围。 四个选项中A、B、D都是适用正常的行政程序,而只有C,当场制作处罚决定书,是在特定的情形下由行政机关依法做出的简易程序。

  23.D 【解析】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它也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而且它既包含了绝对真理也包含了相对真理。依此, 只有D符合题意。

  24.D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也是二战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最根本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推动。A项中提到的工业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 所以不是根本原因。

  2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依据就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及方法。所以选B。

  26.D 【解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国家的实质就在于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机关,从国家的产生和运行来看,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国家的阶级性集中表现在国家的阶级压迫工具性。所以选D。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